陈年老疤,是怎么变成癌的
20多年前被开水烫伤
挠痒挠成了皮肤鳞状细胞癌
陈年老疤,是怎么变成癌的
身上的陈年老疤,竟然变成了癌?
这样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近日就发生在了肖大伯(化名)的身上。20多年前被开水烫伤后留下的疤,不小心抓破后一直长不好,最后发现竟是癌细胞在作祟。
疤痕中的癌细胞是怎么来的?对哪些存在恶变风险的疤痕大意不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肿瘤科与皮肤科的相关专家,帮大家详解曾被忽视的疤痕癌变。
20多年前的烧伤疤痕
竟变成了癌
“就是因为太痒,我把疤抓破了而已,怎么就是癌了呢?”在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区,70岁的肖大伯一时没能从这个“意外”中缓过神来。
他的主管医生吴贞介绍了其详细病史。
20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肖大伯背部被开水烫伤,造成腰背部20%皮肤深度烧伤。皮肤愈合后,不仅留下了一片触目的疤痕,还遗留下了皮肤瘙痒的问题。
不过,在肖大伯看来,皮肤痒不是大事,忍忍就过去了。然而,时间一年年过去,瘙痒仍反复困扰着他,而他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抓。可就在1年前,他一时没忍住,一阵猛挠之后,脆弱的疤痕破皮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破溃处仅有一个指甲盖大小,但是反复化脓、感染,怎么也长不好。为此,肖大伯还在当地医院做了植皮手术,可创面非但没长好,反而越长越大。当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就诊时,溃疡已足有两个乒乓球大小,上面覆盖着脓性分泌物,他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恶臭。
经过详细检查,肖大伯被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早期肿瘤经过手术预后良好,但很可惜肖大伯发现太晚,已经出现了淋巴结、骨等全身多处转移。
烂成“火山口”样的伤口
半年发生癌变
无独有偶,刚60岁出头的李师傅(化名)跟肖大伯一样发生疤痕癌变,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从疤痕反复发炎、溃疡到癌变,仅半年时间。
因常年从事体力劳动,李师傅的身体很壮实,骑着三轮车搬运几百斤的货物,是小菜一碟。多年前,他由于外伤导致左踝处皮肤疤痕增生。
半年前,他在一次骑三轮车拉货时,在弯道没减速导致翻车。当时,他很快起身活动了下筋骨,确定身上没大的伤,只是左踝处皮肤疤痕裂伤,有些刺痛。
轻伤不下火线,这点小破皮李师傅根本没放在心上,去医院做了清创缝合后,休息了没几天就继续投入到劳动中,其间也没有注意创口的保护,所以伤口一直长不好。为此,从碘伏消毒到涂自制草药,他也尝试了不少的办法,结果却是伤口越烂越深。
“来就诊时,他左踝处有个典型的‘火山口’样溃疡,内里已烂进皮肤深层。病理活检提示是皮肤鳞状细胞癌。所幸癌细胞还没侵入皮下组织层,也尚未发生全身转移,他只要做手术切除病灶就好。”接诊的杭州市三医院皮肤外科蔡卫林副主任医师说。
而当李师傅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也瞬间蒙了。“像胃癌、肠癌、肺癌等癌都长在内脏里,怎么皮肤上也会长癌?我这不就是伤口长不好反复感染而已,怎么就成癌了呢?”
疤痕上这样的伤口
大意不得
为什么疤痕会癌变?
吴贞医生说,在医学上,生活中所说的疤痕被称为瘢痕。这种癌也被称为瘢痕癌,它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瘢痕发生癌变而形成的皮肤癌,常见于烧伤瘢痕,且在四肢等摩擦部位更易发生。
一般情况下,I度和浅II度烧伤不会产生瘢痕,只留下皮肤色素改变,而深II度及以上烧伤往往会留下瘢痕。在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新生皮肤会有明显瘙痒感,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搔抓。反复搔抓会使瘢痕破损、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反复炎症刺激,最终恶变形成瘢痕癌。
蔡卫林医生坦言,大部分瘢痕癌病程慢长,多发生于瘢痕后多年,像李师傅这样半年内就发生癌变的实属少见,但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瘢痕癌变的发生率较低,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疏忽大意,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因此,为了不让小伤口变成大麻烦,两位医生提醒大家,要注意伤口的处理,尤其是对留下瘢痕的伤口。对于深度烧伤以及功能活动部位、易磨受压部位(如四肢关节),应及早进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创面,防止瘢痕发生。已经形成瘢痕的,应注意日常护理。避免搔抓,可以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措施来止痒;减少摩擦,不要使伤口再次受到损伤。
另外,受伤后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如果瘢痕反复破溃,长时间不愈合,或是溃疡逐渐加大、加深或者溃疡呈“火山口”样,并且伴有脓性分泌物、恶臭时,要警惕瘢痕癌可能,及早就医治疗。
本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谢文竹 徐思鹏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外冰雪装备客商云集长春抢占“寒地经济”商机
- 超800亿元用于民生实事 济南托起民众“稳稳的幸福”
- (新春走基层)山西平定:以“电”助“文” 千年陶瓷文化迸发新活力
- 2024年春节假期内蒙古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
- 国际最新研究:应用AI提升预测准确率有望更早预警特大洪水事件
- 贵州“春风行动”供岗7900余个 求职者更关注职业发展空间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4100人死亡 以军称已有超60万人向加沙地带南部撤离
- 服务药物研发 施普林格·自然发布一专项AI驱动对话界面
- 河南焦作“一赛一节”招商签约538亿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 撑不住了!美国会预算办公室:最快7月发生债务违约
- 湖北鄂州机场高速二期开工建设
- 引入金融活水 17家金融机构1460亿元支持辽宁省振兴发展
- 上海发布重点出口产品国际认证指南
- 新开发银行成功发行85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
-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遗址发现东周时期“环城大道”
- 北约在亚太手越伸越长(观象台)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发布《2023年度恶名市场报告》
- 儿童医院专家提示:孩子得了流感 不要带病上学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九鼎市场:各族商户携手铸就的新疆“菜篮子”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90后”养蜂小伙探索致富新“蜜”诀
- 热门推荐
-
- 李在明出席活动时遇袭被刺伤颈部 行凶者当场被捕
- 杭州—温哥华全货运航线顺利首航
- 浙江一高中生获国际化学奥赛冠军与特别奖 已保送至北大
- 海南开了家“土地超市”
- 丰富“电影+”文化产品 “京演1号厅·剧汇暑期欢乐季”开启
- 传承弘扬经典文化呼唤更多“中秋登楼夜”
- 电力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有序入市
- 7月份中国PPI同比环比降幅均收窄
- 番茄树是怎么“炼”成的?
- (新春走基层)春节出口货物不停 湖南怀化国际班列开行忙
- 陕西警方通报“摩托车驾驶证考点舞弊”:多人被刑拘
- 暑运热度持续 广州白云机场单日客流量创今年以来新高
-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教育部辟谣
- 浙江一影视城外包特技项目飞车手发生意外 抢救无效死亡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上半年入境外国人同比增152.7%
- 所谓“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学常识(国际论坛)
- 王蒙: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与驱动力
- 上半年逾50国67万人次经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出入境
- 首度现身浙江政府工作报告:良渚文化大走廊再“升级”
- 立足产业优势走差异化道路——专家共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