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老疤,是怎么变成癌的
20多年前被开水烫伤
挠痒挠成了皮肤鳞状细胞癌
陈年老疤,是怎么变成癌的
身上的陈年老疤,竟然变成了癌?
这样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近日就发生在了肖大伯(化名)的身上。20多年前被开水烫伤后留下的疤,不小心抓破后一直长不好,最后发现竟是癌细胞在作祟。
疤痕中的癌细胞是怎么来的?对哪些存在恶变风险的疤痕大意不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肿瘤科与皮肤科的相关专家,帮大家详解曾被忽视的疤痕癌变。
20多年前的烧伤疤痕
竟变成了癌
“就是因为太痒,我把疤抓破了而已,怎么就是癌了呢?”在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区,70岁的肖大伯一时没能从这个“意外”中缓过神来。
他的主管医生吴贞介绍了其详细病史。
20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肖大伯背部被开水烫伤,造成腰背部20%皮肤深度烧伤。皮肤愈合后,不仅留下了一片触目的疤痕,还遗留下了皮肤瘙痒的问题。
不过,在肖大伯看来,皮肤痒不是大事,忍忍就过去了。然而,时间一年年过去,瘙痒仍反复困扰着他,而他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抓。可就在1年前,他一时没忍住,一阵猛挠之后,脆弱的疤痕破皮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破溃处仅有一个指甲盖大小,但是反复化脓、感染,怎么也长不好。为此,肖大伯还在当地医院做了植皮手术,可创面非但没长好,反而越长越大。当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就诊时,溃疡已足有两个乒乓球大小,上面覆盖着脓性分泌物,他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恶臭。
经过详细检查,肖大伯被确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早期肿瘤经过手术预后良好,但很可惜肖大伯发现太晚,已经出现了淋巴结、骨等全身多处转移。
烂成“火山口”样的伤口
半年发生癌变
无独有偶,刚60岁出头的李师傅(化名)跟肖大伯一样发生疤痕癌变,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从疤痕反复发炎、溃疡到癌变,仅半年时间。
因常年从事体力劳动,李师傅的身体很壮实,骑着三轮车搬运几百斤的货物,是小菜一碟。多年前,他由于外伤导致左踝处皮肤疤痕增生。
半年前,他在一次骑三轮车拉货时,在弯道没减速导致翻车。当时,他很快起身活动了下筋骨,确定身上没大的伤,只是左踝处皮肤疤痕裂伤,有些刺痛。
轻伤不下火线,这点小破皮李师傅根本没放在心上,去医院做了清创缝合后,休息了没几天就继续投入到劳动中,其间也没有注意创口的保护,所以伤口一直长不好。为此,从碘伏消毒到涂自制草药,他也尝试了不少的办法,结果却是伤口越烂越深。
“来就诊时,他左踝处有个典型的‘火山口’样溃疡,内里已烂进皮肤深层。病理活检提示是皮肤鳞状细胞癌。所幸癌细胞还没侵入皮下组织层,也尚未发生全身转移,他只要做手术切除病灶就好。”接诊的杭州市三医院皮肤外科蔡卫林副主任医师说。
而当李师傅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也瞬间蒙了。“像胃癌、肠癌、肺癌等癌都长在内脏里,怎么皮肤上也会长癌?我这不就是伤口长不好反复感染而已,怎么就成癌了呢?”
疤痕上这样的伤口
大意不得
为什么疤痕会癌变?
吴贞医生说,在医学上,生活中所说的疤痕被称为瘢痕。这种癌也被称为瘢痕癌,它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瘢痕发生癌变而形成的皮肤癌,常见于烧伤瘢痕,且在四肢等摩擦部位更易发生。
一般情况下,I度和浅II度烧伤不会产生瘢痕,只留下皮肤色素改变,而深II度及以上烧伤往往会留下瘢痕。在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新生皮肤会有明显瘙痒感,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搔抓。反复搔抓会使瘢痕破损、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反复炎症刺激,最终恶变形成瘢痕癌。
蔡卫林医生坦言,大部分瘢痕癌病程慢长,多发生于瘢痕后多年,像李师傅这样半年内就发生癌变的实属少见,但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瘢痕癌变的发生率较低,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疏忽大意,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因此,为了不让小伤口变成大麻烦,两位医生提醒大家,要注意伤口的处理,尤其是对留下瘢痕的伤口。对于深度烧伤以及功能活动部位、易磨受压部位(如四肢关节),应及早进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创面,防止瘢痕发生。已经形成瘢痕的,应注意日常护理。避免搔抓,可以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措施来止痒;减少摩擦,不要使伤口再次受到损伤。
另外,受伤后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如果瘢痕反复破溃,长时间不愈合,或是溃疡逐渐加大、加深或者溃疡呈“火山口”样,并且伴有脓性分泌物、恶臭时,要警惕瘢痕癌可能,及早就医治疗。
本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谢文竹 徐思鹏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古琴非遗传人免费授艺 八年带出近4000学员
- 三亚往返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际航线复航
- 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本土美学圈粉世界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从荒漠到梯田 黄沙之上再造“秀美山川”
- 增速与质量并进!一组数据看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 跨山海促销费 浙江“搭台”助对口地区农优产品进入长三角
- 如何让更多游客知道天水不光有麻辣烫?
- 尼泊尔媒体访青高校 以孔院为“窗”讲好两国友情故事
- 公募前11月业绩透视:首尾差愈90个百分点
- 总台专访丨赞比亚外交专家:美国间谍窃密活动危害全球安全
- 西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华北黄淮局地有雷暴大风
- “农家大神”对战专业主厨 2024齐鲁烹鸡大赛在新泰开赛
- 福建稳经济观察:让税惠服务助文旅产业强劲复苏
- (经济观察)法治保障“加码”,中国再释支持民营经济信号
- 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增产密码
- 麦肯锡全球总裁斯滕菲尔斯: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 茅盾长孙沈韦宁谈家风:艰苦朴素、大公无私
-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 欧洲多国宣布撤侨 西共体举行特别会议商讨尼日尔局势
- 名校取消绩点,学生可以不“卷”了吗?
- 热门推荐
-
- 聆听古琴韵律 “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举办
- 龙跃增岁,非遗添香!《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暨第二季在上海启动
- 养老服务专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年轻人花式服务老年人
- 占北京一公园绿化区养鸵鸟,10余年未腾退!法院出手
- 市场监管总局:坚决杜绝随意执法、机械执法、粗暴执法等问题
- 墨海耕耘六十余载 “老树春深更著花”——田树苌书法艺术展太原开展
- 在古郡敦煌“猫冬” 多元文旅形态受青睐
- 一季度新疆工业新动能增强
- 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次启航
- 40余件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 被子叠成“豆腐块” 90后退役小伙的家政团队火了
- 韩媒:韩执政党制定总统提前卸任路线图草案 提议明年大选
-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逼近400万亿元
- 院士单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十年内将达35万亿元
- 江西贵溪一小学发生持刀伤人案件致2死10伤 嫌犯已被控制
- 山东省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链”出发展新动能 山西晋城培育壮大光机电产业链
- 泰山之巅气象人的“云端中秋”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
- 突发:伦敦发生枪击和刺伤事件 已致2人死亡多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