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恋爱的奥秘藏在这个基因里
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为什么雄蟑螂更偏爱性成熟的雌蟑螂?近30年来持续困扰科学家的蟑螂恋爱奥秘,近期,被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樊永亮等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鉴定出德国小蠊接触性信息素合成途径最为关键的限速酶基因,系统揭示了其性吸引力产生的分子机制。简单说来,就是:有没有魅力,性别是根本;激素水平对于维持性吸引力也不可或缺。该发现,为以干扰德国小蠊求偶交配为手段的蟑螂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方法。近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上。
揭开性信息素合成的“密码”
作为蜚蠊目最常见的世界性家居害虫,德国小蠊的繁殖力惊人,种群增长十分迅速。与美洲大蠊的兼性孤雌生殖不同,德国小蠊有着严格的两性生殖——性成熟的雌虫合成接触性信息素,刺激雄虫求偶并诱导两性交配。尽管德国小蠊性信息素已得到系统鉴定,但控制该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仍不清楚。
为什么仅有雌虫合成性信息素,而且性成熟的雌虫具有更强的性吸引力?性信息素合成的性别和年龄特异性受到何种上游信号途径的精密调控?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模糊不清。
以往,有观点认为,德国小蠊腹部皮肤下的绛色细胞是接触性信息素合成的主要场所。李胜教授团队综合利用行为学、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和生物信息分析手段,筛选并鉴定出德国小蠊接触性信息素合成途径关键的限速酶基因CYP4PC1。团队发现,该基因仅在雌虫表达,且表达量随性成熟过程持续上升,从而推翻了该观点。
“我们通过敲降该基因,显著地降低了雌虫接触性信息素含量,雄虫对这些雌虫不再表现出求偶行为。而引入对照组的普通雌虫后,雄虫对这些普通雌虫仍表现出正常的求偶行为。”李胜表示,“这些结果表明,限速酶基因CYP4PC1对于雌虫接触性信息素合成和性吸引力的维持是必须的。该基因有很大的可能性参与接触性信息素前体物质的羟化反应。”
性成熟的雌蟑螂更有魅力
已有研究显示,接触性信息素合成途径中的羟化步骤受保幼激素促进。为进一步证明限速酶基因CYP4PC1控制该步骤,团队随后检测了该基因是否受保幼激素信号调控。
“利用外源保幼激素处理雌虫,可显著诱导限速酶基因CYP4PC1表达。而敲低保幼激素信号元件,则削弱雌虫性吸引力。”李胜说,“雄虫补充保幼激素后,小部分可吸引雄虫求偶。因此,限速酶基因CYP4PC1的表达受保幼激素信号途径促进,从而维持雌虫性成熟后具有较高的性信息素含量,刺激雄虫求偶交配。”
为什么雄虫不能合成性信息素呢?
团队研究发现,尽管高剂量的外源保幼激素补充尚可诱导雄虫实质性表达限速酶基因CYP4PC1,并合成接触性信息素,但其效果十分有限。这表明,可能存在更重要的抑制限速酶基因CYP4PC1在雄虫中表达的因素。
“我们发现,限速酶基因CYP4PC1在雌虫中的特异表达,受到性别分化信号途径调控。在德国小蠊中,双性基因doublesex在雌雄成虫中会分别产生不同的蛋白质dsxF和dsxM。雄性特异的产物dsxM蛋白可与限速酶基因CYP4PC1启动子结合,抑制其转录。这表明dsxM通过抑制接触性信息素合成,从而避免雄虫相互吸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陈楠说。
雌蟑螂“内分泌”水平高
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了性吸引力分子调控的理论体系。性别分化基因dsxM在雄虫中扮演“刹车”角色,直接抑制限速酶基因CYP4PC1表达;而雌虫中的双性基因生成dsxF蛋白,可移除“刹车”作用,保幼激素信号进一步在雌虫中发挥“加速器”角色,促进限速酶基因CYP4PC1在雌虫性成熟过程中高表达,从而介导性别和年龄特异的性吸引力。
“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因为它的‘女人味基因’被关闭;为什么雄蟑螂更喜欢性成熟的雌蟑螂,因为它的‘内分泌’水平高。”陈楠生动地比喻道。
与已有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神经系统改变不同,该研究结果突出了性吸引力改变在介导性行为中的作用,为理解动物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在同行评审阶段,三位审稿人一致认为,该研究是昆虫化学生态和生殖生理学领域的重要突破:“论文结果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关键基因CYP4PC1的调节作用,很可能会促进其它动物两性通讯系统关键调节基因的研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公积金新政公布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缴存
- 专家提示警惕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风险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森林火场实现全线合围
- 歌手李玟出殡 挚友甄妮等8人扶灵
- “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江西省试点)”启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上交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皇甫谧故里灵台古方“跨界”:引客医养文旅沉浸游
- 韩建业:中华龙文化实质是“敬天法祖” 包含多个突出特性
- 第二届北京曲剧戏迷大赛落幕
- 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 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祝希娟:愿做年轻影人的“铺路石”
- 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周五周六局地最高气温预计达39℃
- 刘庆峰:需坚持长期主义 打造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
- 与旅游深度融合,网上非遗传承就是这么“火”
- 退休教师悬赏征集线索举报同校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回应
- AI中国范儿丨一线越千年 “绣”出中式美学
- 长江中上游城市商会联盟在湖北宜昌启动
- 山西再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混检不超4元
- 前7个月 河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3.7%
- 重庆潼南欲打造“中国第一柠檬出口基地”
- 热门推荐
-
- 俄罗斯各界及华侨华人热议中俄元首会晤成果
- 工业互联网支撑数实融合
- 中国70年间为西藏公路交通投资3250.96亿元
- 为老人代写回忆录,年入6位数?
- 福建部署防御台风“贝碧嘉” 部分海域作业渔船撤离
- 青海2022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44起 成因系地形、降水等
-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年)》在蓉发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 韩公调处对尹锡悦执行逮捕或推至3日 尹方面提出异议申请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 2021年沪上博物馆接待观众1646万人次 同比增长67.68%
- 官员:上海着力构建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体系
- 智慧民航,让旅客“飞”得更舒心
- (新春见闻)春节假期福马“小三通”:搭载双向奔赴的团圆
-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铁路亚冬专线全面启动
- 九九重阳敬老情 尊老爱老就在生活点滴
- 行进中国·创新山西|记者体验300米地下智慧矿井什么样
- 亚行预计印尼2024年和2025年GDP增长5%
- 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
- 廖昌永谈《经典咏流传》:将诗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省市两级派出机构统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