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会二氧化碳中毒?哪有那么容易!
□丁崝 整理
疫情的反复,让口罩成为大家的日用标配。关于口罩,一直有不少奇怪甚至离谱的传言。比如最近又有人称戴口罩可能导致缺氧、中毒,甚至患上“高碳酸血症”。
传言通常乍一看有理有据,煞有介事,但专业人士评价它们,有时只用四个字就够了:一派胡言。
这类流言这几年一直都在广泛传播,也不断有很多相关领域专家对此做出了辟谣。今天我们要讲一讲的,是关于戴口罩对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还有其中的原理。
口罩真的会影响呼吸吗?
戴上口罩之后,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不习惯,甚至有点难受。但这真的意味着正常呼吸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像流言里说的,导致血氧量下降,产生高碳酸血症吗?
我们先看一个小实验。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卫生办公室,曾经拍摄了一个口罩能否影响呼吸的实验视频。实验者先测定了血氧饱和度,数值为98%——这个指标低了就意味着缺氧;之后她戴上了四层口罩,再测量血氧饱和度,发现仍然是98%;再给她加上三层口罩后,血氧饱和度也只下降到了97%。
这种程度的改变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吗?结论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血氧浓度在95%-100%之间都是正常的,这点儿变化对人的身体可能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应。
再来看看二氧化碳的测量值。还是这个实验视频,另一位实验者先测试了一下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值,为31.6mmHg;戴上四层口罩后,该值变成了31.8mmHg;又加了三层口罩后,也只不过又上升了0.7mmHg,达到了32.5mmHg。
对于普通人来说,二氧化碳分压的正常值范围在30mmHg-45mmHg。可见,口罩对这个数值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至于有些人非要说口罩让二氧化碳难以排出,导致人重复吸入,导致中毒,这自然也是不靠谱的。
要知道,吸入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达10%,人才会有危险,而我们日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4%,就算是我们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浓度也不过4%-5%。把脑袋伸进塑料袋,再把袋子扎紧之类的操作,才可能引起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普通人日常佩戴医用口罩是透气的,呼吸时虽然需要比平时稍微用点儿力,但吸进足够的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好好排出并不困难。
不同人戴不同口罩,影响不一样
我们如今已经知道,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并不会影响我们的供氧。那么,种种跟口罩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浓度高引发疾病的流言,已不攻自破。不过,前文说的都是健康人佩戴普通医用口罩,有些特殊情况还是要注意一下:
像N95或过滤性能更高的口罩,其实更适合处于高风险环境下的专业人员。普通人长期佩戴N95口罩,的确容易产生不适。
此外,像吸烟者、肺气肿患者、肥胖者等,本来就容易呼吸不畅的人群,再佩戴N95口罩,自然会雪上加霜,甚至加剧呼吸问题。
还有,像某些肺部疾病比如肺纤维化的病人,戴口罩确实可能影响血氧,不过这样的患者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也更容易出现危重症状,因此如需在密闭公共场所活动,短时间佩戴口罩还是利大于弊的。
运动的时候能戴口罩吗?这个问题也困扰过许多朋友。令人意外的是,有研究证明,至少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参与实验者年龄为28.2±8.7岁)来说,即使是戴着医用口罩锻炼,也不用担心缺氧,只是可能会有点不习惯而已。当然,这里提及该研究只是为了说明戴口罩并不危险,并不是建议大家戴口罩锻炼。
关于口罩,还有这些误解
了解到口罩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呼吸,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口罩的其他误解,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口罩。
●“我戴口罩呼吸也没觉得不通畅啊?”
这话没毛病,但有这种感觉的朋友,很可能是没有正确佩戴口罩。
戴上口罩仍感觉呼吸顺畅,应先检查鼻梁部分的金属鼻夹形状是否已经按压至贴合鼻梁,下巴处是否漏气。如果口罩佩戴正确,呼吸时其实应该是有点阻碍感的。如果在冬天戴上口罩,一呼吸眼镜就起雾,那也说明鼻梁处很可能没有调整好。
●口罩、棉签里含石墨烯,会危害健康?
其实目前市面售卖的所谓“石墨烯口罩”多为噱头,例如某款“生物质石墨烯”原料,经查实为秸秆加工而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口罩材料采用纳米级活性炭,长期佩戴活性炭口罩的确存在吸入颗粒的风险。公众日常防疫,还是选择符合国标的防护口罩就好。
至于测核酸时用的棉签,添加石墨烯或活性炭更是无稽之谈。
●口罩防护级别越高越好?
这并不一定。前面已讲过,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并不一定非要佩戴N95及以上标准的口罩,只要认准口罩的执行标准就行了。比如医用外科口罩对应的是YY0469-2011;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则是YY/T0969-2013;一次性防护口罩的GB/T 32610-2016,也就是“国标”。此外,儿童用的口罩应当符合GB/T 38880-2020的要求。此外,选择N95、KN95及以上的口罩时,要注意避免选择带有呼吸阀的型号。
●戴口罩前必须甩一甩,否则口罩上的残留物会致癌?
合格的医用口罩并没有这种风险。口罩可吸附消毒时所用的环氧乙烷。虽然环氧乙烷属于一类致癌物,但谈到毒性也要看剂量,根据国家标准,口罩残留的环氧乙烷含量不超过10μg/g就是安全的。厂家使用环氧乙烷给口罩灭菌后,会待残留量合格后再出厂。
此外,残留的环氧乙烷在流通过程中也会自然挥发掉。因此,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实在没必要再甩几下。
(来源 科学辟谣)
最后总结一下:普通人预防新冠,推荐佩戴符合医用标准或国标的防护口罩。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类口罩并不会带来风险。即便现在新冠疫情有反复,新的变异毒株也陆续出现,正确佩戴口罩仍然是简单有效的日用防护措施。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众议院通过关于TikTok法案
- 走近西北“非遗醋”:高原农特产亦有“醋意”成分
- 公安部修订规定:大中型客货车准驾年龄延长至63岁
- 补能模式竞速狂奔 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加速破局
- 人工合成淀粉、多年生稻和“祝融号”“夸父一号”“拉索”入选科创纪念邮票
- 中越中秋文化沙龙在越南河内举行
- 新疆喀什综合保税区将如何建立自贸“新高地”?
- 意大利防长:意大利难以实现北约提出的国防开支目标
- 探访暴雨后北京山区:抢修山路忙重建 快速理赔减损失
- 四川发挥资源优势 打响少数民族村寨品牌
- 从3D建模到包装全自制 四川一高校师生接力做月饼
- 2023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启动 更多“京品”出圈
- 云南景谷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兰亭·雅集”亮相布鲁塞尔庆祝联合国中文日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2死6伤
- 欧美国家这个新年“比较烦”
- 受大风、暴雪天气影响 哈尔滨机场取消260班航班
- 普京签署秋季征兵令 征兵13.3万人
- 普京向杰出人士授勋 百岁老兵:我曾申请去俄乌前线
- 老工业基地重庆国资改革再启动,面临哪些新问题
- 热门推荐
-
- 千年地方鸡种儋州鸡如何“改命”重生
- 北京新增3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 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担当与中国作为
- 锦州银行上市8年后退市
- 四川:五一“熊猫专列”启程 载游客趣玩大凉山
- “穿越”千百年的“古法健身术”
- 浙江义乌新开海铁联运跨境电商专列 海运货物抵北美提速
- “斑斓造化——柯金国画作品展”在京启幕
- 报告:CBD成为中国创新消费模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 5月以来陕西出现3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5站降水量破极值
- 聚焦新时代的工美教育 “首届全国工艺美术教育大会”举办
- 突发!伊朗驻叙利亚使馆建筑遭袭多人死亡 美俄回应
- 2024年春运期间,天津滨海机场累计运输旅客超236万人次
- 重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左右
- 文旅“搭乘”微短剧 为西安数字经济添活力
- 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开展朱鹮觅食地增殖放流活动
- 聚焦康养主题 国寿寿险打造特色客户节品牌
- 新疆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全线贯通
- 10万余种图书亮相 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激发市场活力
- 广西两万余名读者“寻梦柳宗元” 感受跨越千年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