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爽吃喝指南,“吃货们”请查收
编者按:近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地都经历了高温预警,炎热天气里,很多人开始“苦夏”,吃不下、喝不下;有的人贪凉,习惯喝各种冷饮解暑;还有人会比平时吃更多水果……“吃”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儿在夏天却成了令许多人头痛的难题。其实,夏季人体的消耗更大,因此更要注意膳食均衡。本版从各类清凉解暑的饮品和食物出发,为您订制一份“清爽版”吃喝指南,帮助大家规避夏天饮食的安全问题,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放心吃当季水果的小窍门
你做对了吗?
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包括杏子、荔枝、西瓜、甜瓜、哈密瓜、榴莲、香蕉、车厘子等,口感、外形、大小都优于反季节的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还能止渴生津,带来不一样的味蕾刺激与体验。
循证医学研究发现,每天充足的水果摄入,可维持身体健康、改善肥胖,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对预防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具有保护作用。不过,水果你真的吃对了吗?水果又该如何保存呢?
水果久放后
抗氧化成分极易分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中指出,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有机酸和芳香物质,能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水果的选择重在“鲜”。新鲜应季的水果,颜色鲜亮,如同鲜活有生命的植物一样,仍在进行呼吸和成熟等植物生理活动,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清新。
放置过久的水果,营养大打折扣。首先,水果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口感变差;其次,其中的营养素和糖分同样会有较大变化,特别是一些抗氧化成分,极易分解;最后,久放的水果会发生干瘪,影响食用体验。
那么,掌握一定的水果储存方法就很实用。建议根据分类决定水果是否要放冰箱,热带水果,如芒果、香蕉等不应放冰箱,否则容易冻伤,室温储存即可;而像葡萄、草莓、蓝莓等水果,就需要放在冰箱单独冷藏,并且尽量在2-3天内吃完;至于比较耐放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橙子等水果,可不用放冰箱,置于阴凉通风处即可,但也不应久存,容易风干挥发水分,影响口感。
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在所难免
碱水可以去除水果表面的有机磷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农药产生毒性是需要基于一定的剂量,有农药残留并不代表一定对人体有害。国家标准和法规会限制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从而保证食品安全,但由于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不规范、农药自身化学特点及农药污染的环境迁移等,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在所难免。因此,在食用水果前应正确处理清洗,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限量。
方法一:水洗浸泡法+碱水浸泡法
水洗是清除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水果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动水冲洗2-3遍。
有机磷农药难溶于水,但在碱性环境下却能迅速分解,因此,水洗浸泡法不适用于水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正确去除水果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5-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方法二:去皮法,但去皮后不要混放
水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削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用于苹果、梨、猕猴桃等,但注意,勿将去皮蔬菜瓜果混放,以免形成再次污染。
方法三:淘米水清洗
适当的阳光直射及用淘米水清洗等,也能部分降解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
糖尿病人把握健康原则
照样可以放心吃水果
一些高血糖或糖尿病人群认为水果含糖高,吃后会引起血糖飙升,总是对水果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除葡萄糖、果糖、蔗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以膳食纤维的形式存在,如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功能,因此,水果对血糖的升高作用要比想象的小。
除此之外,水果中含大量其他食物不含或匮乏的物质,如有机酸、芳香族化合物、果胶、抗氧化成分等,对血糖高人群满足食欲、增强抵抗力、清除自由基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即便是血糖偏高,也不要一味地排斥水果,可按以下原则选择水果。
1.根据升糖指数和病情选择水果
血糖偏高人群选择水果主要参考水果的含糖量和血糖生成指数,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含糖量稍高一点的水果(10%-13%),如苹果、梨、桃、柑橘、樱桃等;对于血糖较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10%),如杏、李子、柚子、枇杷、木瓜、柠檬等。
而糖尿病患者很关注的GI值,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升糖指数),其值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指数高者宜选用升糖指数<55的水果。符合这个标准的水果除了上文提到的李子、柚子等,还有桃(升糖指数28)、苹果(升糖指数36)、葡萄(升糖指数43)、柑(升糖指数43)等。
枣的升糖指数为104、西瓜的升糖指数为72、菠萝的升糖指数为66、葡萄干的升糖指数为64,都算是比较高、需要谨慎食用的水果;处于临界点的水果,比如芒果(升糖指数55)、猕猴桃(升糖指数52)也需要斟酌食用。
2.控制食用量和食用频率
血糖偏高者每日水果摄入量控制在50-150克。一般新鲜水果含能量50kcal/100g。若一天食用较多,应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若一天食用苹果200g(约含能量100kcal),就要从全天主食中减掉30g,以免引起总能量摄入过多。
最好在两餐之间选择食用水果。饥饿或身体活动之后,食用水果不仅可以预防低血糖,还可为机体提供一定的热量和营养素。食用水果可采用少食多次法,避免一次性食用大量水果,而增加胃肠道负担和使血糖迅速升高。每日最好食用水果2-3次,每次以50g左右为宜。
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镇观察:智能时代来临,AI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杀洋盘”电诈数额该如何认定?
- 现场点交、包机货运 揭秘近800件埃及文物如何抵达上海
- (经济观察)新“大气十条”出炉 中国如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跨境电商新业态频出 “宁波智造”AI宠物产品热销海内外
- 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举办 中新社、中新网获得五个奖项
- 强震致土耳其逾3.8万人遇难 联合国发起10亿美元募捐
-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枪击案嫌疑人已被逮捕
- 去年以来福建破获毒品案2200多起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天然气外输管道投产成功
- 浙江宁波民主评议“快问快答”:如何快乐优雅地老去?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通行规则
- “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陕西开启2024冬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
- 河南2023年选配1.43万名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
- 杭州通报“某演出团队部分成员腹泻事件”:涉事饭店已暂停营业
- “十胃九寒”?天冷注意防胃寒
- 安徽多地小时雨强超40毫米 局部将有强对流天气
- 警惕!炎热天气,最好别买网红气球
- 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商业银行要逐步将服务“科创金融”升级为主责主业
- 热门推荐
-
- 两岸同胞聚浙江古镇廿八都 摄影为“媒”交流中华文化
-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统筹谋划成渝区域协调发展
- 饿了么方永新:推进数字化社区高质量发展
- 史上规模最大 2023南国书香节开幕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
- 重庆碳市场将扩容至308家 碳交易推动企业低碳转型
- 突发!日本一新干线列车高速行驶途中两节车厢分离
- 国风华服,秀出“Z世代”的文化表达(文化中国行)
- 成龙:我很开心自己可以变老
- 美国多地发生枪击 多人伤亡
- 王小波是如何“炼”成的?《王小波传》推出
- 重庆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提升过境免签等便利化水平
- 广西南宁城区河段或现2001年以来最高洪峰
- 20多次刷新纪录!国之重器“海洋石油201”有多牛?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北京地铁昌平线列车追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 美国2024年大选首场辩论正式开始!拜登和特朗普再交锋
- 揭阳赓续千年古邑文脉奋力打造“三张名片”
- 【跨国企业在中国】CHA LING茶灵大中华区品牌总经理沈安琪:中国是茶灵品牌生命中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