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焰:积极探索医疗技术创新,多方面有效干预房颤
中新网6月7日电 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在过去20年,我国的房颤诊疗水平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亚洲心律学会主席姚焰在中国新闻网“中国房颤日·心脑健康特别节目”上介绍,“从房颤的标测到消融,从筛查到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社会力量加入到了创新探索的行列,也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医疗科技诞生。”
该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网主办,强生医疗科技支持。活动邀请了卫生健康领域部委领导、临床专家、学界及行业代表,深入探讨健康中国建设、公众健康意识、医疗技术创新等话题,普及房颤防治健康知识。
姚焰表示,近年来我国相关行业研发了便携式、可贴敷或佩戴的电子产品,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监测心律,及时发现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疾病。“这对我们筛查房颤病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避免部分无症状或不能及时确诊的房颤患者引发中风,乃至死亡。”
姚焰指出,未来房颤防治领域要积极探索两个方面的综合管理路径。首先要干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减少饮酒等。其次,在房颤的治疗方面,要积极探索房颤根治策略,即导管消融手术的推广和普及。此外,还可深入探索智能医疗手段,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期待产业界和学术界进一步携手,共同促进医疗技术创新,有效干预房颤,造福广大群众。”姚焰表示。(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儋州市公安局:筑牢风险防控体系,搭建新时代“海上枫桥”
- 标本兼治呵护小微企业
- 杂技剧《天鹅》广州首演:努力实现国际经典的中国转化
- 艺术传承,要“死学而后用活”
- 上海静安区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文化底色多姿多彩
- 创意口味还是黑暗料理?“奇葩”粽子迎来高光时刻
- “前所未有”!特朗普过渡团队起草国防部解雇人员名单
- 云南艺术家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展演民族歌舞
- 青海格尔木昆仑山下有天街:取意东方韵,檐下藏春秋
- 【文化中国行】古老文明扬中外 匠心妙手焕光彩
- 特朗普将于10月重返“未遂刺杀”事发地举行竞选集会
- 首都机场海关查获7件国家禁止出境文物
- 美国10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1%
- 外媒:伊朗在韩被冻结资金已全部解冻
-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城址基本平面坐标系统已确认
- 云南芒市5.0级地震:已转移6670人 抢险救灾工作有序推进
- 《贝肯熊:火星任务》“火星第一熊”特别视频 孩子收获航天启蒙
- 看了什么买了啥竟被“好友”知道?警惕App熟人推荐功能侵害隐私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 “驼峰”上的大漠戈壁文物保护队:守护散落戈壁的远古文明
- 热门推荐
-
- “四都”“五基地” 能源重地山西吕梁明确新型工业化目标
- 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大众健康
- 美涉疆法案难掩霸权思维丑恶本质
- 飓风“海伦妮”过后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仍有92人失踪
- 黑龙江“打包”美景送游客 主题景观车开启全国巡游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闽剧《门槛记》福州首演
- 主流媒体走进山西交城 领略千年古县“古韵新生”
- 中国A股周三“先抑后扬” 主要股指悉数飘红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全过程“闭环”监督 江西宜春“回头看”推动民生实事“往前走”
- 突发!缅甸仰光市中心爆炸致5人受伤
- 宁夏百余种枸杞产品畅销海内外
- 体检报告看不懂?手把手教您看常见指标
- 2023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风云成就奖、风云人才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 寄快递要求“刷脸”是否必要引发质疑
- 高质量发展的“经开航道”
- 联黎部队又一维和人员受伤 以色列对黎袭击致十余人死亡
- 16位城市民谣音乐人聚深圳唱响“烟火民谣夜”
- 8月中国多地土拍降温 22城底价成交地块占比近七成
- 中新真探:油柑是“窜稀神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