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焰:积极探索医疗技术创新,多方面有效干预房颤
中新网6月7日电 6月6日为中国房颤日。在过去20年,我国的房颤诊疗水平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亚洲心律学会主席姚焰在中国新闻网“中国房颤日·心脑健康特别节目”上介绍,“从房颤的标测到消融,从筛查到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社会力量加入到了创新探索的行列,也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医疗科技诞生。”
该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网主办,强生医疗科技支持。活动邀请了卫生健康领域部委领导、临床专家、学界及行业代表,深入探讨健康中国建设、公众健康意识、医疗技术创新等话题,普及房颤防治健康知识。
姚焰表示,近年来我国相关行业研发了便携式、可贴敷或佩戴的电子产品,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监测心律,及时发现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疾病。“这对我们筛查房颤病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避免部分无症状或不能及时确诊的房颤患者引发中风,乃至死亡。”
姚焰指出,未来房颤防治领域要积极探索两个方面的综合管理路径。首先要干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减少饮酒等。其次,在房颤的治疗方面,要积极探索房颤根治策略,即导管消融手术的推广和普及。此外,还可深入探索智能医疗手段,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期待产业界和学术界进一步携手,共同促进医疗技术创新,有效干预房颤,造福广大群众。”姚焰表示。(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上升
- 特写:母亲节里“走不开”的母亲
- “青”眼最泉州丨洛阳横桥定风波 桥影古韵泉州情
- 库克上海谈供应链:对于苹果,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
- 福州市第1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初心很简单,就是想救人
- 综述:东盟峰会开幕在即 “经济”话题持续升温
- 江西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 日妆品牌遭退货,日本化妆品进口金额大幅下滑
- 专家:要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指标体系
- 《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物流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 以漫画介绍“魅力上海” 上海城市形象推广走进奥地利
- 广东发布新规破解红树林保护修复难题
- 黑龙江农业品牌“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 签约额过亿元
- “低价旅游”诱骗老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 嫌疑人被北京警方抓获
- 315,他们被曝光!
- 双向奔赴青春之约——港澳青年浙江行侧记
-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中国旅游市场吸引世界目光 | 世界观
- 俄媒:莫斯科发生地铁列车相撞事故 一名司机受伤
- 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狩猎穴狮最早可能证据:4.8万年前以木矛刺杀
- 襄阳古隆中 游客背诵《隆中对》、穿汉服都可免门票
- 热门推荐
-
- 带状疱疹疫苗冲上热搜:3207元两针,该打吗?
- 文旅部发布2024年五一假期旅游气象提示
- 中欧班列积极助力湘企“出海”
- 2023刘敏如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交流会在西昌举行
- 东南沿海多阵雨 川渝地区多高温天气
- 长三角司法鉴定首次联考 逾600人同时开考
- 变废为宝+节煤减碳 我国首个海上双塔脱硫系统下月投用
- 南非二季度经济增长0.6% 超外界预期
- 深圳文博会:“美丽工坊”展品现场交易额突破百万元
- 警惕医保“灵魂砍价”成果遭蚕食
- 中使馆:敦促菲方停止炒作非法裁决,早回谈判解决正轨
- 美媒前高管:2023年中国这五件大事,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2023,我的中国记忆
- 叙利亚变局24小时
- “Z世代”热衷“新中式养生” 中药版酸梅汤引领消费新时尚
- 中新健康丨内蒙古公益“光明行”:2023年免费实施复明手术2686例
- 2023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举办 促成投资超500亿元
- 天津滨海新区谋划建设“滨城科创区” 提升滨城科创整体效能
- 东莞石排2024年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 2.6万余元培训包就业?这种招聘“套路”注意识别
- 前海成立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推进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