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狩猎穴狮最早可能证据:4.8万年前以木矛刺杀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根据《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考古人员对在德国发现的4.8万年前一只穴狮胸腔的穿刺伤遗存进行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用木矛杀死了该穴狮,这可能是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狩猎屠宰狮子的最早案例。此外,这项研究还提出了尼安德特人使用穴狮皮的最早证据。
该论文介绍,尼安德特人与穴狮(Panthera spelaea)的互动尚不明确,尽管两者互动在其他古人类文化(如智人的洞穴壁画)中地位突出。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德国图宾根大学Gabriele Russo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他们分析了一个来自德国锡格斯多夫的近乎完整的穴狮骨骼,该骨骼最初发掘于1985年,年代可追溯到4.8万年前。这一遗骸被认为来自一头年老的中等大小穴狮,骨头上有切割痕迹,其骨头包括两根肋骨、一些脊椎以及左股骨上的痕迹,此前被认为是古人类在这头动物死后将其屠宰。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论文作者发现了一个局部穿刺伤,位于狮子第三肋骨的内侧,看起来符合一把木尖矛的冲击印记。这一穿刺存在角度,表明矛进入狮子腹部左侧,穿透了重要脏器,到达第三肋右侧。同时,这一穿刺伤的特征类似于一个已知由尼安德特矛造成的鹿脊椎上的痕迹。论文作者因此认为,4.8万年前的锡格斯多夫穴狮骨骼样本,是尼安德特人蓄意狩猎穴狮的最早证据。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发掘于2019年、来自德国Einhornhöhle的3只穴狮标本足趾和下肢的趾骨和籽骨标本,其年代可追溯至4.5万-5.5万年前。这些骨头上也有与动物被剥皮相应的切割痕迹,存在被人为改变的骨骼表明这些骨骼曾被留在皮毛中,然后随皮毛被丢弃在发掘地点。论文作者认为,这些切痕的位置意味着在剥制时采取了谨慎的方法,以确保皮毛中保留爪子,这可能构成尼安德特人使用狮皮的最早证据,可能是出于文化性的目的。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完成的这些考古研究新发现,可为尼安德特人和穴狮在更新世的互动提供新的见解。(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网络主播带你游佛坪 探索文旅扶贫新模式
- 奥运经济|实探义乌商贸城:满街“红白蓝”氛围,奖杯厂商业绩同比增30%
- “发现最美铁路·看千里江山图”活动启动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首个高效N型大尺寸单晶硅项目进入试产阶段
- 安徽到2024年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率100%
-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银行端“开闸” 有机构开售10分钟告罄
- 68张“罚单”剑指私募 三大问题成被处罚焦点
- 初步结果显示突尼斯现任总统赛义德获得连任
- 《破·地狱》:香港电影的不破不立
- 韶关武江安全转移危险区域民众164人
- 中老边境磨憨公路口岸双节假期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394%
- 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听觉反应比预期要强烈
- 婴配粉新国标今日落地,清退效果未明但配方大战已无悬念
- 中国银行内外联动助力中印尼双边本币结算
- 四川乐山承接文旅流量:守护千年文脉 做大“美食IP”
- 聚焦如何表现“好人好事” 电影《天大的事》研讨会举办
- 淡水河谷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
- 广东江河均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千年非遗借力直播PK焕发新活力 临汾锣鼓大赛获1349万人次观看
- 浙江文化观察:国宝泰顺廊桥如何“延年益寿”?
- 热门推荐
-
- 欧盟向“大非洲之角”地区提供逾3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产量高价格好!多地种植户喜获丰收 购销两旺
- 浙江金华:“义新欧”辐射“一带一路”沿线50多国
- 以色列议会废除部分法律 允许居民重返4个西岸定居点
- 甜了生活、富了百姓、活了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 乡村振兴在路上
- 中基协回应外媒报道“中国拟加强对冲基金监管”:不客观、不属实
- 中国原创大型手术设备出口坦桑尼亚 造福非洲女性患者
- 内蒙古呼伦贝尔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 厦门大学原创话剧上演 再现王亚南首倡“中国经济学”往事
- 委内瑞拉决定同巴拉圭断交
- 创新玩法带来沉浸体验 美团直播交易额连续破亿
- 城中村改造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指引发布
- “孤岛”粤北江湾镇道路、电力等已基本恢复
- 农业农村部: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政策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科技助力“三夏”开启“加速度” 今年粮食丰收有保障
- 一个盲盒,能让人快乐多久
- 中非能力建设合作迈上新台阶
- 松辽流域78条河流超警 辽宁吉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吉大三院为帕金森病患者植入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
- 加沙民众:以色列和美国共同造成加沙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