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脂靠饿哪能行?学会“挑食”是关键
食话实说 | 减脂靠饿哪能行?学会“挑食”是关键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1日讯(记者刘潇潇)在近期的“全民宅健身”热潮下,居家一族们纷纷走上了瘦身减脂之路。俗话说:“瘦身三分靠练,七分靠吃。”不少急于求成的网友片面理解了这句话的涵义,在大量运动的同时还搭配节食,或为了补充营养而超额摄入了不健康的食物,结果发现适得其反。
其实,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控制饮食是一项重要内容。到底该如何做到“食不过量”?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马冠生为“减脂人”支了几个小妙招。
切勿饥一顿饱一顿要规律进餐
“有的人想要通过不吃饭来控制体重,但实际情况是,人在很饿的时候反而会吃下比所需更多的食物,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我们的作息规律会发生变化,很多人不能保证固定的进餐时间,很容易就饮食过量。”马冠生表示。
因此,要想控制食量,首先不能让自己太饿,要维持原有健康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保证充足和持续均衡营养的摄入,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两餐之间适量补充
马冠生表示,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已经有强烈的饥饿感,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补充零食。“但要注意,由零食提供的能量不宜超过一天总能量的 10%。选择零食的时候,可以在同类食物中选择能量较低的,以免摄入的能量过多。”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100 克重的食物,番茄含有91 千焦的能量,苹果含有240 千焦的能量,酸奶含有301 千焦的能量,蛋糕却含有1476 千焦的能量,此时最好选择蔬菜水果而不是蛋糕来作为零食。
学会“挑食”
有研究表明,在同等能量的情况下,蛋白质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饱腹能力强。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如鱼、瘦肉、鸡蛋等,可以增加饱腹感,延长对饥饿感的抑制,降低食物能量的摄入。
马冠生认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优先选择饱腹感高的食物,如粗杂粮、薯类、鱼、禽、瘦肉、鸡蛋和新鲜蔬菜等。“人们在饥饿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面包、饼干和薯条之类的食物。实际上,这类食物往往能量高但饱腹感较低,要充饥还不如来一碗红豆薏米粥。”
除此之外,在外就餐时,应尽量选择蔬菜多、少盐少油的菜品,避免油炸食物,避免摄入过多能量。
注意细嚼慢咽
不少人有着这样的体验:吃得快很容易就会吃得多。这是由于在进食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大脑会“跟不上”动嘴的速度,当大脑反应过来告诉你吃饱了该住口的时候,往往就已经吃多了。
事实上,吃饭时反复咀嚼可以使口腔中分泌出充足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减轻胃肠负担。
有研究显示,每口食物咀嚼40 次,会显著降低进餐时摄入的能量,从而有助于减重。与那些每口食物咀嚼15 次的人相比,咀嚼次数为40 次的人所吃的食物分量会减少12%。
“因此,我们建议细嚼慢咽,一口饭至少要嚼20 下,吃饭时间应保持在30 分钟左右。”马冠生说。
抵制诱惑让大份变小份
控制食物摄入的份量,还可以选择用小碗吃饭,用小盘子盛菜。这样既能避免食物浪费,还能暗示自己已经食用了充足的食物。
马冠生建议,大家在购物和点餐时,最好优先购买小份食物,不要受“加量不加价”、“买一赠一”等活动的诱惑。如果已经买了大包装的零食或高能量食品,可以将它们分装成几个小份,一次只取一小份来吃,以此避免食用过量。
其实,控制食量的方法有很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没必要过度克制自己的欲望,偶尔‘放肆’,多吃一点也没关系。但要记得‘吃动平衡’,吃的多了,运动量也要增加起来,才能保持体重、维持健康。”马冠生表示。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解读《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 (成都大运纪事)大运会推动成都绿色空间建设 各类公园数量超1500个
-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名园赏春攻略”
- 文化特派员点燃草根乐团音乐梦 浙江乡村老人乐享晚年
- 湖北宜昌加快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 法国外交部就法以间的一起外交事件召见以色列驻法大使
- 中上协:A股上市公司近两年回购耗资1800余亿元
- 中国驻美国大使:关税武器化不可能包治百病
- 湖南浏阳获评“2024营商环境十佳县(市)”
- 190件吉祥文化主题展品长沙“喜相逢”
- 三江源国家公园:逐步实现国家公园监测全覆盖
- 海信贾少谦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坚定信心走向世界
- 在春天,遇见“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 俄“原子城”传出爆炸声!当地官员:乌克兰无人机坠落
- 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格局转换 信用卡业务仍充满机遇
- 西藏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宋玉刚——用心用情浇灌高原格桑花
- 壮乡留守妇女玩转“新农活” 直播带货既能卖果也能拿奖
- 清明假期广东多地有连续性暴雨
- 四川博主用AI生成的《西游记》短片火了
- 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 “黑科技”内衣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 热门推荐
-
- 政府投资基金“立规”
- RCEP生效两年 青海企业享惠4500余万元
- 柬埔寨暹粒省官员:中国为柬埔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 良田风景美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夏季灌溉工作有序进行
- 中国严打外汇违法犯罪 2020年以来罚没款超17亿元
- 中新真探 | 这两家企业,“国企”身份存疑
- 央行将发行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
- 盖被子“发汗” “捂出”热射病
- 文物为媒,串起丝路古老文明
- 拜登听取线上简报 预计当地时间22日返回白宫
- 上海22日-23日暂停黄浦江沿岸外滩等景观照明
- 拜登宣布增加对乌援助 包括近80亿美元军援
- 他宣布退出美总统大选!曾因批评特朗普备受关注
- 浙江吴兴向绿而“兴” 中荷携手打造生态农业“闭环”
- 苏丹医生工会:武装冲突已致256名平民丧生
- 广西柳州开通“夜宵美食公交”专线 便利游客“打卡”夜市
- 前6月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5.6% 市场呈现新亮点
- 有“智”也有质,新疆农业尽显“科技范”
- 河北98个县区883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 受灾人口超222万人
- 第三届“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启动 推进林区生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