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药监局: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 提升制剂水平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红丽)2021年12月,国家出台《“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进一步落实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化学药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20日,国家药监局就“持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行解读,指出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是有利于提升药品质量,促进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相互替代;二是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保障药品可及性;三是有利于提升仿制药研发能力,促进我国仿制药产业整体提升;四是有利于提升制剂水平,推动我国制剂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促进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
据悉,仿制药是指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原研药是指境内外首个获准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的药品。目前,仿制药的用量在临床使用上占了多数,但其价格远低于原研药。
“仿制药可替代原研药品发挥相同的临床作用,能够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国家药监局指出,我国现代制药业起步较晚,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已批准上市的化学药中,95%以上为仿制药,涵盖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等近30个治疗领域,基本满足公众临床用药需求。
推动仿制药质量提升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家将提高仿制药质量列为重要改革目标之一,对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一致性评价。
国家药监局表示,药监部门将不断加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健全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推动仿制药质量提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媒:美国国会众议院“陷入瘫痪”
- 北京今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昼夜温差较大可达16℃
- 中新健康丨蓝皮书:“十四五”以来,各地健康指标得到有效提升
- (身边的变化)“东方经验”调解为何越来越受青睐?
- 洞庭湖决堤口延伸至约150米 已安全转移5755名群众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首届品牌月
- 县城整治医药腐败,数百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
- 国际识局:“戒严”风波损害韩国软实力,尹锡悦政治前途艰难
- 戏服“开口”话传承(艺览)
- 强降雨致上万名旅客滞留湖南郴州 当地上演紧急转运
- 俄罗斯发射55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
- 浙江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00万户
- 中国A股汽车板块周二涨幅居前
- 警惕“吃出来”的脑膜炎
- 演员罗京民去世,曾出演《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
- 能源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向“新”而兴,逐“绿”而行
- 英国威尔士大部分地区护士因薪酬纠纷罢工
- 国际识局:一天之内,秦刚分别与巴以两国外长通话!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山村苗寨“奢侈品”受追捧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 多国记者看无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启示
- 热门推荐
-
-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与法国GTT公司签署协议
- 海南加快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 网红“王妈”人设塌房?最新发声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 拜登视察巴尔的摩坍塌大桥 预计5月底前恢复通航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展”亮相柏林
- 浙江兰溪:李渔风情街开街迎国庆 老街焕发新活力
- 儿童手表为何频现“毒答案”?专家:制定行业安全标准加强内容审核
- 德国汉学家施寒微:“欧中必须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
- 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取得最新成果(传承之光)
- 陕西建设“1237”生态服务体系 助力打造西部创投高地
- 原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逝世 享年95岁
- 黑龙江省发展冷水鱼“芯片” 向全国采购水产苗种1.4亿尾
- 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
- 秦刚同白俄罗斯外长阿列伊尼克通电话
- 丰田章一郎去世,曾任日本“财界总理”
- 多国文化相互“种草” 中外友人长春品茗谈历史
- 陕西皮影的“二次元”创新:“老技艺”赶上“新潮流”
- 北京智慧供热助冬日“升温”
- 专家点赞云南红河 解码“穿越时空”的文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