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玩摩托车:买车就像买手机,不是代步工具是玩具
记者|俞瑶 强亚铣
如今,骑摩托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近日,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年轻群体中,正兴起一股“摩托车”风潮。而消费价格下降、入门门槛变低是当前摩托车消费的趋势之一。
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将摩托车视为“大玩具”,热衷为摩托车花钱。天猫“小二”、阿里汽车二轮整车负责人王亮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摩托车消费,从工具属性逐渐往社交属性和骑行文化上转变,变成消费者的表达生活态度和个性的符号,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长期的增长。
摩托车会成为年轻人的下一个“露营”吗?
摩托车热潮复兴
年轻人都开始“玩摩托”
“夜晚,除了健身逛街看电影,还能做什么?”
2021年,29岁的张露(化名)在一个年轻人扎堆的群聊里发出疑问。很快,她的手机页面弹出十几条消息,群友的答案出奇地一致——骑摩托车。
就这样,张露被拉进了济南的“摩友圈”,开始了“玩摩托车”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所有的白天献给了上班,希望每一个下班后的夜晚,能过得精彩一些,而摩托车恰好能带给她这样精彩的夜晚,和一群朋友一起骑行,享受风吹衣摆的自由。
喜欢上“玩摩托车”的年轻人不止张露一个。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如今在年轻群体中,正兴起一股“摩托车”风潮。
在小红书,有关摩托车的笔记已经超过了47万篇;微博上的“摩托车”话题标签下,阅读量已累计19亿;抖音里与摩托车相关的话题视频,播放量高达515亿次。热衷摩托车的流量明星王一博和拥有千万粉丝的抖音网红痞幼,也增加了摩托车在互联网的知名度。
从公安部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摩托车的“热度”近三年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2年一季度,国内摩托车新注册登记271万辆,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5%,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2%。而2021年全年,国内摩托车新注册登记1005万辆,比2020年增加179万辆,增长21.67%。
大摩头车行的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2020年底开始,来购买摩托车的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多,大都在18-30岁之间。以往都是一些进口摩托车要提前半年预定,现在买车的年轻人变多了,不少国产品牌的热门款摩托车也需要等待6个月以上。
摩托车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
休闲娱乐场景被打开
“摩托车热”并不是突然兴起的。
事实上,在汽车未大量普及之前,一辆辆“嘉陵摩托”在城市道路、乡村小道、田间地头上飞驰而过。随着“禁摩令”和汽车的普及,过去数十年间,作为廉价代步工具的摩托车渐渐被“排挤”出了城市中心。
变化发生在2017年,新国货AVA国产摩托车头盔品牌创始人郭大路发现,2017年的摩托车行业处在了消费升级的档口,此后,摩托车的休闲消费、大排量市场被打开了。中信证券研究院指出,2017-2021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5%。(注:大排量指500CC以上,中排量指250CC—500CC,小排量指250CC以下)
信达证券也曾发布研报指出,摩托车销量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2019年起,国内摩托车注册登记、检验等政策有所放松;另一方面是摩托车市场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增速较快,带动摩托车市场持续扩容。
另据重庆日报报道,不完全统计,近3年全国上市的250CC以上排量新款摩托至少有上百款,推新速度是3年前的数倍。
此外,在疫情影响下,更多年轻人选择用摩托车替代公共交通工具,成为上班族的通勤新选择。
骑摩托车上班超过3年的田远(化名)表示,骑车让自己的通勤时间少了一半,还不会遇到限号的情况,停车也很方便。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将自己骑摩托车通勤的经历分享出来,“通勤时间缩短”、“不堵车”、“停车自由”、“油费更低”成了关键词。
从代步工具到“大玩具”
摩托车会是年轻人的下一个“露营”吗?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摩托车热潮之下,其作为代步工具的定义正在发生着变化。如今的摩托车开始出现消费品的特征,更像是年轻人的“大玩具”。
张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买了她第一辆摩托车“春风狒狒”。这款摩托车来自上市公司春风动力,其官网宣传词写着“专为爱自由,爱潮,爱玩乐的年轻人推出”。
这款摩托车吸引张露的不只是时尚的外表、适合女生骑行的高度,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相对较低。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春风狒狒”的官网售价8980元,与一台iphone13 pro的价格相差无几。
价格下降、入门门槛变低是当前摩托车消费的趋势之一。在摩托车平台“摩托范”APP中,1万元以下的车型数量最多,共有1055款,涵盖了跑车、街车、踏板、复古、巡航太子、越野等全品类车型。
而且国产大排量摩托车的优势之一就是价格,天猫“小二”、阿里汽车二轮整车负责人王亮对红星资本局说到,国产摩托车品牌发展迅猛,进一步降低了消费门槛。
与此同时,摩托车品类愈加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变得更大,在成都一家大型摩托车行工作的黄壹(化名)对此深有体会。
她提到,如果在四五年前,摩托车玩家看重的是车的性能或动力,因此仿赛车型备受欢迎。但现在不一样,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巡航、复古、街车等都成了网红款,外观好看同样销量火爆。
此外,消费者倾向于将摩托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与当下大火的露营有着相似之处。
每个周末,北京的童然(化名)都会骑上摩托车出行打卡,门头沟、首钢大桥、京西十八潭、园博园都有她的骑行的身影。她说到,摩友们都热衷“溜车”或“跑山”,会在周末和假期自发组织一些集体骑行的活动。
新国货AVA国产摩托车头盔品牌创始人郭大路认为,年轻消费者购买摩托车,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社交属性,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玩乐和休闲摩托车市场未来依旧会高速增长。
这届年轻人热衷为摩托车花钱
为个性买单,推动装备市场
张露在她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为摩托车购买的装备:三个头盔、手套、加装了档显、脚踏、超亮电灯泡、挡水壶的美观圆板、手机支架等。“我不想要一辆满大街都有的车”,在张露看来,这些装备代表着她的特别与个性。
为个性买单的摩托车消费者不在少数,黄壹表示:“我们以前骑车,只需要一个头盔加一副手套,一百出头就搞定,但现在玩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自己的装备更酷、更帅气、更好看。”
黄壹以头盔举例:如果买了一辆复古的摩托车,那一定要配一顶“罗马假日”风格的头盔;如果是一辆仿赛车,就要配一个帅气的全盔;如果买了一辆美式巡航,得配个钢盔。另外天气热的时候要戴半盔,冷的时候又需要全盔。
新国货AVA国产摩托车头盔品牌创始人郭大路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在2022年一季度,AVA头盔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0%,其目标客户群正是20-35岁的年轻群体。
不仅是头盔,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穿搭”内容,出现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也由此带动了摩托车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
一组来自天猫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摩托车装备需求明显增加。从平台成交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比2020年下半年增长8%以上。同时,整个行业的供给逐渐丰富,2021年底,天猫淘宝摩托车及装备在线商品数同比增长超过150%。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 ,天猫摩托车行业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 。
从热门货品来看,2021年同比成交涨幅超50%的品类有头盔耳机、风镜、摩托车记录仪、摩托车手机支架。2022年一季度,天猫摩托车行业核心增长类目还包括:赛车服 、骑士护具、骑士包 、摩托车贴纸和贴膜等。
天猫“小二”、阿里汽车二轮整车负责人王亮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摩托车消费,从工具属性逐渐往社交属性和骑行文化上转变,变成消费者的表达生活态度和个性的符号,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长期的增长。除了机车整车,赛车服、护具等机车装备也破了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表达需求,进入日常化消费领域 。
如今,六成以上的摩托车品牌都已开设天猫旗舰店,并在天猫上发布新品。在摩托车零配件领域,倍耐力即将在天猫开设摩托车轮胎旗舰店,轮胎大牌开设摩托车轮胎旗舰店,成为行业变迁的显著标志。
上市公司踩中风口
争夺娱乐型、大排量市场蛋糕
在资本市场,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的摩托车厂商也重新受到投资者追捧。这背后,是摩托车厂商们纷纷盯上娱乐型、大排量这块市场蛋糕。
春风动力就是其中之一。春风动力的前身是一家位于浙江温州的摩托车配件厂,主要给重庆摩企生产零部件。之后转而生产水冷发动机,逐步专注于休闲娱乐运动型摩托车。
2020年,春风动力推出首款仿赛车型250SR,上市后销售火爆,2020年3月底到11月,春风动力的股价翻了5倍。
另一家上市公司钱江摩托也吃到了娱乐型、大排量摩托车快速发展的行业红利。2020年,钱江摩托推出新品牌QJMOTOR聚焦中大排量摩托车。2020年6月到11月,钱江摩托的股价也翻了3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春风动力常务副总高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如果用于代步用车的话,很可能会被电动车挤占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运动竞技和休闲这一块,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方面的诉求不断被开发,这一块应该说是非常广阔的一个蓝海市场。”
此外,还有老牌车企隆鑫通用。早在2020年,隆鑫的“无极”系列大排量摩托车产品实现年销量破2万台。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发展迅猛,但娱乐型、大排量的摩托车市场渗透率仍低。信达证券认为,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日本、欧洲和美国中大排量摩托车年人均消费量在 7.4-11.2 辆/万人之间,而我国人均销量仅 1.0 辆/万人,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但娱乐型、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仍受制于各地的禁、限令。此外,国产摩托车品牌依然面临着进口品牌的竞争压力。而摩托车电动化、智能化也被市场认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长久地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国产摩托车品牌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媒:排除中国5G的欧盟国家,落后了
- 能链智电王阳入选2023《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 “五一”旅游迎预订高峰:热门航线经济舱机票已售罄
- 上海:500余人特大“话务引流”黑灰产团伙落网
- 继央视首播后将在卫视展播 电视剧《赤热》展现上海浦东科创发展史
- 当非遗遇创意 天津传统叶雕焕发新活力
- 联合国安理会举行部长级会议 聚焦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
- 以城市之窗展现浙江风采:杭州民营经济何以创未来?
-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些举措→
- 广东海警查获走私假烟10万余条 涉案金额逾1400万元
- 书法家赵浩如:中国的文化人,就应该写好字
- 证监会: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北美票房:新版《刻薄女孩》票房胜出
- 甲流传播快症状重,如何应对?
- 要珠联璧合,不要“买椟还珠”
- 报告:抽水蓄能产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新春走基层)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服务专员惠企有感:解诉求 谋发展
- 广东普宁一快递点发生刑事案件致1死1伤 嫌疑人被刑拘
- 竹笋蛋黄粽:香而不腻 糯而不粘
- 传承红色经典 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驻地演出在兴国首演
- 热门推荐
-
- 韩国宪法法院将于12月27日首次开庭审理尹锡悦弹劾案
- 洞庭湖区域越冬候鸟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是伙伴,也是家人” 爆火出圈的导盲犬“么么”是如何训练的?
- 先探为敬!当120岁青岛啤酒遇见33岁青岛啤酒节
- 比利时作曲家:用扬琴奏响“中国记忆”
- 哈伊高铁跨222国道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
- “蔡子谔80初度学术文献暨书画展”河北石家庄开展
- 中外专家齐聚浙江杭州 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前景
- 87版《红楼梦》主创人员齐聚河北正定 与“红迷”回忆“荣国府记忆”
- 韩国调查机关计划再次要求尹锡悦出席调查
- 中国洞穴鱼类新增两个物种
- 首个覆盖主要发电类型企业的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发布
- 浙江台州“五一”假期实现旅游收入36.79亿元
- 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开通运营
- 为什么“民本”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 义乌昔日“箱包女王”再“翻红”:人生不止一个回合
- 3名初中生遇难!起底佳木斯坍塌体育馆
- 时装周又有新玩法!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引领新风尚
- 克宫:不再担任叙国家元首是巴沙尔·阿萨德的个人决定
- 文旅部公布新指南,出行游玩将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