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是“劳而无功”,还是真能找出致敏“元凶”
过敏大调查②
结合过敏原检测手段和病史判断过敏原,一般来说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过敏的人无需定期做过敏原检测,等有过敏症状但不确定过敏原时再去做检测就可以,另外要选择专业的、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刘永生
航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这是长春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胡亮在门诊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很多人饱受过敏困扰,为了找到过敏原,他们大费周章地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结果发现“测了个寂寞”,检测结果似乎对控制过敏并没有太大帮助。
那么,过敏原检测有哪些主要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如何?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测了白测”?围绕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确定过敏原是控制过敏的关键
过敏性疾病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或约40亿人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过敏已成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过敏与过敏原息息相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蒋卫红表示,过敏原通过口服、吸入、接触或注入、叮咬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想要控制过敏,关键是诊断和确定过敏原。只有明确过敏原因,才能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案。
不过,生活中的过敏原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食入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还有一些属于接触性过敏。
那么,怎样才能“揪”出真正引发过敏的过敏原呢?这就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航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刘永生表示,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IgE,随后特异性IgE进入循环系统中,被运送到全身各处,在具体部位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结合了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会再次和过敏原相遇并结合,然后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比如组胺,而这些炎症因子可以直接导致过敏性炎症,使人体出现Ⅰ型过敏反应症状。
“所以,通常所说的过敏原检测,检查的物质就是特异性IgE。”刘永生说。
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劣
刘永生介绍,检查过敏原的方法大致分为皮内试验或点刺试验、血清检查、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几种。
皮内试验或点刺试验原理都是通过特定途径让一定量的过敏原进入皮肤,然后观察过敏原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并根据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程度判断过敏程度,这就是俗称的“扎针”检查。刘永生介绍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结果比较直观,患者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不会太长。
如果说皮内试验或点刺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体内特异性IgE的方法,那么抽血检查就是直接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手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石海云称,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采用皮内试验或点刺试验的方法,可以选择直接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IgE。如果可以测到特异性IgE并达到一定数值,就可以初步判断是过敏。通过测定特异性IgE在体内如血清中的含量,还能初步判断过敏的程度。不过,血清检查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费用较高,检查结果需要患者等待数天或更长时间。另外,目前血清检测能查到的过敏原种类有限。
若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可以采用斑贴试验,当过敏原不明时也可做斑贴试验。斑贴试验的操作方法是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对该种物质过敏。
刘永生补充道,还有一种检查过敏原的手段是激发试验,比如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眼结膜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这些试验的原理是模拟一个真实的过敏反应发生过程,其中有一定风险性,一般临床上不常采用。
石海云表示,过敏原检测手段各有优劣,采用哪种过敏原检测手段,要遵从医嘱。
刘永生说,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之后,还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病史来综合判断,以确定其是否过敏。“另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观察、记录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以寻找、避免相应的过敏原。”
过敏原检测或存在一些盲区
尽管如今过敏原检测方法和技术已相对完备,但临床上也存在检测不出过敏原或过敏原判断错误的情况。对此,刘永生解释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敏原检测的确存在一些盲区。
有些盲区的产生与过敏原检测方法有关。以点刺试验为例,有皮肤划痕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也就是说,有些人原本不过敏,过敏原本身并没有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但针刺操作引起了皮肤红、肿、痒等反应,使检查人员误认为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
而有些盲区是由外界因素干扰所导致的。比如,加热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方式之一,而在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食物性过敏原时,加热会导致蛋白质(过敏原)的结构发生变化,致使抗体无法正确识别被检测的过敏原,产生假阴性结果。再比如,ELISA方法是检测过敏原小麦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样品容易被交叉污染,易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刘永生介绍,还有些过敏原检测的盲区与过敏原本身很复杂有关。外界过敏原约有五六百种之多,传统方法一般只能筛查10到30个项目,并不全面。而且,过敏原检测是细致活儿,比如牛乳是八大主要过敏性食物之一,而牛乳中的致敏蛋白质超过30种,要确定是哪种蛋白质致敏就需要更加精密的检测手段。“有些人对猫过敏,但究竟是对猫毛、猫皮屑,还是对猫唾液、猫尿液过敏,这并不是一次过敏原检测就能查清楚的。”刘永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过敏患者在检测过敏原前服用了抗过敏药物,也会致使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专家建议,如果选择皮内试验的方法来检测过敏原,患者需先停用抗过敏药物7天左右,有的药物还需要停服更长时间。
“除此之外,过敏原检测的相关技术、设备,以及给患者进行敏原检测的医生的水平也可能会影响过敏原检测结果。”刘永生补充道。
“要想准确锁定过敏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手段,还需要医生耐心询问病史。结合过敏原检测手段和病史判断过敏原,一般来说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刘永生建议,过敏的人无需定期做过敏原检测,等有过敏症状但不确定过敏原时再去做检测就可以,另外要选择专业的、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秋假期北京重点监测商家入账46.7亿元
- 2024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已破50亿元 春节档头名竞争激烈
- 俄紧急情况部: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遇难者人数升至143人
- 广州海关关区企业前4月对澳门进出口总额超10亿元
- 冰雪运动人气飙升 中国冬日经济热“雪”沸腾
- 商圈进阶与焕新 《2024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 中新真探:只要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就不会导致痛风发作?
- 北京6人及以上家庭下月起用电有优惠
- 茫茫大海里都不迷路 为啥鲸鱼会搁浅?
- 中国锂电产业巨变:从落后日韩到跑向全球
- 海南已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双遗产”申报工作
- (新春走基层)婺州窑传承人谈新年愿望:继续多带徒弟多“出海”
- 山西岚县交通事故已致4人死亡
- 以色列将派代表团前往多哈进行停火谈判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再提供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 (新春走基层)浙江卢宅堂灯四年一亮:穿越百年 流光溢彩
- 近百名文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青海高原研讨《雪山大地》文学价值
- 一方土地之家国情怀 《蘸火记》新书发布
- 第三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 《剧院魅影》中文版10月登陆北京
- 热门推荐
-
-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一只虾从种子到游向餐桌要多久?
-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北卡罗来纳州进入紧急状态
- 两部门提出到2025年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
- 平台商家“隐形套路”易造成浪费
- 北京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碳”索新路径,安徽旌德念好“山字经”
-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揭牌亮相
- 【经济观察】贤合庄退出一线城市警示了谁?
- “链氪”探链丨一分钟拆解汽车链 看看造一辆车到底有多复杂?
- 北京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 比上年增长5.2%
- 流传千年的“许愿塔”,承载了多少东西方“共愿”?
- 端午佳节话非遗丨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
- 北京石景山通报京西大悦城外围路面塌陷:未造成伤亡
- 船老大沈华忠义举获舟山市政府25万元见义勇为奖
- 临夏有约:一盏茶香里的民族风情
- 中国正建设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
- 存量增量政策显效 数据信心回升向好
- 西延高铁马坊隧道及北村隧道相继贯通
- (新春走基层)春节过后迎来“减肥热” 传统中医药何以成为好帮手?
- 普华永道:2023年医疗行业成为中企向东南亚投资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