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里都不迷路 为啥鲸鱼会搁浅?
[新闻链接]
4月19日上午,浙江宁波,一头约20米长的抹香鲸在浙江象山石浦海域搁浅。
鲸鱼搁浅后,当地派出5艘船进行救援。但由于鲸鱼个体太大,渔政执法船和渔船联合组织的第一轮脱浅计划宣告失败。在潮水上涨后,又组织第二轮施救……在20日早上5时20分左右,成功脱困的搁浅抹香鲸,终于回家了。
□蝌蚪君
鲸这种庞大而神奇的生物,生于大海、长于大海、落于大海。有人说“鲸落”是鲸最后拥抱大海的方式,“一鲸落,万物生”,鲸的尸体落入海底后可以提供原始能量来源,支撑其他庞大的生物类群的生存。
然而,并不是所有鲸都能归还于大海,它们有很多都搁浅在海滩上了。
在百度上搜索“鲸鱼搁浅”事件,你就会发现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不少,相关搜索结果能高达138万个左右,实在令人痛心。
为什么鲸鱼在茫茫大海中都没迷路,却总是容易搁浅呢?
频频搁浅
事出有因
关于鲸鱼搁浅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
○地形论
鲸鱼搁浅多发生于坡度平缓的海岸,因此,有学者认为鲸鱼搁浅可能与当地的海岸地形以及气象条件有关。他们认为在坡度平缓的海岸这里,鲸鱼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可能会失真,导致鲸鱼无法正确探测出深水的位置,因而迷途。
但有研究证明,坡度平缓的海岸并不会引起回声信号混乱,地形论缺乏证据。
○地磁论
阿根廷学者对1997年发生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岸的300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件进行分析,他认为,这些鲸鱼之所以搁浅,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当时,太阳黑子活动强烈,引起了地磁场异常,这很可能会干扰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使定位发生错误。
有科学家发现,不少发生鲸鱼搁浅的地方地磁场较弱,磁场异常的确可能使鲸鱼游动方向错误,导致搁浅。
○疾病论
动物学家曾在一群逆游的鲸鱼耳中发现了很多寄生虫,因此,他们认为可能是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遭到了耳内寄生虫的破坏,使其无法正常定位。
除此之外,对搁浅致死的鲸鱼尸体进行解剖,发现鲸鱼的器官出现了病变。
○声呐干扰论
这一观点认为,军舰的声呐和回声控制仪运行过程中所发出的声波和水下爆炸的噪音,都会使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发生紊乱,从而造成鲸鱼搁浅。
○向导论
有些人认为鲸鱼是社群性动物,进行觅食等活动时,通常会有某个成员当“领头鲸”,当它意外冲上海滩时,则可能会带着其它成员一同冲上海滩。
○摄食论
该观点认为,鲸鱼搁浅与其摄食习惯有关。当鱼或乌贼游到近海岸或在近海岸产卵时,鲸群也会随之而至,由于贪吃忘记了及时返回,导致退潮后搁浅。
○返祖论
返祖论认为,鲸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出现水陆两栖的中间类型,当其在水中遇到危险时会逃亡至陆地,并形成一种本能。鲸鱼搁浅可能是出于回陆地避险的本能。
○中毒论
有些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认为,环境污染才是鲸鱼搁浅的原因,污染物使鲸鱼中毒,进而失去正常行动能力,导致意外搁浅。
日本学者岩田久人在解剖搁浅致死的鲸鱼尸体时,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多来源于船底涂料)。这些物质很可能会对鲸鱼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使鲸鱼失去方向感。
此外,鲸鱼还可能会误吞不能消化的海洋垃圾(例如塑料袋),体内堆积的垃圾使它们痛苦挣扎,直至浅滩。
到目前为止,鲸搁浅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定论。但不得不承认,人类活动对鲸的生存影响极大。
搁浅的鲸为何容易死亡?
鲸明明是靠肺呼吸的哺乳动物,为何搁浅后会死亡呢?
我们先来了解鲸的呼吸方式。
鲸类的祖先大约在5300万年前重返海洋,在演化过程中,形态、生理结构等发生了某些适应性改变。鲸在深海潜水时,肺部会受到巨大压力,肺泡被压缩,气体进入大的气管中。因此,肺部很少或不进行气体交换,不储存空气。用肺呼吸的鲸由于长时间潜水,形成了低氧适应机制,其80%-90%的氧气储存于血液和肌肉中。当体内的氧耗尽时,它们会浮出水面,通过头上的鼻孔呼吸,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时它们会先呼出肺中的气体,因而产生水柱。
那么,鲸搁浅后为什么会死亡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鲸太庞大了。最大的鲸长达30多米,近190吨重。当它们在海洋中时,海水的浮力支撑其体重,一旦它们游到海滩搁浅,失去了海水的浮力,全身的重量就会集中于接触面,压迫骨骼和内脏,导致骨骼折断、内脏破裂,无法呼吸,最终死亡。
一些体重较小的鲸搁浅时可以挣扎存活较长的时间,这或许可以间接说明,体重是害死鲸鱼的一大原因。但若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它们仍会因为体重过大以及太阳暴晒下体温过高,致使器官衰竭、窒息或感染而死。
然而,若你发现海滩有鲸搁浅,在没有专业救援知识的情况下也不要随意去救援。一方面,暴力拖拽救援可能对鲸造成更大的伤害,另一方面,受惊的鲸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此外,死亡时间较长的鲸体内有微生物进行分解,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积聚可能会使尸体发生爆炸,其威力不容小觑。
如此庞大的生物又是如此脆弱。希望每一头鲸都能自由遨游于大海,生于大海,落于大海。 (来源 蝌蚪五线谱)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进口车厘子价格“腰斩”?别贪便宜,品质可能没那么好
-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川—鄂—沪”长江班轮首航
- 2024年7个假期天津累计接待游客7119.7万人次
- 假日期间各地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春节经济“热辣滚烫”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继续下行
- 诱导付费、自动扣费……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
- 第二期“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结业仪式在京举行
-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放缓了吗?
- 苏丹解除南苏丹原油出口的不可抗力
- 白菜变“金菜” 韩国紧急从中国进口求解困
- 山西汾酒集团原董事长离世 曾是国企改革闯将
- 阿联酋总统对普京表示:愿加强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
- 中缅边境最大口岸城市瑞丽:从通道经济下载“流量”转型产业经济
- 2024沈阳浑河岸交响音乐周启幕 民众沉浸式体验高品质艺术
- “新农人”用“新农具”致富
- 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是错误决定
- 2024年江西数字经济规模预计突破1.3万亿元
- 民航局:到“十四五”末 航空服务预计将覆盖全国91.6%的人口
- 全国100余所医药类职业院校学生同台竞技
- 法国巴黎在“2024年城市出行就绪指数”中排名世界第二
- 热门推荐
-
- 当我们越过焦虑这座大山
- 挑起百亿产业 重庆小面线下门店数量已超过8.4万家
- 今年前7个月欧盟非法入境逾11万人次 同比下降36%
- 医院院长收回扣超两亿!在阳台设计夹层藏钱
- “买汽车送北京牌照”? 小米回应
- 一架飞机在叙利亚霍姆斯附近从雷达上消失
- 吉林向“水韵江苏”发出“白山松水”冰雪之约
- 希腊闽商总商会举行换届典礼 陈千枝先生连任第二届会长
- 我国首个海上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完成首次原油外输
- 宁夏首单国家新CCER林业碳汇预售在隆德完成交易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县:“小火车”进果园 跑出致富“加速度”
- 业界呼吁:从应用端撬动万兆光网发展
- 酒仙集团郝鸿峰:2023年GMV破百亿,力争2024年GMV破150亿
- “中国青椒之乡”山西长子:“绿色小灯笼”绘就乡村丰收图
- 俄乌局势进展:俄向IAEA转达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区意见 日本追加禁止对俄出口种类
- 中新健康丨海内外专家、业界聚焦ADC赛道:机会多多 下一代ADC会超级“聪明”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推动和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将访问中东
- 欧盟向“大非洲之角”地区提供逾3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老头乐”退场,老人出行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