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做拉伸 让身体更强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健身。可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健身达人,往往都专注于运动本身,忽略了训练后的恢复。实际上,运动和训练对身体而言只是刺激的过程,恢复与再生才能真正强健体魄。
通常大家在运动后会通过休息让身体被动地恢复,而主动地做拉伸训练也是一种恢复身体的好方法。拉伸训练对关节活动度的即时效果是暂时性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维持其效果。拉伸训练主要分为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
静态拉伸要领:
1.让身体处于一个容易放松的姿势。
2.拉伸至感到中等不适的程度,或是具有强烈的拉伸感但不疼的程度。
3.每次保持拉伸 15—30秒,针对一个部位的拉伸时间累计需达到1分钟。
4.注意进行对称拉伸,如左腿和右腿、大腿前侧与后侧等。
注意事项:
1.如果感觉疼痛、放射性症状或感觉丧失,应降低拉伸强度。
2.对于活动度过大的关节,拉伸时应小心。
3.避免脊柱做出复合动作,如同时做出伸展和侧屈。
4.激活相关稳定肌以保护其他关节,避免不必要的运动。
动态拉伸要领:
1.每个动作重复5—10次,可以是原地或行进间拉伸。
2.如果可以的话,每次逐步增大动作幅度。
3.如果可以的话,每组逐步提高动作速度。
4.保持肌肉对动作的主动控制。
5.运动前的动态拉伸需尽量模拟运动专项技术动作。
注意事项:
1.拉伸幅度应循序渐进。
2.做动作时应保持专注,不要出现弹震式运动。
3.不要为了增大动作幅度而降低动作技术的质量。
对于不确定是否正确的拉伸动作,可寻求专业的帮助,找专业教练进行咨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东电公司移除核污染水排海隧道施工重型设备 排海工程即将完工
- 江西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出现积水 多地水库提前泄洪
-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开幕
- 广州发布规划拟推进272条城中村(行政村)改造
- “热血”涌动 浙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县市区全覆盖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5万列 “开足马力”为亚欧大陆注入新动力
- 厦门港再启国际邮轮航线 首发菲律宾苏比克
- 中新健康 | 长期服用褪黑素会产生副作用吗?专家解答
- 金观平: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影响力
- 2023浙江·台湾周温州专场:以融合发展创新共赢
- 《小敏家》《熟年》等热播电视剧原著作者伊北推出最新长篇《六姊妹》
- 784.1亿美元!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新高
- 中国11个省市汉字文物上海集中展出 带观众探寻中华民族文明之光
- 163列专列拉来漠河“旅游热”
- 广西崇左一加工车间发生闪爆 致1人死亡2人受伤
- 科技赋能 富民兴疆——让幸福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 海关总署发布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解读问答
- 汇丰行政总裁:中国拥有将新技术发展为世界领先产业的远见
- 宣威火腿:饮和食德
- 年纪轻轻身体扛“造”?受访青年直言这种错误观念最普遍
- 热门推荐
-
- 离职证明不是劳动者放弃权利的协议
- “格美”接下来会去哪儿?台风叠加汛情如何应对?
- 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09万亿元,增长9.4%
- 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美国洛杉矶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24人
- 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在京举行
- 俄外长:少数西方国家无权代表全人类说话
- 老年人宜静养还是多运动?
- “10元快剪”理发店专业化成趋势 7成顾客是年轻人
- 暴雨黄色预警: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乐马段SG5标段主线贯通
- 《中国珐华器》出版发行 20万字500幅图探寻珐华前世今生
- 日本一男子持猎枪与警方对峙 致包括两名警察在内共3人死亡
-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建材”
- 专家呼吁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公卫体系 实现早筛早治、规范管理
- 王宝强新片《八角笼中》首映 回归现实题材”冲破命运牢笼”
- 2023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3.5 同比增长3.0%
- 斐济群岛以南海域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550千米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 公园节日文创成游园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