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融入寒食、上巳习俗 一年祭祖时春光不可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清明时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因此得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其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提起清明节,人们总能想起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日,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先人,抒发对已故亲友的哀思和怀念。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是行清墓祭与踏青春游的好时节。”民俗专家刘孝昌说,在历史岁月的变迁中,清明节融入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才有了如今的清明节日。
缅怀祖先、宴饮游乐
清明融合了其他习俗
倘若在当下,向年轻人提起寒食节,估计鲜少有人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该节日曾在中华大地上延绵两千多年,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更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只因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已悄悄地融入了清明节。
“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的。”刘孝昌介绍,还有一种说法,寒食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称为‘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历史上,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因为两节时间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虽在当下寒食节鲜有人知,但人们约定俗成,不在清明节当日祭祖,而选在其前一两日扫墓,这也是寒食节习俗的痕迹。
除去寒食节,清明节还融入了上巳节的风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更是极为古老的、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这一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年轻的男女也可趁春光正好,出门游玩。文人雅士还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风雅的习俗。
“曲水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任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并赋诗一首。”刘孝昌说,成都望江楼旁,于清末年间所建的流杯池,就是上巳节文化的最好见证。“旧时在成都,上巳节还有祭祀薛涛的习俗。”
传说,平日里薛涛井里的水无法制出薛涛笺,只有上巳节这天,薛涛井水漂出来的笺纸才是桃红色。于是,便有了“农历三月三,薛涛芳魂返,素笺变彩笺”这一说法。
“子推饼”“子推燕”
有纪念介子推之意
因寒食节禁火,所以家家户户都吃冷食,才有了“寒食”之称。在清明时节,人们常吃的青团、馓子等节日食物,保留了“寒食”的风俗。
但除了青团,清明还有许多节令食物。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麯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在历史的演变中,枣糕成为了清明节的时令美食。而枣糕又叫“子推饼”,旧时北方地区的人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此外,还有一种与枣糕相似的清明节美食,称之为“子推燕”。子推燕是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山西至今仍保留着清明节制作子推馍的美食传统,其外形非常别致,看上去就像是盛装打扮的馒头。从名字来看,子推馍和子推燕皆有纪念介子推之意。
据刘孝昌描述,西南一隅的蜀地也有独特的清明食俗——欢喜团。“昔日,成都每当清明前后几日,都有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卖欢喜团啊’,顷刻间一群娃娃围在担子面前。”刘孝昌说,欢喜团制作简单,先将糯米蒸熟,晾干后弄散成粒,再炒至膨松,蘸取麦芽糖搓成汤圆大小的圆团,外面贴几颗染成红绿颜色的米花,分别将三五个圆团用红线穿起来,即成欢喜团。
“欢喜团深受娃娃们喜欢,一人买一串,吃得眉开眼笑。”刘孝昌说,过了清明后不久,卖欢喜团的小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对娃娃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不妨在春光中,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百色乐业突发山火 武警官兵紧急驰援
- 专家学者安徽共研中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新路径
- 2024夏秋航季东航在广东多座机场新增及加密航线
- 自首后,特朗普狂揽710万美元竞选资金
- 北京舞蹈学院与15家院团签署协议 《相和歌》等70部精品将登更多舞台
- 中国人怎么吃最健康?疾控专家详解新版“膳食指南”
- “好奶牛”如何产出好牛奶?一起探秘兵团牧场
- 广东梅州本轮强降雨以来接警420起 营救群众1869人
- 国家能源局:提升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 《万里千寻》获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片”
- 春季是“长高黄金期”,这样做帮助孩子科学长高
- 吉林面向全球发布“长白天下雪”冬季文旅品牌
- 福建三明:治水保安澜 兴水润民生
- 讲述逐梦故事 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播出
- 海南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入驻商家超16万家
- 新疆喀什市万亩海水稻开始播种育秧
- 新型旅游方式火了!“城市漫步”受追捧 消费选择需谨慎
- 故宫博物院发布对外文化交流成果 近十年组织赴外及港澳台地区文物展览46次
- “古董”CCD相机翻红 当心改装陷阱
- 一次旅程游遍东北全貌 重庆“全景东北”旅游专列开行
- 热门推荐
-
- 高星:中国考古未来将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显神通等发展趋势
- 海口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 云南沿边产业转移紧抓中国-东盟合作机遇
- 聚焦金融普惠和科创转型 第十七届上海“金洽会”启动
- 《满江红》研讨会在京举行:类型融合打造成功典范
- 2022年中国电视剧:呼应时代之所需 反映人民之所呼
- 周传雄睽违8载归来 新歌记录心中的“念念不忘”
-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也门冲突各方已承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停火
- 国际最新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 极寒天气点外卖 九成受访者支持平台延长配送时间
- 淡水河谷启动大瓦尔任1号项目湿式选矿作业
- 当古老文明遇到前沿科技
- 你的学费国家帮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多地开始受理
- 中国民航局:密切关注国际民航事故调查进度 坚决确保航空安全
- 新疆尉犁:160万亩罗布麻迎盛花期 沙漠边缘现“粉色花海”
- 舞剧《千手观音》首次复排 张继钢呈现“中式浪漫”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阳隅苹果”丰收 外省客商满果园
- 文化热、科技热、体育热,夏日文旅经济“火热” 新消费强劲
- 全民享阅读 北京国际图书节为服贸会筑起书香“风景线”
- 巴西央行计划于2024年底全面启用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