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容” 群众就医将更方便
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循序渐进积极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
据悉,此次指导意见是继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年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和2018年两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后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专家表示,作为我国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基层老年群体等方面至关重要。
政策
目标明确 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
指导意见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指导意见明确要将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脱贫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作为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同时,结合签约居民基本健康情况,通过面对面、电话、社交软件、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密切签约双方关系,增加互信互动,发展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在增加服务供给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家庭医生既可以是全科医生,又可以是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鼓励各类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不同形式的签约服务,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签约服务。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签约服务费、医保报销、服务项目、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做好政策引导支持,为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创造条件,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健康需求。各地应对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予以支持。
在丰富服务内容方面,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区域优质卫生资源,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应将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可给予家庭医生部分预留床位,方便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保障合理用药、开展上门服务、优化转诊服务、加强中医药服务和形成有序就医秩序等具体举措。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强化属地责任,结合实际及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多种社会资源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签约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签约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各地
成效明显 促进签约覆盖面逐步扩大
自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开展以来,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供上门服务、长期处方、延期处方、转诊绿色通道、家庭病床服务及医保报销优惠等举措,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签约居民获得实惠。
在浙江,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稳步扩大,签约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签约服务内涵逐步深化。数据显示,浙江全省家庭医生数量从2015年的2.3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2.7万人,签约服务人数从2015年的901.5万人增加到2020年2284.3万人,老年人等十类重点人员签约覆盖率达到83.64%。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杭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市基层卫生协会副会长马方勇表示,杭州有4200名家庭医生,近1000万常住人口已有304万人签约,签约率超过了30%。“国家要求每万人至少配备4名家庭签约医生,杭州已超过这个标准要求。”马方勇说。
截至目前,广东省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2.9%。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92.7%,接受过签约服务的居民愿意在协议期满续约达94%。
而在推进家庭医生高质量发展方面,多地也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在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提高签约服务水平等方面做出努力。
比如,北京市卫健委近日印发的《2022年北京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提出,将引导二级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加入家庭医生队伍,各区至少选择2家非公医疗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在确保签约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常住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签约居民就诊原则上应由家庭医生接诊,强化健康评估和健康咨询服务,全方位掌握签约居民健康状况。落实好签约老年人“1+1”医保优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转诊等政策,引导签约居民逐步形成基层首诊的就医习惯。此外,大力推进智慧家医,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随访、健康信息数据查询等线上服务,改善签约服务体验。
同时,上海近日制定的《2022年上海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也提出,将持续推进“1+1+1”组合签约,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渠道,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间、社区事务中心、养老机构、校园、企业楼宇等签约渠道全覆盖。同时,拓展市级家庭医生在线签约服务平台功能。结合“功能社区”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将签约服务覆盖更多的在职、在校群体,进一步推动就医下沉。印发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工作规范,推动家庭医生签约覆盖更多家庭。
答疑解惑〉〉〉
1 为何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举措。
2 如何与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同时,居民或家庭还可以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3 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实惠?
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同时,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医生对签约患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服务,它是我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也被称作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患者说
“如今,身体如有不适就会马上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自己这几年能挺过几次要命的大病,家庭医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外,平时有什么健康问题也可向家庭医生咨询,因为是我的家庭医生,所以我身体出了什么问题都会请他给一些宝贵意见。”
●医生说
“一些小毛病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大问题、比较急的,就直接联系大医院走绿色通道解决。患者在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了,再回到社区医院做康复治疗。对于我的病号,半夜打电话给我都是没有问题的。作为家庭医生,我会对病人做到细心、耐心。”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南(郑州)-东盟(越南)农产品出口专列首发
- 中新健康|55名四川凉山先心病患儿在云南接受免费救治
- 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来了 京津冀等地高温将短暂减弱
- 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新线,有重要进展
- 开局良好、成绩亮眼 我国工业发展成色足
- 外交部:再次敦促菲方停止在海上滋事挑衅 尽快拖走非法“坐滩”军舰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生枪击事件 一名警察身亡
- 泰国曼谷高架桥倒塌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
- 官司缠身的特朗普呼吁罢免所有调查他的高级官员
- 国家统计局: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将会继续得到改善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闽都现代化观察:传统与未来碰撞交融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巴里坤县打造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439.5万亿元 同比增7.3%
- 美媒测算:特朗普已获至少270张选举人票
- 湖北新出土青铜编钟等礼器 墓主人为“曾侯宝”
- 以文物实证历史!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发布
- 垃圾场变身光储电站
- 公厕扫码取纸,岂能让人“急上加急”
- 北京科技攻关团队聚焦灾后应急解决方案
- 土耳其一天发生两次7.8级地震
- 热门推荐
-
- 南京女孩还原明代“百姓款”马面裙
- 联合国报告指2024年海地帮派暴力造成5600余人死亡
- 打好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
- 俄安全局:挫败乌克兰劫持俄空天军直升机的图谋
- 市场监管总局:8月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稳中有进
- 五部门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
- 上半年中国新增个体工商户逾一千万户
- 青海格尔木警方抓获一名红通逃犯 系涉境外诈骗集团头号“金主”
- 内地和香港电影人双向奔赴:冀发挥各自所长拍出更多好作品
- (乡村行 看振兴)“金溪归来不看村” :返乡青年为古村注入新活力
- 广西退役军人的创业“菇事”:产品远销东南亚
- (国际观察)法国政局难以企稳 新总理仍需直面议会“煎熬”
- (新春走基层)上海商家龙年春节主题美陈多姿多彩
- 海峡两岸(漳州·白礁)保生大帝文化节启幕
- 2024站酷设计周开幕,百大设计榜揭晓年度“好设计”
- “无痛爬山”背后是努力消除痛点的精细化服务
- 宁夏贺兰山东麓启动“民宿+葡萄酒”联合定制计划
- “歌从黄河来”《黄河大合唱》展演活动在壶口瀑布“唱响”
- (经济观察)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新” 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 中国航空货运量规模达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