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新” 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中新社上海1月18日电(高志苗)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正在募集资金,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结束募集获准成立……近日,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发布产品,密集“上新”看好中国A股市场长期机遇。
作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基金有诸多“上新”计划。近日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范华告诉中新社记者,2025年除了推出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外,还会推出短债、多资产、消费和科技类等产品。“贝莱德中国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遇,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
范华表示,中国始终是贝莱德的战略重点。从最初的代表处起步,贝莱德在中国的业务已逐步扩展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私募、理财公司和公募基金。2024年,贝莱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平台建设。目前,贝莱德基金公募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一个小“里程碑”。
除产品“上新”看好中国A股市场外,外资机构也通过“真金白银”买入中国资产。有媒体报道称,高盛近日发布的一份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在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8日的一个月内,中国股票基金获得16.07亿美元净流入。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2025年投资展望中也表达了对中国A股市场的乐观预期。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席投资主管聂毅翔认为,中国A股估值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对比都处于较具吸引力的水平,加上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仍然显著低配,以及与全球其它资产的低相关性,预计2025年海外资金将回流中国市场,增加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
聂毅翔表示,政策方面,从2024年一系列刺激措施的出台以及2024年12月两项重要会议对经济的布局及政策取向,看到部分超出市场预期的表述,凸显政策制定者对于支持经济增长的决心,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从长期投资价值和现阶段市场估值等角度来说,中国股票是个“洼地”。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表示,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现在是24倍,而中证A5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是12倍。他认为,只要有足够力度以及持续性的政策落地,短期或者长期的资金都会持续进入中国市场。
谈及具体板块,聂毅翔关注受政策扶持的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和内需两大方向。他认为,中国的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在全球具有领先竞争力。另外,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向上的趋势下,中国消费需求将有显著提升空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台湾嘉义庙会活动发生爆炸 28人受伤送医
- 甘肃白银:创排“红色剧场课堂”“景教”相融寓教于乐
- 聚焦新市民、年轻人,多地出台公积金新政
- 韩国最大在野党以涉嫌“内乱罪”检举国务总理韩德洙
- 多米尼加首都附近发生大规模爆炸 至少12人死65人伤
- “酸儿辣女”不靠谱 专家:偏爱酸辣属正常妊娠反应
- 四川乡村产业带头人詹本宣:农文旅激活春风村“一池春水”
- 浙江试点政务服务虚拟窗口 29个事项实现“就近办”
- 昆明晋宁森林火灾持续扑救中 火势趋向平稳
- “飞机医生”的暑运:在“看不见的角落”护航飞行安全
- 系统研究称:中国糖尿病风险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 南京夫子庙灯会重点日期间地铁越站行驶
- 德媒:德国北约基地谨慎解除安全警报
- 武汉天河机场迈入双航站楼运行时代
- 端午档11部新电影没能跑出一匹黑马——轻松欢乐的喜剧片仍是观众过节首选
- 特朗普谈2024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不是他就单干?
- 《甜甜的陷阱》开机 谢彬彬张淼怡演绎“美味”情缘
- 近八百年历史的潮州大吴泥塑焕新彩
- 山海作伴步履不停 浙江铁路人将守护书写在毫厘之间
- 热门推荐
-
- 《2024中国·AI盛典》启动 部分节目亮相拉满期待
- 奶制品下跌 水果稳中微涨
- 山东威海:锂电池等“新三样”俏销海外
-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 涉嫌寻衅滋事 网络主播“张美丽”被警方逮捕
- 美财政部宣布对俄一船舶管理公司以及多个石油交易商实施制裁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联合公报是“护栏” 遏制“台独”是最紧迫任务
- 用心完成每一次检验
- 珠海机场与山东航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山东枣庄以石榴为媒 发力“石榴+”产业迈向百亿级
- 司法部发布第二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 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四川57047人提前转移避险
- 山西人才改革“成绩单”:新增技能人才21.3万人
- 以国货潮品促时尚消费 申城打造“上海时尚出品”IP
- 健康体态通过四个维度综合判读
- 吉林“乡BA”总决赛落幕 乡村文体活动方兴未艾
- 游戏陪玩鱼龙混杂,学生群体应警惕被骗
- 川渝携手成立两大临床医疗研究联盟 涵盖两地75家医疗机构
- 政法机关整治医美行业乱象 推动“颜值经济”健康发展
- 湖北作家刘富道:丰富知音文化载体 凝聚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