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鸿蒙离目标还有多远
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实习生 陈磊
近期,全球行业分析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华为鸿蒙系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份额达到8%,全球市场份额为2%。鸿蒙系统成为继安卓和苹果iOS之后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2019年发布Harmony OS,经过近四年时间,鸿蒙系统如何和iOS系统以及安卓系统一争高下?
3.3亿台华为设备搭载
据了解,华为自2012年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并于2019年8月正式发布鸿蒙系统。此后历经多次系统更新,逐渐应用于华为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手表、智能座舱等产品。
华为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设备数量已达3.3亿台,运行该系统上的元服务数量已超过5万,鸿蒙智联合作伙伴超过2300家。
智能技术的研发突破,在鸿蒙操作系统攻城略地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截至2022年底,鸿蒙生态开发者已超过200万。
此次Counterpoint发布数据,适逢鸿蒙应用开发官网推出全新的HarmonyOS 3.1 Release版本。5月15日HarmonyOS 3.1从Beta2更新到Release版本,增加了ArkTS服务卡片开发、分包加载等能力,全面支持基于API 9的应用开发。
可能突破生死线吗?
论绝对数量,鸿蒙表现尚可。记者注意到,在去年7月的华为新品发布活动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就表示,搭载HarmonyOS 2的华为设备已突破3亿台。
不过,Counterpoint的最新报告显示,鸿蒙系统全球市场份额仅占2%,而传统巨头安卓和iOS仍占有78%和20%。显然,鸿蒙的国际市场表现不如国内亮眼。
外界对于鸿蒙系统不是没有担忧。虽然呈现上涨态势,但不论国内市场的8%,还是全球的2%,距离此前华为设定的16%市场目标都相差甚远。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对媒体表示,操作系统基本的生存底线是16%的市场份额。每年业绩发布时,“16%”也成为了坊间评价鸿蒙系统市场表现和发展前景的标尺。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华为在中国区的出货量逆势增长41%,市场份额攀升至9.2%,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唯一获得大幅增长的品牌。同时,在品牌力上面,华为领先小米、OPPO和vivo这几家,这是目前最大的优势。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
- 500余件/组实物和历史文献回溯新中国的设计记忆
- 不止“尔滨”,黑龙江今冬花式“宠且”玩法上新
- 人每天只需睡两小时?伪科普应休矣
- 广东今年已有超50万青年入县下乡
- 上海连续第七年发布行动方案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尹锡悦和李在明就韩国医改必要性达成共识,商定常见面
- 【冰雪春天】吉林各地“冰雪总动员”抢占“春节档”
- 宁夏银川:12.6万移民劳动力实现就业 同比增长12.5%
- 股金分红让村民过肥年 浙江嵊泗“共富工坊”发224万红包
- 河南遭遇严重“烂场雨” 实地探访小麦抢收现场
- 1-8月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 山西借“数字化”向亚美尼亚民众展示晋国青铜艺术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接踵而至将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 中国最深超大直径盾构工作井建成
- 开工季差旅用车快速恢复 滴滴如何保障服务
- 99家入列!文旅部公布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 深挖资源潜能 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 巴西失事客机遇难人数更新为61人 坠机原因待查
- “电影中国”第二届儿童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举行
- 热门推荐
-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女性占西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9%
- 吉林市开放东西团山两处遗址 展现神秘历史
- 《高原文化研究》首发仪式在西宁举行
- (新春走基层)应对冰冻雨雪天气 武铁加开始发客车提升运力
- 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出口非洲最大铁路货车订单首批车辆交付
- “数字+”解锁新场景 为实体经济插上智慧翅膀
- 青海实现生态监测全覆盖
- 剑瓷文化助力国风新表达 《剑来》动画大结局点映礼举办
- 赛努奇博物馆藏中国绘画大师真迹在上海展出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生产过程不允许添加防腐剂
- “定向”为民营企业纾困:辽宁省4部门联手推出服务制度
- 亚美尼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 广西百色首票进口越南百香果从龙邦口岸通关
- 保供电、保生产、送清凉 各地多点发力战高温保民生
- “双碳”目标下煤炭大省如何走好转型路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县域观察:“公园乡村”何以“云”上来?
- 范思哲香水:找回属于你的“棱角”
- 从越南跑到俄罗斯,外贸人今年春节前怎么“抢订单”?
- 聚焦科幻研究现状与未来 青年学者与业内专家交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