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张文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围绕医疗、科研、产业、教育、文化、国际合作等中医药发展重点领域,《规划》部署了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以及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
做强龙头中医医院 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
在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方面,《规划》指出,一方面做强龙头中医医院。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另一方面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规范科室设置,推进执行建设标准,补齐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短板,优化就医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
到2025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
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方面,《规划》提到,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开展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围绕儿童、老年人、慢病管理等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中医药服务,落实签约团队中医药人员配置,提高中医药签约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强化医防融合,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到2025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
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规划》还特别提到,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从完善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强化中医药应急救治支撑保障三方面促进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中,研究纳入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及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强中医救治能力建设等相关内容,推动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不含中医专科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感染性疾病、急诊、重症、呼吸、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中医药应急救治支撑保障。加强中医药应急科研平台建设,合理布局生物安全三级水平实验室。加大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人才库,提高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和重症救治能力。完善中药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机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从组织管理到专家组成、技术方案等方面均有中医药相关人员和内容,确保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并发挥作用,实现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组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专家委员会及省级中医应急医疗专家组,在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提供中医救治指导。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促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引入外籍调解员“以外调外”
- 企业将离职员工列入“黑名单”被判赔偿
- 前8月湖南对欧盟(27国)工程机械出口额增长近一倍
- 经营韧性提升,我爱我家2024年前三季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 中新真探:烂水果没坏的部分能吃吗?
- 海南举办“土地超市”推介会 “货品”由“地块”拓展至“海块”
- 两岸信众福州共祭白马王 传承千年信俗文化
- 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暂停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地区分发粮食
- 北京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扩大制度型开放
- 小雪花有大潜力
- 欧洲学者:中国对环保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令人敬佩丨世界观
- 公共文化服务要更接地气
-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成都竣工 预计12月投运
- 透视经济半年报:GDP增速符合预期 消费外贸“内外兼修”
- 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 促就业保用工 广西“春风行动”拟提供岗位300万个
- 《黄埔军校史(1924-1927)》出版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 积极管理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
- “外卷”:新能源的必然选择
- 中国文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开启征稿
- 热门推荐
-
- 青藏高原人群5100年来如何演化?古DNA最新研究系统揭秘
- 浙江进入汛期 预计4—9月气象灾害偏重
- 2023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 聚焦“创新、融合、共赢”
- 广东顺德“鹭鸟天堂”扩容至百公顷 打造湿地公园
- 洛阳多元助企 民营经济贡献62.3%地区生产总值
- 中新真探:反季节果蔬会使用很多农药,吃了有害健康?
- 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枪击 6人中弹包括2名儿童
- 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
- 大雪 | 围炉煮茶闻暖香,且喜人间好时节
- 莱比锡孔子学院执行院长田亚明:中文教育在德国还有很大需求
- 外媒:约旦首相哈苏奈提交辞呈
- 院士谈科普教育:来去皆在生活
- 北约同意取消对乌克兰的“成员国行动计划”要求
- 以总理称只会在实现所有目标后结束战争
- 俄乌再次交换在押人员 超200人获释
- 满屏皆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2023年下半年精品节目片单发布
- 印尼连续54个月贸易顺差
- 泉州:一座让人生活在文化遗产里的城市
- 云南西双版纳:打洛边检站开通绿色通道 帮助重伤旅客就医
- 这个山东小城,何以发展航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