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受访者运动不足 科学健身多受益少受伤
数据显示,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体国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3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大型赛事点燃全民健身热情,现代人的健身体验丰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现象与新问题。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平台发起《健身运动,让你受益还是受伤》主题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多方面了解市民的健身体验,并邀请专家阐述科学健身理念。
2000公里,是他的“小目标”
王维是一名特警队员。每一年,他都会设定新的目标,通过努力带来改变与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维特别喜欢长跑锻炼,这既是他的日常训练内容,也是业余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来源。他一开始跑步的目标和很多人相似,都是为了减肥、减重,同时也考虑到工作需要,必须致力于加强体能训练。2020年下半年,他才开始以认真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跑步。很快,他从跑三公里都要咬牙坚持,到能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半程马拉松。在跑步能力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他也感受到长跑和马拉松运动的独特魅力。
王维想要继续奋进,执著竞速,积累跑量,突破配速。2021年,他给自己的规划是要跑满1500公里,到去年年底,他不仅超过了最初的目标,还越过了1600公里大关。“很开心实现了突破,今年对自己也有了新的期许与更高的追求——我希望今年能跑够2000公里。跑步磨炼了我的意志品质,锤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为我的日常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帮助。把这种认真刻苦的劲头带到工作中,使我面对困境、风险与挑战时能够时刻保持不服输的拼劲与坚强的信念。希望2022年,我能再接再厉,成功达标!”
发现:四成受访者运动不足
近九成受访者坚定支持“全民健身”理念,不过只有六成(61.64%)受访者能够做到积极响应、长期坚持,27.67%的受访者虽赞同健身是好事,但响应号召的动力不足;约一成受访者对此无感或者持反对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每人每周至少应积累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走路是典型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大强度运动(跑步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大强度运动)。受访者的运动量是否能达到这一标准?
图1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缺少运动,高收入国家的成年人“最不活跃”。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更高。在本次调查中,约四成人运动量没有达到最低日常运动限额,这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健康风险。
警惕:竞技体育不等于健身
在对健身运动的界定标准方面,72.05%的受访者认为健身房等专业健身场馆提供的专业训练才是健身,各有六成多受访者认为太极、跳舞、瑜伽等休闲运动或者跑步、打球等运动量较大项目属于健身,四成左右受访者觉得平时爬楼梯、散步或者活动一下让身体出汗等都能算是健身。
值得注意的是,近五成(47.95%)受访者将竞技体育或者以竞技为目的高强度运动视为“有效健身”,这显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竞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要突破普通人的身体极限;而对于健身人群来说,“超极限”其实并不可取,让身体动起来,向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前进,才是主要目标。
15年健身经历,坚持就有收获
宋女士身材瘦削,受健康问题困扰,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尝试健身了。2008年,在同学的推荐下,宋女士办理了健身房年卡,此后从未间断训练。十几年来,曾经兴致勃勃与她结伴的同学、同事大多没能坚持至今。
宋女士热爱健身、风雨不误。每周,她最少会上四次训练课,其中一次是舞蹈课,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保证身体灵活性,享受艺术与美;两到三节力量课,锻炼爆发力,有学员用智能手表监测,一节课消耗热量约700卡;一到两节综合有氧课,是比较枯燥的高强度训练。因为身体基数小,她不会增加很多有氧训练,而更喜欢抽空上踏板课,“高阶踏板又锻炼身体、又训练头脑,但是非常有趣味性,喜欢踏板课的人会深度沉迷,从中获得成就感”。她说,健身带给人最大的好处,未必是外形上有多么明显的改变,而是心情和情绪的改善。健身让人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完全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达到忘我解压的理想状态。
目标:为健康改变生活方式
近七成受访者可以负担去健身房或其他专业场馆健身的日常开支,约三成受访者表示不愿意支付健身开支;近八成受访者有过健身经验,两成多受访者缺乏健身经验;但在有健身经验的人群中,又有两成多人没能长期坚持,七成多能够坚持超过半年。
在“为什么而健身”的问题上,健身者的回答集中在——
图2
相较而言,只有三成(31.33%)受访者是出于改变生活方式的目的而去健身的。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大众健身指导教研室副主任肖来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普遍缺少稳定的健身习惯,缺乏长远、科学的健身规划,相反却有着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这就导致很多人生病、发胖、身体机能老化后才忙着投入健身。把健身作为一种应对问题的临时措施,会导致一部分人对自身身体素质缺乏了解,盲目跟风斗勇,大大增加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而很多中老年人由于知识匮乏、准备不足,又惯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不仅做不到科学健身,还会不断犯错,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往往让健身变成“伤身”。肖来鹏副主任建议:大家要把健身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让它长期陪伴着你,健康的体魄就不会离你而去。
现象:热身和伤病易被忽略
在健身人群中,58.67%的人在运动前坚持进行热身活动,三成人偶尔热身,11.33%的人几乎不进行任何热身活动;对于健身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可能带来运动损伤,是否有针对性地训练了相应肌肉群等问题,半数人表示了解不多,近三成人比较了解,而完全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各占一成。
受访者认为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
图3
一旦遭遇运动伤害,34.29%的人会去就医或接受康复治疗,65.71%的人不选择就医。如果只是身体不适或者轻微伤痛,三成受访者会自己冷敷或者热敷,两成受访者会选择使用家用按摩仪按摩或者再观察一段时间。
在健身活动中,受访者发现自己和身边亲友最常遇到的问题包括:无法长期坚持、机构跑路带来经济损失、成效不明显等。也有两成多受访者表示,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专家分析:科学健身引领美好生活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大众健身指导教研室副主任肖来鹏分析指出:目前,在大众健身领域主要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
在主观方面,人们尚未清醒地意识到健身并非医疗手段,而是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手段。只有长期坚持科学的健身活动,形成稳定的习惯,成为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如果过度追求运动的成绩和结果,导致人体超负荷运动,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客观方面,有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不同人群之间的健身氛围差异较大。目前健身积极性高的群体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群体往往是被动锻炼,缺少参与运动的主动性。事实上,人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第二,商业健身行业有待规范,部分商家过分追求商业利益,从业人员缺乏行业标准认证,市场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种种不当商业行为导致健身人群和健身机构之间难以构成信任关系。第三,大众健身活动想要全面提升品质,不仅要升级硬件设备,也需要进一步做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肖来鹏副主任最后强调:“推广科学健身理念、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人们参与健身的内在驱动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健身是一种符合个人需求也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生活方式,从而化被动为主动,更加积极和活跃地参与健身活动,让自己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张译丹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曲靖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民众乐享智慧健康生活
- “城市美容师”马丽:扎根环卫十余载,每天从零开始
- 白族青年歌手小阿鹏:坚持传承民族音乐
- (走进中国乡村)“龙舟故里”湖南汨罗龙舟俏 加速“划进”海外市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物项出口管制政策应询答记者问
- 苏林当选越南国家主席
- 长三角低空繁忙 打“飞的”出行成现实
- 多国外长在沙特就叙利亚问题举行会谈
- 数智引领 京东云立体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 农业农村部透露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
- 上海第30届电影评论学会奖揭晓 《爱情神话》等荣膺“年度十佳”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四库全书》这部巨著有着怎样的迁徙之旅?一起寻访藏书阁
- 投洽会观察:RCEP成果丰硕 成员有望增加
- 国家大剧院8首曲目免费限时开放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 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暴雨、沙尘暴三预警齐发
- 一组数据看同江铁路口岸中欧班列开行一周年“成绩单”
-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 沙县小吃“出海”势头旺
- 热门推荐
-
- 美国洛杉矶一房屋发生火灾致3死2伤 64岁男子被拘留
- 小份菜受欢迎
- 第四届消博会4月将启 逾3000个品牌参展
- 日本大型发动机公司涉嫌篡改数据 国土交通省介入调查
- 突尼斯总统表示坚定地希望恢复和叙利亚关系
- 上合组织秘书长称将北约同上合比较是错误的 中方回应
- 河南前10个月出口电动汽车同比增长超七成
- 去年12月中国70城新房价格延续调整 成都、上海、西安等地房价坚挺
- 海内外代表汇聚山东潍坊 共享电子商务发展新机遇
- 海南省林业局启动海南长臂猿IP形象设计项目
- 10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20元 下调29个基点
- 甘肃成县:清晨拨响金“蒜”盘 农户勤赚“春天钱”
- 浦东机场“从善如流”,只是纠错第一步
- 外媒:胡塞武装称在亚丁湾4次袭击以美船只
- 旅游企业业绩大翻身:多家上半年扭亏为盈
- 2024年是保加利亚自193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 王雄飞“月中霜里”岩彩作品展启幕
- 苏轼主题文物展2月1日起在海南面向公众开放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
- 大学生被冰锥砸中身亡 谁该为冰锥伤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