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干等于吃糖?看看你对葡萄干的误解有多深
有人不解,为什么许多健康饮食推荐食谱中会推荐食用葡萄干,特别是黑葡萄干呢?跟这类疑问相对应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葡萄干不就是糖么?它有什么营养价值?经过干燥之后,它还有抗氧化活性么?
的确,葡萄干中含有大量糖分,因为它浓缩了葡萄里的糖。但是,葡萄干 ≠ 糖。
葡萄干属于水果干,水果干就是指将水果干制,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未添加任何糖分、脂肪的产品。其实,干燥处理虽然会损失维生素C,但不会损失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除去水分之后,水果中的钾、镁、铁等矿物质、低聚糖、果胶和纤维素等成分,以及大部分抗氧化成分,都被浓缩了。作为水果干的优秀代表,是时候科普一下有关葡萄干的诸多健康真相了!
葡萄干的健康真相之一:
是抗氧化物质、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来源
葡萄本身富含多酚类物质,在干制的过程中有部分损失,但大部分仍能保留在葡萄干当中。因为我们平常吃新鲜葡萄时通常会吐掉葡萄皮,而葡萄干都是带皮吃的,所以吃葡萄干能够得到果皮中的营养,包括皮里的大量果胶和纤维素,以及多酚类抗氧化成分。
有研究发现,在常见水果干中,葡萄干中的多酚类含量是最高的一档。按重量来比较,超过黑李干和杏干,更超过大部分新鲜水果。一般来说,多酚类物质含量越高,抗氧化作用越强。
葡萄干中的钾含量相当丰富,一个成年人每天的钾参考摄入量是2000毫克,吃一小把25克的葡萄干,就能供应超过180毫克的钾,作为一种少量吃的零食,这就很优秀了。
连皮吃的葡萄干也是膳食纤维的好来源。100克葡萄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是3.3-4.5克,是精白大米的6-9 倍。在制作葡萄干的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蔗糖和果糖会形成低聚果糖,最高可达 8%。低聚果糖是甜味的,人体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它,但可以在大肠中发酵,属于能调整肠道菌群的益生元,算是广义的膳食纤维。
理论上来说,和浅色葡萄干相比,红色、黑色等深色的葡萄干会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质,因为深色葡萄干中还保留了一部分花青素(能看到黑色,就说明花青素大部分并未损失,否则它就褪色了),另外深色葡萄干中也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铁元素含量。
葡萄干的健康真相之二:
属于中GI食物,不伤血糖
葡萄干本身是一种中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用葡萄干替代部分米饭等主食,并不造成血糖的更多上升。有研究发现,和每周喝3次果汁相比,每周吃3次葡萄干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是相关联的。
有研究者让超重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每天3次在餐前吃一包28克的深色葡萄干(总量84克,约含270kcal热量),替换传统零食(如饼干曲奇等,含300kcal热量)。在12周后,两组受试者的胰岛素水平无差异,但葡萄干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显著降低了,说明胰岛素敏感性提升了。对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空腹血糖也有降低趋势。
在针对健康人进行的实验中也发现,用含25克碳水化合物的葡萄干来替代一半白米饭,餐后血糖反应并没有上升,峰值血糖浓度和血糖波动幅度都和米饭相当。
葡萄干的健康真相之三:
有利于血压和血脂
因为葡萄干是钾、镁和多种抗氧化成分的良好来源,也富含低聚糖和果胶,所以适量食用有利于心脏健康。调查发现,每周吃至少160克的葡萄干,高血压的风险显著下降。
又有研究表明,用葡萄干替代饼干、蛋糕等零食点心,更有利于控制血压。
葡萄干的健康真相之四:
合理食用并不会导致肥胖
有调查发现,每日摄入超过20克混合水果干的人群,和摄入水果干较少者相比,热量摄入更高,平均体重、BMI及腰围却显著较低。在消除各种混杂因素后发现,摄入较多水果干的人,和不吃水果干的人相比,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比较高,膳食纤维比较丰富,而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的人数及比例会更低。
额外摄入水果干之后,热量高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高了,为什么却反而不容易发胖呢?
这可能是因为吃了甜味的水果干之后,就不再想吃饼干、甜点等零食了,而水果干和这些食品相比,营养素密度更高,健康成分也更多。就像调查发现,适量吃坚果的人和不吃坚果的人相比并不会更胖一样。
葡萄干的健康真相之五:
不像甜食那样有害牙齿
牙科研究发现,在正常刷牙漱口的前提下,每天吃一把葡萄干并不像吃甜食那样损害牙齿。
葡萄干中含蔗糖非常少,果糖和葡萄糖在牙齿表面附着时间短,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还略有抗菌效力,所以吃葡萄干后牙齿表面的pH值下降不多,达不到损害牙釉质的程度。
当然,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合理份额,若贪吃过多的水果干,而且不替代其他碳水食物,或者其他食物吃得少,只吃大量葡萄干,那也一样是不利于营养平衡的,一样会发胖或伤害健康的。
那么,到底吃多少葡萄干比较好呢?按照文献中的数量,每周吃160克就有健康效应,平均每天是23克。如果水果能吃够每天200克,那么就可以按23-25克的量来摄入葡萄干;如果日常吃水果比较少,则可以再增加一些葡萄干摄入,吃到30-40克。当然,这个数量里也可以包括其他水果干,还不仅仅是葡萄干,枣、杏干、无花果干、蓝莓干、柿饼、枸杞干等也要包括在内。
文/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车相撞 致3人遇难 多人受伤
- 每天售出200万本!图书市场搭上抖音电商“快车”
- 两岸脑血管病暨神经病学研讨会:专家呼吁越早识别、干预,术后康复越好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环向场线圈交付仪式举行
- 分拣装卸快递一周仅到手100多元 记者调查暑期工用工乱象
- 美国一票否决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中方表示失望
- 王庆国:巧治胃病防癌变
- 中俄海警舰艇编队抵达北冰洋
- 韩议员赴日本考察排污入海计划 在东电吃“闭门羹”
- “洋面孔”讲上海故事:我在上历博做导览员 | 老外讲故事·中华文化圈粉记⑤
- 广东佛山首次推出沉浸式自然教育 融入传统岭南文化
- 黄仁勋:企业数据是企业使用生成式AI的关键
- 中国—东盟以戏剧为媒 促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 记者走进西藏粮仓拉孜县 青稞产业数字化首次赋能春耕
- 央行开展3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图说】:牢筑防控网守住健康线 这些细节要注意!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新技术 将秸秆转化为食品增稠剂
- 脑卒中治疗新进展:北京天坛医院研究显示取栓前脑细胞保护可进一步减残
- 北方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 江南华南将有降雨过程
- (第六届进博会)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
- 热门推荐
-
- 如何让摄影成为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严明用作品解读
- 黑龙江: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已承兑8427.71万元
- 四川乐山金口河发生高位山体塌方已造成14人遇难
- 好戏连台为浦东“庆生” 2024浦东文化艺术节将推千余场文艺活动
- 每13分钟发一趟保供煤列车 大秦铁路运煤忙
- 6月中国CPI同比继续上涨 猪肉价格涨18.1%
- 院士专家支招美丽中国建设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稽查局查处一起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案件
- 满载约40万吨级矿砂“巨无霸”船 靠泊渤海湾曹妃甸港区
- 蓝粉节在京绽放 带来景泰蓝艺境之旅
- “大模型+小应用” 京东云激发AIGC生产力
- “汉字嘉年华”巡展走进泰国曼谷
- 中国“神箭”即将启程 全系统合练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 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校园枪击事件致四死一伤
- “特朗普的幽灵”让北约国家恐慌
- 春意浓 百花俏 赏春踏青正当时
- 中国百强房企6月销售额环比明显回升
- 升级餐饮消费 第十九届中国美食节在无锡盛大开幕
-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 休痛经假阻碍重重 记者调查“小众”假期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