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是受访青年三大睡眠障碍
“熬最晚的夜,睡最少的觉”,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睡眠问题。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0%的受访青年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71.6%的受访青年熬夜时都会刷短视频。65.4%的受访青年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是三大主要睡眠问题。
受访者中,00后占31.0%,95后占26.9%,90后占27.5%,85后占14.6%。
65.0%受访青年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
湖南长沙的郭晓迪今年29岁,就职于一家私企。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入睡。“有时工作上会有一些比较急的任务,就会熬夜。而且白天工作节奏比较快,只有在晚上独处的这段时间,才能进行一些思考和总结。没事时也会逛逛购物网站,刷刷微信、微博”。
浙江宁波在校研究生孙碧瑶,每天基本要到凌晨两点多才入睡。“睡觉前看看小说、刷刷短视频和社交软件,能玩几个小时。因为平时学习、吃饭,都和同学们在一起,只有睡前是自由时间,想可劲儿做喜欢做的事情”。孙碧瑶说,她有点“报复性”熬夜的心态。
重庆某高校研究生魏莱表示,因为晚上的学习效率比白天高,所以她专门安排在晚上写论文、写课程作业、看书。“我在睡前会做很多事情。除了学习,偶尔也会看电视剧、综艺节目,赶上购物节,还会守着直播购物、付尾款等。基本上入睡都在凌晨1点以后了”。她觉得,白天多睡会儿补回来也是一样的。
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说,一些年轻人健康知识比较缺乏。“比如很多人认为睡眠总时长够了就行,无所谓什么时候睡。就出现白天睡晚上不睡,作息上黑白颠倒”。而且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但实际情况是,长期睡眠障碍对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调查显示,65.0%的受访青年习惯了晚睡,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调查的数据结果(59.5%)有所升高,增加了5.5个百分点。
那么现在年轻人夜间入睡时间是什么情况?数据显示,能在22点以前入睡的受访青年仅6.0%,22点至23点入睡的占29.0%,23点至0点入睡的占41.0%,0点至凌晨1点入睡的占18.2%,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占5.9%。
大家熬夜时都在干什么?调查显示,短视频(71.6%)成为聚集地,位列第一,远远高于其他事项。之后是打游戏(36.1%)和看影视剧(35.9%)。其他还有:浏览社交平台/网站论坛等(34.1%)、看小说/听音乐(25.7%)、工作加班(23.6%)、学习提升自我(22.5%)等。
张晓伟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每天晚上应该在22:30左右上床,23点进入深睡眠状态。生长激素会在23:00-1:00之间达到分泌高峰。“生长激素对于缓解疲劳、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23点到凌晨1点是非常重要的睡眠阶段”。
65.4%受访青年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
孙碧瑶说,长期熬夜使她凌晨3点以前总是非常精神,想睡也睡不着。“有时特别精神,精神到想去楼下跑个圈,一点想睡的感觉都没有。有一次我睁眼到了凌晨5点,才勉强入睡”。经常在睡眠中突然醒来、做很多“奇怪的梦”,也是孙碧瑶遇到的睡眠问题。
65.4%的受访青年坦言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90后比例更高,达到67.2%,其次是00后(65.8%)。
在具体的睡眠问题上,入睡难(47.1%)最为普遍,其次是睡眠浅(39.3%)。其他主要问题还有:多梦(30.5%)、醒得早(30.2%)、多次夜间醒来(22.5%)、睡眠时间短(20.7%)。
孙碧瑶发现,现在白天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有些减退。有时熬夜时间长了,心跳会加快,感到心悸,胸口疼痛。她特地去医院做了两次心电图,“目前身体没有发现问题。但医生提醒我,心脏不舒服是熬夜导致,强烈告诫我不要再熬夜”。
张晓伟谈到,睡眠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第一,如果一个年轻人不注重睡眠,他的生产力、活力都会受到影响。第二,睡眠质量影响情绪。睡眠不好在情绪上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容易抑郁,易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另一种,会有焦虑、暴躁、易激的情况,比如容易发脾气,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是睡眠不好造成体内激素紊乱带来的情绪改变。第三,在躯体上可能会导致头疼、胃溃疡、胃炎、肠炎,一些肿瘤发生概率也会增大”。
他说,人睡眠的过程也是身体修复的过程。如果身体没能得到较好的修复,就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一个年轻人不重视睡眠,影响不光是躯体上的、情绪上的,还会对他的生活质量、整个人的状态都产生负面影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徐欣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平潭口岸今年首艘外轮验放完成 边检高效护航船员回家
- 多家外媒呼吁欧盟放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贸易战没有好处
- 吉林松原新雪季冰雪渔猎文化氛围浓 冬捕时间延长
- “蓝皮书”上海“面世” 助规范中国ACS患者血脂管理
- 黑龙江:酷寒来袭 下周大部地区最低温跌破-30℃
- 韩国政府:在禁止进口福岛水产问题上决不让步
- 宁夏彭阳农产品出村进城 刮起绿色有机“旋风”
- 春运路上的“列车大厨”:让旅客邂逅味蕾上的乡愁
- 逐绿而行 生态优势变胜势——江西绿色转型发展一线观察
- 印度一辆公共汽车起火 已致25人死亡8人受伤
- 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中国烹饪协会呼吁餐饮企业良性竞争
- 以色列航空一架飞机在希腊紧急迫降
- 哈萨克斯坦总统:强大军队是国家主权的保障力量
- 让秦腔艺术绽放时代光彩(文艺创作谈)
- 开学安全第一课 青海中小学生“零距离”学习消防知识
- 广西贵港:工厂化育秧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 秘鲁近海发生7.2级地震 震源深度28公里
- 数字赋能 江西南昌积极拓展电商助农助企新空间
- 50万“经络重构”,如此“治疗”自闭症丢了良心
- “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 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 热门推荐
-
- 吃药降尿酸 为啥痛风更厉害了?
- 青海:政银协作催生柴达木枸杞百亿产业链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武夷山!
- 中国首个国家计量数据建设(海洋动力装备)应用基地在沪成立
- 如何科学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 港口车站“元老”服务电煤运输
- 大湾区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第一飞”亮相
- 段红梅:“出入融合”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 浦东机场禁网约车,这一刀切得合理吗
- 又一位!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申请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
- 京津冀21位“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录制春节戏曲晚会
- 俄安全会议秘书:美英在“北溪”事件上散布谎言
- 瑞典学者:中国主张为中东和平稳定带来新希望
- 英国监管机构将审查移动运营商价值150亿英镑合并案
- 京杭大运河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船在山东邹城下水
-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应用大赛欧洲赛区赛事在巴黎启动
- 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降雨间歇期 东北华北多雷雨天气
- 朝中社:金正恩指导试射新型地对舰导弹
-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助困难企业实现购销超100亿元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计划减少石油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