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是受访青年三大睡眠障碍
“熬最晚的夜,睡最少的觉”,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睡眠问题。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0%的受访青年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71.6%的受访青年熬夜时都会刷短视频。65.4%的受访青年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是三大主要睡眠问题。
受访者中,00后占31.0%,95后占26.9%,90后占27.5%,85后占14.6%。
65.0%受访青年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
湖南长沙的郭晓迪今年29岁,就职于一家私企。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入睡。“有时工作上会有一些比较急的任务,就会熬夜。而且白天工作节奏比较快,只有在晚上独处的这段时间,才能进行一些思考和总结。没事时也会逛逛购物网站,刷刷微信、微博”。
浙江宁波在校研究生孙碧瑶,每天基本要到凌晨两点多才入睡。“睡觉前看看小说、刷刷短视频和社交软件,能玩几个小时。因为平时学习、吃饭,都和同学们在一起,只有睡前是自由时间,想可劲儿做喜欢做的事情”。孙碧瑶说,她有点“报复性”熬夜的心态。
重庆某高校研究生魏莱表示,因为晚上的学习效率比白天高,所以她专门安排在晚上写论文、写课程作业、看书。“我在睡前会做很多事情。除了学习,偶尔也会看电视剧、综艺节目,赶上购物节,还会守着直播购物、付尾款等。基本上入睡都在凌晨1点以后了”。她觉得,白天多睡会儿补回来也是一样的。
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说,一些年轻人健康知识比较缺乏。“比如很多人认为睡眠总时长够了就行,无所谓什么时候睡。就出现白天睡晚上不睡,作息上黑白颠倒”。而且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但实际情况是,长期睡眠障碍对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调查显示,65.0%的受访青年习惯了晚睡,入睡时间在23点以后。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调查的数据结果(59.5%)有所升高,增加了5.5个百分点。
那么现在年轻人夜间入睡时间是什么情况?数据显示,能在22点以前入睡的受访青年仅6.0%,22点至23点入睡的占29.0%,23点至0点入睡的占41.0%,0点至凌晨1点入睡的占18.2%,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占5.9%。
大家熬夜时都在干什么?调查显示,短视频(71.6%)成为聚集地,位列第一,远远高于其他事项。之后是打游戏(36.1%)和看影视剧(35.9%)。其他还有:浏览社交平台/网站论坛等(34.1%)、看小说/听音乐(25.7%)、工作加班(23.6%)、学习提升自我(22.5%)等。
张晓伟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每天晚上应该在22:30左右上床,23点进入深睡眠状态。生长激素会在23:00-1:00之间达到分泌高峰。“生长激素对于缓解疲劳、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23点到凌晨1点是非常重要的睡眠阶段”。
65.4%受访青年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
孙碧瑶说,长期熬夜使她凌晨3点以前总是非常精神,想睡也睡不着。“有时特别精神,精神到想去楼下跑个圈,一点想睡的感觉都没有。有一次我睁眼到了凌晨5点,才勉强入睡”。经常在睡眠中突然醒来、做很多“奇怪的梦”,也是孙碧瑶遇到的睡眠问题。
65.4%的受访青年坦言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90后比例更高,达到67.2%,其次是00后(65.8%)。
在具体的睡眠问题上,入睡难(47.1%)最为普遍,其次是睡眠浅(39.3%)。其他主要问题还有:多梦(30.5%)、醒得早(30.2%)、多次夜间醒来(22.5%)、睡眠时间短(20.7%)。
孙碧瑶发现,现在白天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有些减退。有时熬夜时间长了,心跳会加快,感到心悸,胸口疼痛。她特地去医院做了两次心电图,“目前身体没有发现问题。但医生提醒我,心脏不舒服是熬夜导致,强烈告诫我不要再熬夜”。
张晓伟谈到,睡眠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第一,如果一个年轻人不注重睡眠,他的生产力、活力都会受到影响。第二,睡眠质量影响情绪。睡眠不好在情绪上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容易抑郁,易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另一种,会有焦虑、暴躁、易激的情况,比如容易发脾气,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是睡眠不好造成体内激素紊乱带来的情绪改变。第三,在躯体上可能会导致头疼、胃溃疡、胃炎、肠炎,一些肿瘤发生概率也会增大”。
他说,人睡眠的过程也是身体修复的过程。如果身体没能得到较好的修复,就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一个年轻人不重视睡眠,影响不光是躯体上的、情绪上的,还会对他的生活质量、整个人的状态都产生负面影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徐欣怡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内大模型实现“长文本”突破
- 第二届海峡两岸暨川台融合电商节举办
- 哈中人士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两国合作追求重要目标
- 十万少年共绘创世神话 50幅儿童作品沪上展出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栖霞“壁画村”:主题壁画绘出老村新彩
- 图说|”暑期游”预定火爆,文旅市场消费正升温
- 时尚与传统交融碰撞 广西南宁上演民族时装大秀
- 武汉铁路:冰冻雨雪致多趟列车停运,不要贸然前往火车站
- 《冰箱用真空保鲜舱》标准正式发布,海信冰箱引领行业新风尚
-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 截至9月底 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
- 普京任命俄罗斯驻日本大使
- 吃了感冒药 开车也要小心
- 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主会议在蓉举行
- (新春走基层)迎新纳福庆新年 广州多个项目工地年味浓厚
- 网购翡翠鉴赏期内能不能退货?
- 戏曲进万村“潮玩”迎游人 湖南点“燃”新春文旅市场
- 以展为媒 148幅画作沪上展出彰显贵州山乡巨变
- 中国A股再现回购增持潮 多家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出手
- “一九”寒意尽显!冷空气又将来袭 降温日历看哪里气温会创新低
- 热门推荐
-
- 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厦门湖里打造升级“15分钟养老服务圈”
- 羽绒服先别收!寒潮未来几天会影响哪些地区?如何应对?
- 困在“618”购物节规则里的中小商家
- 外国游客“逛长安”品古韵
- 印媒:印度喀拉拉邦山体滑坡已致277人死亡
- 多部门解读银发经济:“银发一族”也有“诗和远方”
- 以金融力量精准滴灌,招商银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手机租赁违约案件呈递增之势
- 平安反诈志愿者服务队伍走进苏州公安警营开放日,线上线下开展金融反诈宣教
- 甘肃探索破局“疫”下文旅:多元乡村新业态添“玩味”
- 昆虫飞行有何奥秘?国际最新研究揭晓翅膀铰链工作原理
- 宁波机场首开首尔货运航线 “亚洲圈”货运网络再加密
- “智改数转” 高山风电集群实现智慧化管理
- 广州实施配建车位车库与商品房同步销售
-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断优化 新一期“浦东创新贷”启动
- 日媒:日本石川县强震已致多人受伤
- 报告称元宇宙尚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
- 广西东部北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环比上涨
- 大漆工艺传承人张镇藩:匠心坚守让老手艺焕发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