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舞挑战”走红网络 消防提醒: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烟花舞”火了 “蓝朋友”急了
消防提醒:“仙女棒”其实是冷烟花,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杨晶)最近,一项名为“烟花舞挑战”的活动在某短视频平台火了,引发不少网友的模仿跟风。“挑战”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参与者双手挥动冷烟花,伴随音乐舞蹈。“烟花舞”看似炫酷,其中的危险却显而易见,烟花四处喷溅,一旦引燃衣物、周围草木,后果将不堪设想。2月7日,山西消防部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远离这项“危险游戏”。
2月7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在网上搜寻“烟花舞挑战”,仍然能看到不少类似的视频,其中一些人穿着羽绒服,拿着点燃的烟花,随着音乐舞动,完全没注意到周围就是草木。
山西晚报记者打开其中一个视频,视频中一名年轻男子挥舞着“仙女棒”,伴随舞蹈动作,火星四射。消防员介绍,所谓的“仙女棒”其实是冷烟花,也是烟花爆竹的一种。冷烟花常因个头小,被误认为不具有危险性。实际上使用冷烟花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消防部门介绍,“冷烟花”是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加工而成的烟花,常见的有手持烟花棒、生日蛋糕上插的烟花棒等,点燃后可以发出火光。
“冷烟花”因火花喷出后温度快速降低、冒烟少而得名,不少人认为,冷烟花并不危险,室内室外都能玩儿,事实真的如此吗?
名为“冷烟花”,但这种烟花一点儿也不“冷”。虽然它的火花降温很快,但其喷口处的温度高达700℃—800℃,最高可达900℃以上,如果距离皮肤较近,会灼伤皮肤,如果燃放地点周边有易燃物,也会引燃易燃物,存在安全隐患。
与“冷烟花”燃放效果、安全隐患相似的还有一种叫“钢丝棉烟花”。原材料主要是钢丝棉,点燃后在手中挥舞,瞬间就会火光四射,如同烟花绽放一般。
消防救援部门曾进行过实验,一名消防救援队员点燃一束“冷烟花”,将烟花靠近一张纸,纸很快被引燃。消防救援队员站在一叠纸旁,手持点燃的“钢丝棉烟花”挥舞,没多久,飞溅的火星也将纸引燃了。
据介绍,“冷烟花”属烟花爆竹产品,“钢丝棉烟花”属易燃危险物品。事实上,燃放冷烟花并不安全,近年来,燃放冷烟花就曾引发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相关部门也要求对冷烟花及装有冷烟花的“电子鞭炮”,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监管。
其实,伴随科技的进步,想跳烟花舞也不一定要真的点燃烟花,用手机的剪辑软件,一样可以做出很好的烟花特效,“既安全又快乐,这才是烟花舞的正确操作方式!”一位网友评论说。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月28日央行开展2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聚焦生活化场景 业界共话社区餐饮发展
- 税收数据显示综合所得年收入10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 三亚“备考”毕业季出游 多措施营造优质旅游环境
- 9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3.5% 行业保持较快发展水平
- 东盟秘书长:期待东盟与中国拓展多领域合作
- 2024年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 赏灯游园品年味儿 第三届北京南宫新春赏灯游园夜开幕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去世,享年97岁
- 古代欧洲人吃什么?最新研究称海藻和水生植物或是重要食物来源
- 苏州昆剧院在深圳推出6场精彩昆曲演出
- 办了产权证的车位“消失”了
- 关于媒体反映“襄阳健桥医院公开贩卖出生证贩卖婴儿”问题的情况通报
- 政策“添薪” 江苏盐城“民国风”街区重燃“烟火气”
- “走着去深圳北站”者被拘 别让“悲情营销”毁了善心
- 音乐剧《江姐》在重庆首演 红梅赞歌颂英魂
- 弹琴下棋AI陪练管用否 专家:琴音识别技术还不成熟
- 四川犍为:男子超车操作不当冲入江中 被合力营救
- 杭州今年将全面开展西湖龙井保护专项行动
- 版权到期后,我可以对初代米老鼠“为所欲为”吗?
- 热门推荐
-
- 银杏染秋!广东多地彩叶纷飞
- 浔江特大桥建设者与他的桥梁情缘
- 四川阿坝至成都东特高压工程首个区段放线完成
- 节气藏大美 探寻中华文物中的“芒种”
- 元旦假期旅游产品预订量大增
- 沪苏湖高铁开始试运行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 第32届东南亚运动会落幕 东道主柬埔寨成绩斐然
- (新春见闻)高速服务区变革升级 “交旅融合”绘新景
- 1.6亿人次、同比上升30.1% 从三季度出入境“火热”数据透视经济亮点
- (我家这一年)文锁叔,住上了村里第一个“别墅”
- 国际热评:枪声频响,震不醒装睡的美国政客
- 海南儋州洋浦建成中国首个“数字保税”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颜值”变“产值” 打造“风景生产力”
- 德勤中国高管:中国企业发展AI具有独特优势
- “洋网红”赣南行:感受老区新发展 推介“红绿古”三色风情
- 《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在穗出版 弘扬科学家精神
- 2023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
- 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开幕 打造演艺文化产业合作新平台
- 武梅铁路建设加速推进
- 科技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