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欧洲人吃什么?最新研究称海藻和水生植物或是重要食物来源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人类学研究论文认为,至少到中世纪时期,海藻和水生植物可能是古代欧洲人的重要食物来源。这项研究发现基于对古人类牙结石的化学分析,增进了人们对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中世纪欧洲饮食的理解。
该论文介绍,今天人们仍然在食用海藻,这种食物在亚洲尤为盛行,但在欧洲关于食用海藻和淡水水生植物的考古学证据有限。在新石器时代欧洲各地都有农业和土地占据,但海洋来源的食物被认为逐渐边缘化乃至全然被放弃了。此前,有观点认为海藻当时是被用作燃料、动物饲料、食品包装和肥料。
位于苏格兰奥克尼岛南罗纳德塞有5000年历史的伊斯比斯特墓穴,科学家在这里采集了15个样本(图片来自Karen Hardy)。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英国约克大学Stephen Buckley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Karen Hardy与合作者一起,检查了欧洲各地古人类遗骸牙齿中的牙结石,这些遗骸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和早期农耕时代,直至中世纪;地理范围从苏格兰到瑞典、爱沙尼亚和西班牙。他们把牙结石中发现的化学指示物与海洋和水生植物性食品的特定来源联系起来。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直到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地都经常食用水生和海洋植物性食物。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的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新石器时代和早期中世纪,还是在今天,海洋和水生植物都具有被用作欧洲本地和可持续食物来源的潜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油罐”变“油画” 上海徐汇开启“光影节盛宴”
- “国寿小画家”云颁奖典礼于杭州举行 数字纪念品同步首发
- 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5年救助遇险人员2400余人 搜救成功率达94.2%
- 智源研究院预测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具身智能、AI安全成焦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在福建泉州启动
-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18省区市境内190个路段封闭
- (新春走基层)跨国上班族的春节:跑遍全球抢订单
- “北京火箭大街”开建 打造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
- 国际公路运输公约集结中心(乌鲁木齐)正式揭牌
- 哈尔滨爆火背后的“青春暖流”
- 8月份全国购车需求持续释放 呈现“淡季不淡”特点
- 邮政快递业的“绿色足迹”
- 江西校企抱团“出海” 多个海外项目揭牌签约
- 为了享受优惠,线上点餐“一点再点”
- “创客中国”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 萨尔瓦多前议员:美国炸毁“北溪”的动机是削弱可与之抗衡的国家
- 王庆银:“危化”救援“急先锋”,“化危”为安“真英雄”
- 上海发布调整优化住房限购等9条政策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这样使用保鲜膜,对健健康更有利
- 家居出海正当时,海外赛道成为行业新兴增长点
- 热门推荐
-
- 荔枝涨价!产量或“腰斩”,都是天气惹的祸?
- 453毫米!“7·20”后单日雨量之最!四问北海超强“龙舟水”!
-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完成高滑试验
- 黄奇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中国经济自身更加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广西:过去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
-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 天津落地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新模式 服务科创企业发展
- “村超”将举行全国赛 举办城市申办报名开启
- 传承文明之光 福建举办世界记忆项目30周年专题展
- 武汉天河机场开展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 【透视】新调查:多数美国人视通胀和无家可归成最严重问题
- 上海地震局:本次地震不会对上海市造成严重影响
- 以媒称以色列将派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停火谈判
- 新疆兵团棉花陆续开播 新质生产力得到全方位运用
- 上海市举办“沪应-2024”综合应急演练 并启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
- 重庆官方回应燃气计量问题: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云南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定名为“永平囊皮伞”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樟树非遗剪纸焕发新活力
- 外媒:拜登政府计划为乌克兰提供7.25亿美元武器装备
- 新疆乌伦古湖结束禁渔期 开湖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