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碗、扔酒瓶、砸电脑键盘 解压馆里藏了多少负能量?
“解压馆”这一新生事物火了。近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集游戏、运动、拍照等娱乐于一体的解压馆悄然落地生长。渴望解压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地买票进场,在里面呐喊、扔枕头、拍桌子、摔碗砸瓶,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打卡。
但想要释放心中积郁已久的压力,一定要通过怒吼着将物品砸向墙面的方式吗?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发现,一个个崭新的陶碗、键盘,甚至电脑屏幕被砸碎,不仅造成物资浪费,更可能助长孩子和年轻人的暴力倾向。
解压馆成热门打卡地
“嘿!看我发现了一个周末放松减压的宝藏去处,超适合朋友组局去,能射箭、蹦床、打保龄球、摔碗,还特别出片,看着就刺激!”在互联网大厂上班的小孟一边划拉着动辄近3000个点赞的网红推荐帖,一边鼓动着同事周末组局。
解压馆的前身可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圣地亚哥出现的“莎拉摔盘小屋”。类似“发泄屋”近年来也开始在国内一线城市出现。
在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网红博主们纷纷将“超多项目”作为解压馆的推荐重点。那解压馆到底能玩些什么?记者来到位于崇文门附近的一家“奇葩解压馆”。在这个不到三百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射箭、保龄球、水床、分娩体验、蹦床、摔碗等36个减压项目,宛如一个小型游乐场。
这种不限时长,凭借手环一天可以无限次出入的解压馆门票价格不菲,周末更是其营业的黄金时段。以“奇葩解压馆”为例,该店周末、节假日畅玩票的网络售价为138元,比日常网络票价高出20元,同时设有188元的“一大一小”畅玩亲子票,以及88元的畅玩儿童票。
记者注意到,来解压馆消费的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以情侣、闺蜜、年轻白领、学生以及亲子为主。
“超喜欢这个黄金马桶和浴缸,拍照太好看了!真的纸醉金迷。”一位年轻女孩儿对同伴笑道。在解压馆内,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掏出手机拍照留影,不少游客对记者表示,能否“酷炫出片”完成“热门打卡”比是否真的“释放压力”更为重要。
摔碗砸酒瓶成最火项目
3个崭新的陶碗在一个不足4平方米的房间内一字排开。在游客的嬉笑声中,这些陶碗被狠狠地掷向画有黑猩猩的墙壁,变成碎片落到堆了一地的碎碗堆里。“砸得不够响,扔得再重些呀!”一位姑娘对身旁的男友喊道。
另一间不足3平方米的房间则铁门紧闭,房内是头戴摩托头盔、身着黄色塑料防护服和透明雨靴的年轻人,正兴奋地将一个个酒瓶砸向墙壁,并尖叫着闪躲迸溅出的玻璃碎渣。两名男生笑道:“太刺激了,没玩够,要不我们再买几个碗和酒瓶?”
在社交平台上,网红博主们对着镜头格外激动地介绍着解压馆的这一最火项目,不少帖子标题甚至直接将解压馆和“什么都可以砸”划等号。“很多人都是冲着摔碗屋来的,可以说是我们门店最火的项目了。”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她身后的货架上,纸箱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崭新陶碗,地上的编织袋里堆着几十个回收来的福佳白啤酒瓶。
“我们还提供电脑键盘和屏幕供砸碎,不过需要单收费。”该名工作人员表示。记者看到墙体海报上标出各类“发泄套餐”:“咬牙切齿”套餐38元,包含3个陶碗、2个酒瓶、1个主机键盘;“恨之入骨”套餐58元,包含5个陶碗、3个酒瓶、1个主机键盘;“人神共愤”套餐88元,包含1个电脑屏幕和1个主机键盘。
记者看到,扔酒瓶的房间内,还散落着不少被敲成几大块的键盘,半透明的电路板裸露在外,而几分钟前它们还崭新地躺在瓦楞纸盒里。
“确实有点可惜。”一名带娃来玩的女士忍不住感慨。但年龄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却显得十分兴奋,不断央求妈妈购买额外的陶碗套餐供自己砸碎。
“想要释放压力,一定要去砸碎东西吗?”有网友评论,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把这当成嬉笑玩闹,但不排除这样的发泄会助长少数人暴力倾向,尤其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孩子,容易在这样的场景中形成压力大就摔东西的认知误区。
卫生难达标藏防疫隐患
“呀!这个手套里面似乎有玻璃碴。”一名女孩佩戴完摔碗屋的手套后发出一声惊呼。几乎同时,记者也感到右手无名指传来一阵刺痛——在商家提供的耐磨棉线手套里,藏着许多细碎的玻璃碴。
比起划伤风险,周末人头攒动的解压馆还暗藏着各种卫生不达标带来的防疫隐患。由于忙着拍照,解压馆里的顾客普遍都摘了口罩。在“泡面大厦”游戏区,游客需要用嘴对着一个钢管焊制成的“麦克风”大声说“啊”,“啊”的声音持续时间越长,泡面就堆叠得越高。不过,记者在附近待了整整1个小时,发现共有11组游客轮流使用该设备,全程无任何工作人员清理消毒。
“别推了,我快掉下去了。”在星空水床上,四名儿童尖叫着打闹,无视该区域“最多两人同时体验”的告示,现场也没有工作人员来提醒保持安全距离。
为压缩人力成本,解压馆普遍使用兼职员工引导游客,导致实际管理相对松散,防疫措施更是松懈。
“解压馆是不是门好生意?商家考虑的是算清装修费、材料费、租金等经济账。但对于投资行业来说,我们更多需要思考,鼓励年轻人去打砸陶碗、酒瓶、键盘是否合适,这一新兴消费是否有更多可持续的正能量场景?”一名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 袁璐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船用减摇产品获专利优秀奖
- 什么是市内免税店?它和机场免税店有什么不同
- 2024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即将启动
- 阿塞拜疆学子“结缘”河北:以长城了解中国
- 欧盟援助叙利亚医疗物资运抵土耳其 拟发往叙两省医疗机构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建言让数字经济变身新质生产力“加速器”
- 今年春运以来长江客船游客突破15万人次
- 山西上党数千亩高粱播种 规模化种植“唤醒”撂荒地
- 当心“甜蜜陷阱”!孩子暑期减糖这样做|健康过暑假
- 浙江文旅观察:露营产业如何进阶?
- 国办: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
- 2023北京智源大会:人工智能顶级专家对话 发布系列大模型
- 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在山东正式商运投产
- 向佐:新片《门前宝地》展示原汁原味中国功夫
- 世界妇女大会在蒙古国召开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五大亮点
- 上海浦东率先推出企业许可经营范围登记改革新举措
- 民调:多数美国人不赞成拜登政策 超半数支持起诉特朗普
- 新一轮粤港知识产权合作计划正式签署
- 支付行业将迎重要监管细则 “金融消保”正刻入机构基因
- 热门推荐
-
- 片名玩梗国产电影,已成烂片“重灾区”
- 地下“绿色空调” 温暖千家万户
- 尼日利亚“90后”姑娘“闯海”自贸港:助更多外籍人才在琼逐梦
- 浙江东阳优化营商环境至“末梢” 村企事“一喊就灵”
- 端午将至,宅家过节 各式粽子“争奇斗艳”
- 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开幕
- 直播带货“健康概念”食品真的都健康吗?调查结果:问题不少
- 辛追夫人往事:衣品时尚,吃烧烤爱美食
- 系统研究称:中国糖尿病风险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 加拿大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
- 网络诈骗猖獗 泰国政府开发防诈平台应对
- 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首个文化传承办公室在雄安新区揭牌
- 外媒:墨西哥外交部宣布该国中止与厄瓜多尔外交关系
- 多个用电量数据透视中国经济 持续向好动力足
- 海南自贸港首票空港口岸“机坪直提”新模式业务落地
- 这场毛发守卫战,市场替年轻脱发群体选择了它
- 韩媒:与尹锡悦会谈,李在明说了这些……
- 广东自贸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万亿元
- 不丹国民议会选举最终投票显示人民民主党获胜
- “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