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你属哪一种?不妨试试冬季食疗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气温骤降,冷得人直打哆嗦,尤其是怕冷的女性,一夜成为“寒婆婆”,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统统派上用场。怕冷怕热,本是人适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一种方式,然而,寒冬对有些人来说是别样的风景,对怕冷的人来说就是“绝望的冬天”。
“寒婆婆”到底是怎么回事?怕冷的类型有哪些且如何应对?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科医学博士湛韬医生表示,无论哪种类型的怕冷,建议去正规医院咨询中医师,并对症进行调治。
生理性怕冷 与体质有直接关联
湖南某公司22岁的职员刘女士,平时性格偏内向,从学生时代起,她就感觉怕冷,手脚冰凉,同时还有痛经现象,吃生冷食物后痛经会加重。刘女士担心身体有问题,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却没发现异常,于是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咨询中医师。
“通过问诊及相关检查,刘女士的怕冷是生理性的,属于体质问题。”湛韬分析,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刘女士这种情况属于“血虚肝寒”,在年轻女性中较为多见,与先天体质、性格特质、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幸好刘女士的怕冷并不严重,医生嘱其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用热水泡脚。针对刘女士的血虚寒滞、湿痹挛痛等症状,湛韬开了处方“当归四逆汤”为其调理身体,目的在于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并嘱咐刘女士适当服食当归红糖煮水、红糖姜茶等药膳。
湛韬表示,年轻女性怕冷,如果通过检查排除明确的疾病,多为生理性或体质性,属于中医“气血不足”或“血虚肝寒”的范畴,可通过运动、艾灸、中药方、膏方或药膳等进行调理。
病理性怕冷 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
40岁的张女士一年前开始出现明显怕冷,同时伴有乏力、头昏、双腿浮肿等症状,到医院做甲状腺B超发现有弥漫性肿大,结合化验甲状腺功能和抗体结果,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桥本甲状腺炎”,医生给予左甲状腺素口服替代治疗后症状好转,各项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调节人体御寒功能的内分泌激素,这两种激素产生不足的相关疾病,都可引起怕冷症状。”湛韬介绍,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其他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心功能不全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这类疾病需要通过补充人体缺乏的激素来治疗,很多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应到内分泌科进行专科诊治。
甲减的病例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理性怕冷类型,怕冷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需要明确诊断、对症下药才能得到根本治疗。从另一角度说,怕冷是这些器质性疾病的预警信号,需及时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加重。除西医治疗,也可以配合中药、针灸治疗,中医通常用“温阳通经、行气活血”方法来调治,以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性怕冷 以焦虑、躯体形式障碍为表现
53岁的胡女士怕冷有10多年了,她的怕冷程度比较严重,夏天都要穿长衣长裤,不敢用风扇空调,若遇阴雨天、秋冬季节更严重,同时有头痛、头昏、全身多处游走性疼痛,伴有情绪焦虑、睡眠不好现象,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做了系列检查都正常,最终被诊断为“焦虑症、躯体化障碍”。
湛韬介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而各种医学检查为阴性、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通俗地说,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病,如果有多种躯体不适,先要通过全面的医疗检查排除躯体疾病。若检查结果没有明显问题,应充分相信医生,定期和医生联系。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胡女士的症状属于典型的“心理畏寒症”,是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表现,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运动、心理、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注重“温阳通经、行气活血”,也可每天用热水泡脚和艾灸足三里、关元等保健穴位,同时可请中医师调配含有当归、黄芪、人参、生姜、枸杞、女贞子等温性中药的药膳方进行调理。
基础性怕冷 慢性虚损类疾病所致
82岁的李爹爹,近两年出现严重怕冷现象。原来,5年前他曾患过一次心肌梗死,通过积极救治虽安全过关,但乏力、气短、反复下肢浮肿的症状随之而来。到医院详细检查评估后,医生考虑其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给予护心、改善心功能等一系列治疗,并嘱咐李爹爹要注意休息、预防受凉感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湛韬介绍,怕冷也是很多慢性虚损性或消耗性疾病的一种表现,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这类疾病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贫血、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另外,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表现出畏寒、寒战等症状,但同时伴有发热,要注意区分。
温馨提示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怕冷,湛韬表示,轻度的与体质相关的畏冷,单纯通过合理运动锻炼(球类、健身、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均可),增强体质就可得到改善;增加衣物、防寒保暖、泡热水澡、热水泡脚是改善畏冷症状的基本方法;对于原因不明的畏冷,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怕冷,中医方法都能发挥作用,包括中药内服、热熨、艾灸、药浴、药膳等,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调治。同时,湛韬为“寒婆婆”推荐了几款暖身又暖心的冬季食疗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可用当归50克、生姜30克、新鲜羊肉500克炖煮,加入适量食盐调味,随个人喜好间断食用。
2.当归红糖水:当归30克、红糖适量,也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入老姜、黑豆、枸杞、红枣等煮水喝。
3.红糖姜枣茶:老姜、红枣、枸杞、红糖各适量,煮水代茶饮。
4.黄芪参须枸杞茶:黄芪15克、参须10克、枸杞15克,煮水代茶饮。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学子甘肃天水寻根问祖 大地湾伏羲庙文创受热捧
- 上海合作组织儿童新年音乐会在京举行
- GS1国际标准助中国医疗器械管理实现“一码通”
- 视频|这里的“生态饭”香喷喷
- 500余只蜂虎鸟在海南澄迈花场湾筑巢安家
- 生蚝小镇的生意经
- 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 推动生命科技事业进步 2024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在横琴成功举办
- 做强“四个能级”做好“四个结合” 上海嘉定抢抓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机遇
- 罕见基因突变引发胰腺内分泌肿瘤 6岁患儿在沪获救
- 台风“杜苏芮”致福建直接经济损失逾147亿元
- 近视产品琳琅满目 如何面对儿童近视防控困境?
- 刘慈欣:不想从很功利的角度看科幻阅读
- 高考第三天北京持续“热风”模式 最高气温35℃阵风6级左右
- 降雨云团已减弱,北京市解除暴雨橙色预警
- “天涯社区”暂停访问后用户数据怎么办?
- 搭乘“流浪行星” 人类或可实现星际迁移
-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正式发布
- 中加航空与旅游业共议助力旅游市场复苏
- 中国最北滑雪场开启2023年初冬首滑
- 沈阳构建“信用+文旅监管”模式助推文旅经济发展
- 热门推荐
-
- 《我们这十年》:在人间烟火中,感知时代的脉动
- 踏青慎拍虫子防皮炎 多种不同虫咬都易引发过敏
- 有雨雪降温! “五一”假期天气预报出炉
- “我为中山路作幅画”登场 厦门22位名家助阵
- 无人机配送何以受欢迎
- 中国8月份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 央行: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协同发展十年,“跨省通办”破除民生痛点
- 十年间天津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超3万亿元
- 八小时俄罗斯史诗大戏《静静的顿河》绽放北京
- 缓解慢病医疗供需矛盾 壹健康向慢病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继续扎根
- “工匠之县”县长担当推介官 向澜湄国际影像周嘉宾介绍高原好物
- (聚焦博鳌)瑙鲁总统阿迪昂:瑙鲁支持“架桥”而不是“筑墙”
- 上海出生的珍稀灵长类动物红猩猩5周岁庆生
- 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
- 前4个月中国新设外企数同比增长19.2%
- 电视剧《底线》即将开播 新时代法官形象登上荧屏
- 外资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 伊朗外交部回应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遇袭:正在调查
- 2023年东莞外贸运行逐季向好 总值1.2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