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秋天的蚊子猛于虎
告诉你 为啥秋天的蚊子猛于虎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这可不是为了表彰蚊子叮人而设立的纪念日,而是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以及其他蚊子传播疾病的认识而建立的。
别以为入了秋,蚊子的嘴一“开花儿”就不能再叮人了。你有没有感觉到盘旋在屋里的“吸血鬼”更多了,且进攻也更猛烈了呢?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时候蚊子大军不仅不会因天凉而偃旗息鼓,而且还在加倍努力为越冬做准备。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就来给大家讲讲,为啥秋天的蚊子猛于虎。
注意啦!
蚊子正在疯狂补营养
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显示,北京的蚊虫高峰期是每年的6、7、8三个月。入秋后,9月份的蚊虫密度一般比8月份降低约30%-40%,但是为什么蚊虫叮咬人的现象依然较多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 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大,入夜后温度较低,蚊虫需要进入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以保持正常体温,从而造成居民在家中被蚊虫叮咬的机会较多。
另一方面,蚊子们要吃好喝好为过冬做准备。 你没听错,蚊子也越冬。专家介绍,北京市居住环境常见的蚊虫,一种是淡色库蚊,另一种是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淡色库蚊可以以成虫形态越冬,白纹伊蚊则以卵的形式越冬。前者需要在越冬前积累足够的营养保证安全越冬,后者则需要足够的营养以满足产卵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在此阶段蚊虫必须增加其吸血的频率与吸血量,这也是秋后蚊虫叮咬依然凶猛的原因。
拍死一只越冬蚊
等于消灭千个“蚊二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冬天蒙着被睡觉,脸上竟然被叮了个包,而且还挺痒痒。告诉你,这很有可能是潜伏在你家的越冬蚊干的。
这是蚊虫对气候季节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如前所述,北京地区主要蚊种中,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常以成蚊越冬;白纹伊蚊多选择在各种容器内和废旧轮胎中以卵越冬。白纹伊蚊越冬卵壳较厚,抗干抗寒能力很强。实验数据表明,即使越冬卵冰冻或干燥时间长达5个月,如遇适当条件,仍可成功孵化;而三带喙库蚊的越冬方式有当地休眠静止越冬和滞育季节回迁两种;淡色库蚊成蚊越冬方式有滞育和静止两种。有实验证明,栖息于地下建筑内的淡色库蚊,因气温均在10℃以上,导致大部分蚊虫并不进入越冬状态。当温度处于10℃-15℃时,淡色库蚊成蚊会飞出越冬场所搜寻血源。这可能就是你大冬天还挨咬的原因。
在蚊虫防制中有一个通俗的说法,杀灭一只“越冬蚊”,等于消灭1000多个“蚊二代”。越冬蚊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来年夏季蚊虫密度的高低。因此,消灭越冬蚊,可以有效降低夏季蚊虫密度,预防登革热、乙脑等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创造健康洁净的生活环境。
越冬蚊活动能力弱、抵御能力差、聚集范围集中,秋冬季节是较易被杀灭的时期。蚊子大军扎堆猫冬,都藏哪儿了?疾控专家介绍,影响成蚊越冬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和风速等。研究表明,气温相对较高、湿度较大、气流速度较低且光线较弱是成蚊越冬最适宜的气候条件。越冬成蚊主要藏匿于防空洞、空关房屋、花房、地下车库和暖气热力管井等处。
蚊子咬人也“错峰”
不看血型但青睐这四类人
蚊子都喜欢晚上咬人吗?其实不然。不同的蚊子有不同的活动时间,蚊子也是讲究错峰吸血的。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疾控中心获悉,不是所有的蚊虫都在晚上骚扰人。一般人们常见的蚊子中,库蚊、按蚊喜欢在晚上叮人,而伊蚊却喜欢在白天叮人。
A型血的人更受蚊子青睐吗?其实不会,蚊子寻找吸血对象不是依靠血型。蚊子寻找吸血对象是靠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散发的体味、体温等多种混合因素找到人类的。蚊子对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体味大的情有独钟,比如婴孩、孕妇、爱出汗、身体健壮的男生蚊虫比较喜欢。
天凉了,蚊子也正在挑选自己的越冬场所,更愿意进入室内。疾控专家介绍,居家灭蚊首先要完善防蚊设施,检查修缮自家的纱窗、纱门。其次,尽量使用物理防治,如使用蚊帐、灭蚊灯、电蚊蝇拍等物理方式予以杀灭。最后,在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后,也可以使用液体蚊香、气雾罐等杀灭成蚊。
此外,户外活动尽量着浅色衣物,长衣长裤,可以抹一些驱蚊剂或使用含有效驱蚊成分的(如避蚊胺和驱蚊酯)驱蚊花露水。 文/本报记者 李洁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80后”到“00后”,成为“全职儿女”的背后
- 印度41座机场收到炸弹威胁邮件!均被证实为恶作剧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北京—东京论坛” 日方执行委员长武藤敏郎
- 马来西亚将对国内旅游巴士开展大检查
- 路桂军:生死教育和症状管理是“托举”安宁疗护的关键
- 3200余册中国精品图书亮相第二届南亚国际书展
-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 “新时代政治共识教育论坛·2024”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统一战线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宁夏银川:持续深化“六权”改革 激活资源要素“一池春水”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全部五次彩排
- 四川成都: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至每人每月2100元
- 第十三届中国中部博览会中部投资促进推介会在长沙举行
- 前7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近四成
- 巴西将申办2027年女足世界杯
- 韩国最大在野党以涉嫌“内乱罪”检举国务总理韩德洙
- “黄金叶”托起“黄金业” 山西长子烤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香港青少年参观上山遗址 “触摸”浙江“万年历史”
- 青藏高原北缘首次发现大型碳酸岩型铌矿资源
- 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将于10月投入运营
- 从一双“筷子”看耶伦访华
- 热门推荐
-
- 半影月食5月5日登场 中国大部因天气无缘“月亮变脸”
- 高考启幕 交通护航
- 电力部门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无信号区安装“千里眼”
- 村民发现四只“像猴又像鹰”的鸟!你认识它吗?
- 郑州公交上线“碳易行” 绿色出行氛围感拉满
- 千年古镇寻美味 触动乡愁情更浓
- 跨界重组失败 高新发展连续两天一字跌停
- 青海省第四届微电影展征集百部作品 《五十七公里》开幕展映
- 中企承建非洲最长矮塔斜拉桥顺利合龙
- (成都大运纪事)银行保险机构助力成都大运会 已布局237个金融服务网点
- 报告:进博会促进中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成效显著
- 美国:哀悼伊朗总统等遇难者,无法提供援助
- 今年前七月两岸、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均同比下降
- 乡约福建:东山做大芦笋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校园一排柿子树变成五门课
- (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村庄“变形记”:从挖煤到“挖”生态文化
- 广西友谊关公路口岸等三大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 餐饮无入网许可将禁上外卖平台
- 北京市交通委:违规租赁“京牌”将面临车辆财产损失、指标作废等风险
- 20多年后再为樱木花道配音 一开口,还是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