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塘村一家网红民宿的“打卡”秘诀
怀柔汤河口镇环境整治出效果 打通生态旅游致富路
小黄塘村一家网红民宿的“打卡”秘诀
如黛的远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的白河、亮丽的新村……驱车沿G111国道行驶120多公里,就来到了怀柔区汤河口镇小黄塘村。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汤河口镇获悉,经过环境提升改造,凭借生态优势,小黄塘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借此“东风”,村民们纷纷建起农家院,走上了致富路。
环境提升带来“创业灵感”
村民陈艳东家经营的孟昭武民俗餐厅(小聚一下民宿)是村里建起的第一家民宿。“做民宿之前,我平时在村委会工作,周六日到五公里外别人家的农家院打工。我老公开了十几年的大货车,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出门,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受累危险不说,还经常结不回账。”陈艳东说。
2018年年初,汤河口镇加强生态治理,持续对沿白河两岸的养殖场进行腾退,随后依托国道、白河双线相夹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整合土地,建设500亩景观花田,这使得小黄塘村的生态旅游优势凸显。
看着环境越来越好,陈艳东冒出了建民宿的想法:“我们这儿地理位置好,紧挨着G111国道和白河,有山有水,过路客和旅游的人不少,经营民宿肯定错不了!”说干就干,陈艳东和丈夫孟昭武当下就决定卖掉大货车,把家里的房子整修一新,新盖了四间新房,将院子封闭,按照怀柔民宿标准进行整体装修。
2019年3月,“孟昭武民俗餐厅(小聚一下民宿)”正式开业。伴随着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前来汤河口旅游休闲的人也越来越多。“从去年3月份开始营业到8月份,5个月就有了3万块钱的纯收入!”陈艳东告诉北青报记者,开了民宿,家里的日子明显安稳了很多,“老公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开大货车让我担心了。”
民宿“上网”吸引更多客源
“民宿刚开业的前几个月,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做宣传,接待的都是‘过路客’,周六日虽然也有客人,但常常住不满。我就一直纳闷儿,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陈艳东开始各处寻求经验:给民宿中再增加点儿装饰,房间再收拾得利索点儿……摸索了一阵子,她才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民宿没有“触网”,没有网友点赞和带流量,怎能成为网红地并让人来“打卡”?
于是,陈艳东在美团等网络平台开启了线上预约业务,这使得民宿的客源越来越多。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今年五一前后,她家的民宿需要提前一两个礼拜预约才行。为留住更多回头客,陈艳东开始学做各种各样的菜品。垮炖鱼、炸油饼、包包子……风味菜品一样也不落。“人家来民宿就是想吃点儿农家饭、睡个安稳觉,我就争取把饭做得更香,屋子收拾得更舒适。”
碰到有客人不熟悉附近的游览项目时,陈艳东会让儿子做“导游”,带客人赏赏绿水青山的村景,看看淙淙流淌的白河。陈艳东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今年她家的民宿又扩大了规模,将距离民宿不远的另一处院子进行了全面装修,用来接待游客。
建“小黄塘民宿群”互帮互助
“我们从去年3月份开始营业,中间经历了疫情期,年纯收入仍达到十多万元。”说起收益,陈艳东特别知足,“我们盖房子的时候花了50万元,照这个速度,不到五年就能赚回成本,还能落下这么大这么好的一栋房子,想起这些我的干劲就很足。”
营业执照怎么办,家里怎么布置,有什么经营诀窍……看到陈艳东家的民宿越做越好,村民们纷纷向她取经,“只要能帮忙的我肯定帮,我跟他们说一定要用网络,在网上接受订单,这样才能有更多客人。”陈艳东坦言,独木难成林,只有全村做民宿成了规模,才能有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实现“多赢”。
为此,陈艳东建了一个“小黄塘民俗群”,将村里现有的7个民宿主都拉进群里。“谁家客人多院子不够住了在群里一招呼,别家还有房的就能安排,特别方便。”此外,陈艳东还建立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逢年过节,她经常自掏腰包带着村里的十几个姐妹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咱也是村干部,我们自己家的生活过好了,有余力了,也得帮衬着这些需要帮扶的老人们,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陈艳东说。
延伸
汤河口镇今年预计建成十余户精品民宿
生态环境提升所带来的旅游收益增加是显而易见的,北青报记者从汤河口镇获悉,2019年汤河口镇民宿接待28.03万人,总收入达1818.2万元,比2017年增长8.3%。目前,该镇立足生态及文化资源优势,已发展星级民俗旅游村共计5个(东帽湾、后安岭、新地、庄户沟门、东湾子),民俗户420余户,其中星级户132户。预计今年该镇至少有十余户精品民宿建成。
汤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众旅游”“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提升整体服务标准,该镇今年计划采用入户体验、跟踪把脉等多种方式,开展以民宿管家、农村厨娘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工作。
同时,为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多样化升级、形象打造、知名度提升、O2O推广等营销目标,汤河口镇将采取与国内知名旅游平台合作,发挥平台营销优势、大数据属性、广告投放、用户产品等优势,提升民宿、民俗户旅游综合收入。
此外,该镇还将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游客的出游方式大都以自驾游为主,镇里将加大对标识系统、休憩座椅、步道廊亭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增设旅游景观节点,为游客提供方便和舒适的旅游环境。”该负责人说。
本组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超352万亿元
- 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首个智算跨架构平台——算力原生 “芯合”
- 四季关爱 志愿者与失亲儿童的春夏秋冬
-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等产品销量大增
- 云南艺术家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展演民族歌舞
- 柠檬为啥能发电、火星便利店卖些啥 山西科普活动干货满满
- 宁夏推进“四水四定”试点 力争2024年底实现八成目标
- 消息称“国际刑事法院或对以高官发出逮捕令” 以外长回应!
- 恶劣天气将全球咖啡价格推升至47年来最高水平
- 金店加盟商撤店“跑路” 中国黄金将垫付权益受损者损失
- 新疆额敏县:一条巷子见证两家人三代情
- 黎真主党证实其媒体关系负责人死亡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中国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医药市场
- 推动服装产业新发展 重庆上线数字化平台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遇炸弹恐吓 警方未发现可疑物品
- 甘肃岷县:农业车间里的女工忙
- 外媒:伊朗直升机“整个机舱都严重受损并烧毁”
- 今天北京晴热持续最高气温将达38℃ 下午西部南部有分散性雷阵雨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电白:以千年古荔园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 横琴融合发展活力足
- 热门推荐
-
- 中国发布13种矿产资源全球储量评估数据
- 河南方城新发现一处岩画群
- 什么样的动画片在教孩子撒谎骂人 记者调查低俗化改编儿歌动画片现象
- 杭州新建AR沉浸式水乐园 丰富业态抢占文旅新赛道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西部乡村掘金记:一杯奶茶激活一村庄
- 今年经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出境货车突破8万辆次
-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发布 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编年史”
- 沪指守住3200点 医药板块走强
- 在哪办?靠谁办?钱怎么办?农村养老有实招
-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中国新能源产业:期待用上储能产品
- 食品行业如何减碳?伊利给出中国样板
- 第65届美国格莱美音乐奖揭晓
- 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中方项目园区信息化开发工作完成
- 广西将持续深化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经贸合作
- 今年夏航首批俄罗斯进口木材抵达同江市
- 2022年浙江特色小镇总产出达1.98万亿元
- 浙江余姚新发现一处古稻田遗址 初判为河姆渡文化晚期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三大运营商启动应急通信保障
- 全球军费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世界安全局势更加严峻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奂彩”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