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跑步机瑜伽垫热销 一场疫情改变人们运动习惯
新业态调查
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包括运动习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人们的生活重启,户外和健身场馆渐渐热闹起来。然而,受疫情期间无法进行户外运动和居家时间增多的影响,人们日常的户外健身需求部分转为室内健身,在后疫情时代,激发出居家健身和线上健身的消费需求。在全民健身日来临之前,记者采访多位运动爱好者,看看他们的运动习惯发生怎样的改变,并探讨居家健身与线上健身作为体育消费新形态,如何推动全民健身行业进行更多商业模式的探索。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张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吴多
90后夫妻在练拳击。
健身者说——
90后小夫妻:
巴西柔术和拳击可在家随时开练
住在海珠区昌岗一带的90后小夫妻袁震和刘诗敏因为疫情开始居家健身。袁震原本在健身房练习巴西柔术,一周练三次左右,周末会跑步锻炼。疫情期间,健身房关门,他坦言,运动明显减少,为了保持状态,他会尽量在家做一些体能锻炼,如俯卧撑、波比跳,以及一些力量练习。巴西柔术讲究对抗技术,袁震认为,健身房有运动气氛,但存在干扰,在家可以安静思考、总结技术。
妻子刘诗敏在他的鼓励下,宅家期间也有了新爱好——拳击,运动量大,而且有助于发泄情绪。拳击手套、腰靶、手靶,袁震花200多元网购了一套拳击设备,然后配合妻子在家开练,一些基本的动作则通过短视频教学平台学习。复工复产后,袁震回到健身房,诗敏却爱上了在家打拳击,因为可以随时随地酣畅淋漓地打上几拳。
袁震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企业为了鼓励员工锻炼,今年4月底,在员工服务微信号上组织了一场云运动打卡赛,只要上传宅家运动小视频,每周进入点赞数排行榜前50名就可以领奖。袁震说,打卡赛得到了热烈响应,有人拖家带口组团跳绳,有人跑到车库做平板支撑。“看了各种有趣的打卡视频,才知道大家挖掘出了很多后疫情时代室内运动的玩法。”袁震表示。
90后夫妻在练巴西柔术。
80后初级跑者:热衷越野跑 “客厅马拉松”太枯燥
“今年上半年的越野赛要么退赛了,要么被延期了。”80后初级跑者陈辰热爱越野跑,年前给报了五六个越野跑赛事,由于疫情,他的“全国巡回越野跑计划”被搅黄了。陈辰坦言,因为疫情,自己的运动计划受到很大影响。今年2月到4月,他基本没有下楼跑步。
如今,户外跑基本能实现,但人员聚集的一些大型马拉松赛事被取消。据新华网体育联合咕咚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的跑者行为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的一季度,室内跑步人群同比增长18.5%,更多马拉松爱好者开始线上跑。
疫情期间,一种名为“客厅马拉松”的运动悄然兴起,并通过直播的形式风靡跑友圈。客厅绕圈跑、阳台原地踏步跑、卧室绕床跑等加起来少则三五公里,多则10公里,甚至达到半程或全程马拉松的距离。然而,陈辰并不习惯这种运动方式。“我喜欢越野多过跑,不喜欢在室内跑步。”陈辰说,室内跑对他而言太枯燥了。记者在咕咚运动以及悦跑圈等线上健身运动App看到,父亲节、母亲节、全民健身日……各种线上节日跑、主题跑得到跑友们的热烈报名,跑者以室内或户外的方式,参与线上计步比赛。对此,陈辰表示,愿意接受线上跑,但一定是以户外跑的方式完成。
李培良居家锻炼。
九旬“不老潮翁”:“热爱运动,哪里都是运动场”
在越秀公园,要问起一位每天练习爬行的长者,常来这里运动的人都知道指的是李培良。头戴棒球帽、爱穿红色运动裤,这个步伐利索、身姿柔软的老人丝毫看不出来已年过九旬。“从十几岁开始跑步、骑行,参加过‘火炬长跑队’,两次跑步去北京,爱运动爱了一辈子。”李培良说。如今的他耳聪目明,是周边一带有名的“不老潮翁”。
李培良介绍,疫情期间,足足在家待了两个月的他没一天落下运动。在家中,李培良用自创的“龟蛇爬行法”锻炼,从房间爬到客厅,从客厅爬回去,然后拉筋、倒立。一组半小时的锻炼对李培良而言并非难事,歇一会儿就可以再来上一组。“不出门,是响应国家号召不添乱,在家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抵抗病毒。”李培良告诉记者,为了鼓励人们宅家运动,他还让七旬老伴拍下自己运动的画面,自己再上传到各大短视频以及社交平台,打上“蜗居坚持爬行”等话题,视频获得不少点赞。
进入5月后,李培良每天上午去附近的越秀公园体育场锻炼,下午则在家做运动。李培良认为,疫情并没有改变他的运动状态,只要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哪里都可以是运动场。
行业观察——
线下:
健身房“扩张”求生存
有人不计较运动场所,有人挖掘室内运动新项目,有人参与线上马拉松……不同人的运动习惯汇集成当下全民健身领域较为明显的两股新潮流——居家运动和线上运动,也挑战着传统健身房的经营。
疫情期间,健身房作为人员密集室内场所,受到较为严格管控。3月后,部分健身房率先复工,但复工不等于恢复元气。健身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年卡预付费与私教课程费,而压力集中在房租、人员工资以及运营成本上,而这些都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相关。
记者走访海珠区赤岗一带多家健身房发现,相较于节前,年卡预付费普遍在下降,其背后是不少健身房推出限时优惠以获客及回流现金的考虑。新港中路一家经营了五六年的大型健身房工作人员阿伟告诉记者,健身房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存在“大吃小”现象,因此扩张成为生存的必要手段。“今年把场地扩大了一倍,还拓展了游泳项目,广州的夏天长,游泳的人还是多一些。”阿伟告诉记者,他们新建了室内游泳池,还租用了两个室外游泳池,目的是增加获客量和提高客户粘性。
记者观察到,线下健身房鲜有开发线上经营业务。记者询问阿伟以及另一家健身房工作人员有无尝试推出线上健身课程,两人均表示没有。而在大型本地生活服务网站搜索发现,健身房转型谋生方式仍以线下为主,包括重新装修、增加经营项目、推出限时年费优惠或团课优惠等,线上仍只用作健身卡或课程的推销。
线上:
居家运动产品热销
居家或线上健身,很明显成为线下健身的有力“竞争者”。受限于居家空间,安装方便、轻便可移动的健身器材成为必要,其销量的增长可以窥见居家运动的热度。
Keep是当下日活跃用户规模领先的健身运动APP,截至7月底,Keep商城最受欢迎的居家运动产品是跳绳、瑜伽垫,月销量均在1万多件。根据苏宁易购、苏宁体育、PP体育联合发布的体育消费大数据显示,今年1-5月,体育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2%,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增幅明显,分别同比增长280.6%、179%。而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宅经济”报告指出,健身族宅家热门器械热销,划船机销量增加1.4倍、跳舞毯增加八成、拉力绳(器)增加七成、瑜伽垫增加六成。
体育培训因疫情带来了线上发展的机遇。QuestMobile发布的《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报告》显示,在健康生活方面,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同比接近翻倍。结合家庭运动场景,各大APP推出各具特色的疫情宅家健身板块。更富有互动性和社交性的直播成为线上APP增加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的方式,号称凭借广场舞视频教学、拿下超2亿中老年用户的糖豆开发 “领队直播带练”,变客厅为广场,引领大妈宅家锻炼新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菲律宾一警察遇袭身亡 警方悬赏百万比索缉凶
- 活力多、新意足 假日经济有力释放城乡消费潜力
- 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配套文化活动——“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在沙特举办
- 长江中游三省旅游一卡通发行 畅玩赣鄂湘300余景区
- 外媒:阿富汗坎大哈市一银行发生爆炸 或有人员伤亡
- 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自杀式袭击 已致10名警员死亡
- 【地评线】天府评论:中国经济半年报增强信心与力量
- 国际人士驳斥“产能过剩论” 中国新能源产品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巨大
- 科技养蜂助推京城小乡村“甜蜜事业”
-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临平做对了什么?
- AI眼中的中国|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 歌剧《青春铸剑221》深情礼赞“两弹一星”科技先驱
- 多家电商平台禁售分装化妆品
- 肇庆边检站已为3000余套供港模块化集成房屋开辟“绿色通道”
- 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郴州举行
- 吉尔吉斯斯坦媒体人在新疆阿合奇县感受“非遗”魅力
- 三星堆博物馆临时增加春节假期线上预约人数
-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海外 欧洲多国举办庙会等活动共庆元宵佳节
- 今年前十月广东电网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332亿千瓦时
- 山东高考分数线出炉:一段线443分、二段线150分
- 热门推荐
-
-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 商务部:取消外商投资型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的限制
- 新疆:以“渔”为基 做好产业新文章
- 智人何以幸存?感谢远古“表亲”
- 气象预警五连发 申城上演“天气秀”
- 安徽五河援疆教师高仕路:将教育的火炬传递下去
- 青海今年累计集采药品近千种、耗材百类 平均降价55%以上
- 弹劾案第二次辩论16日举行 律师回应尹锡悦是否出庭
- 美国加州法院裁定Uber和Lyft有权将其驾驶员视为独立承包商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走进杨凌:坚持科技助农,为上合“画卷”添光彩
- 农业农村部“重拳出击”打击假劣农资
- 俄媒:俄初步确认堪察加失联直升机上22人全部遇难
- 菲律宾宣布禁止菲离岸博彩业 中使馆回应
-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结硕果
- 湖南祁阳治“荒”有方 因地制宜打造立体农业
- 走近长江上的“雷锋船队”:雷锋精神薪火传
- 韩国一轮胎厂发生火灾 11人因吸入烟雾送医救治
- 三星堆与罗丹展开“超时空对话” “青铜之光”特展在沪揭幕
- 非洲农业专家:需向中国学习如何“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