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加一双筷子”做起,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新华社南宁3月11日电(记者向志强)广西北海等地近日陆续开展“公筷行动”,在餐馆、机关食堂、农村集体聚餐场所等推广使用公筷,并号召家庭用餐也使用公筷,倡导大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沉重的健康公开课,让我们再次审视那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此次疫情中,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说话时的飞沫、吃饭时的唾液等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载体。专家告诉我们,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一只口罩、一次洗手、一双公筷,就能极大降低交叉传染风险。
围桌共食是我们传统生活习俗的重要内容,但交箸换盏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渠道。多加一双公筷,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染风险,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也让餐后打包再无顾虑,为“光盘行动”提供保障。
除使用公筷,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与咳嗽注意回避、定期体检……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
以此次疫情防控为起点,倡导大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具有积极意义。要将这些好习惯固化下来,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多加一双筷子”做起,把健康生活习惯坚持下去。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众议院道德委员会公布有关前众议员盖茨的调查报告
- 浙江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人民调解上列车”让纠纷不下车
- 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在山东青岛成立
- 外媒:美国加州发生5.3级地震 洛杉矶有震感
- 天地为幕、光影共绘,唱出最响亮的长江之歌
- 罕见南宋银制女鞋亮相浙江杭州 “述说”墓主人爱情故事
- 在京领证!北京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首日预约222对
- 湘商回归热折射湖南发展新态势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果蔬产业“链”出村民“致富路”
- 沪高校成立中法工程师教育产教融合理事会
- 俄媒:中国品牌占俄进口智能手机总量近80%
- 在人间烟火中延续“非遗”的生命
- 2024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
- 两部门:加大对受灾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各类信贷投放力度
- 联合国官员:桂林旅游资源独一无二潜力无限
- 国家统计局: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
- 促文化交流互鉴 侨乡青田鱼灯“游”向海外
- 中经评论:培育更具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90亿人次!2024年春运人员跨区域流动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藏医药与天文历算数字化资源中心在西藏拉萨成立
- “碳”路先行|涓涓清流入浊漳 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综合治理显成效
- 台风“组团”来福建 专家称与厄尔尼诺相关
- 多国政要密集访华,不约而同提到这个关键词!
- 国家发改委:“五个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 存量房贷利息要降?多家银行客服回应
- 高端旅游人才短板如何补齐?
- 隔夜茶有毒不能喝?没那么邪乎!
- 云南大山包保护区:飞抵越冬黑颈鹤数量破千只
- 中国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实现国产化
- 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高温天气 江苏山东辽宁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国庆文旅“解锁”新玩法 激活消费市场新潜力
- 汕头暑假旅游福利:好玩又好吃
- 太原机场冬航季将运营客运航线86条、货运航线4条
- 多方解读《网络游戏管理办法》 业内人士:征求意见稿有调整空间
- 端午节期间西安将日增客运车辆班次1100班 保障民众出行需求
- 《文天祥与忽必烈》昨日天桥剧场首演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 中国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寻梦大运河:在三湾河畔“一眼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