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怎么用?请收好这份佩戴秘诀
口罩怎么用?请收好这份佩戴秘诀
相关专家传授如何科学正确使用口罩
1 拿到口罩时应首先查看口罩包装上的标志,确认口罩类型是否合适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2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某种型号口罩,先判断口罩是否与自己脸部紧密贴合,以免削弱防护效果。
3 佩戴口罩前洗净双手,避免碰触口罩内表面;口罩鼻夹在上,深色朝外,佩戴时上下拉开,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杉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短短十几天,出门佩戴口罩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必选动作。去超市买菜,没有口罩谢绝进入;乘坐公共交通,不戴口罩没有安全感。从今日起,部分医院开放门诊,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未佩戴口罩者,一律不得进入医疗区。
另一方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全国药店医用口罩供不应求,一度出现断货脱销的状态。但凡有药店获得少量货源推出限购,市民便不顾拥挤排长队购买,一“罩”难求成为普遍现象。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向市民解答如何科学正确使用口罩。
使用口罩有秘诀,你会正确佩戴吗?
近日,深圳6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痊愈出院。其中有一名来自河北邯郸的36岁男性患者,1月15日随父母去武汉旅游,23日确诊。但同行的父母都没有被感染。这位男子表示,他的父母都60多岁了,一直有戴口罩的习惯,即使没有这次疫情,平时去到人多的地方,都会戴着口罩。可见,佩戴口罩是重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湘瑜教授介绍,当前情况下,建议老年人还是尽量不要外出。复工后,年轻人如果必须外出,请佩戴合适的口罩。
究竟何为合适?在口罩的选择上,张湘瑜建议,可以根据防疫工作性质和暴露风险的等级,以此来选择不同防护级别的口罩。如一次性医用普通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推荐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岗期间佩戴,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推荐需要接触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参与防疫工作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医用防护口罩虽然防护效能相对较高,但由于其密合性、呼吸阻力更好,长时间佩戴,舒适性肯定差。选对而不选贵,不提倡过度防护,但一定要确保有效。
在疫情发生前,许多人从未佩戴过口罩。戴眼镜的小张第一次戴口罩后很疑惑,为什么口罩和眼镜不能同时使用,戴上口罩后,镜片立马起了一层薄雾,做什么事都受到影响。其实,这是因为小张不知道口罩上方有鼻夹,按紧鼻夹可以贴合面部,减少感染,同时减少呼气对镜片的影响。
市民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张湘瑜做了详细介绍。第一步,拿到口罩时应首先查看口罩包装上的标志,确认口罩类型是否合适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口罩外观是否清洁完好,有无破损、污渍及异味;第二步,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某种型号口罩,先判断口罩是否与自己脸部紧密贴合,是否能罩住鼻、口及下巴,佩戴不适合自己的口罩会削弱防护效果;第三步,佩戴口罩前洗净双手,避免碰触口罩内表面;第四步,口罩鼻夹在上,深色朝外,佩戴时上下拉开,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注意捏紧金属条,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
“使用过的口罩绝对不能用手去压挤,这样会使病原体向口罩内层渗透,人为地增加了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张湘瑜提醒,“使用口罩中尽量避免触摸口罩,不可将口罩取下悬挂于颈前或放于口袋内再使用,摘下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垃圾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摘下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口罩戴两层,防病毒效果越好?
疫情之下,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张湘瑜介绍,孕妇佩戴医用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的慢性病患者佩戴医用口罩后,可能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该群体应及时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儿童因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成人口罩,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医药行业标准的儿童防护口罩。“新生儿宝宝需要更多保护,是不是也需要戴上口罩?”张湘瑜提醒,新生儿不适宜戴口罩,以免窒息,应在日常生活照看中注意防护。
此外,有市民认为口罩戴的层数越多,防病毒效果越好,戴上两层才有安全感。张湘瑜表示,只需正确佩戴,一个口罩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增加层数,防护效果差不多,反而降低透气性,影响舒适度。
市民使用过后的医用口罩如何处理?张湘瑜提示,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并避免回收。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发热门诊、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佩戴的口罩,处理方法与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处理方法相同。
如何科学使用?安全场合不必过度防护
当下,很多市民反映,口罩比较难买,口罩能不能重复使用?怎么科学使用口罩?对此,湖南省胸科医院首席专家黄移生主任医师建议,市民到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就诊必须要戴口罩。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以不戴。
黄移生介绍,在非疫区,空旷并通风场所独处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如有来人,应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市民如果在独自驾车时,可以不戴口罩。在通风良好的办公室,单人办公也可以不戴口罩。
资源紧缺时,口罩的使用原则是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风险,但如果接触了患者或者有潮湿脏污、变形、损坏、异味等,口罩应及时更换。没有上述情况的话,将口罩放置清洁、通风、干燥处,可以循环使用。“无论是哪种类型口罩,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一般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 4 小时。”黄移生提醒。
此外,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也呼吁过,普通民众使用普通外科口罩时,更换频次为1到2天。不用消毒加热,一般情况下,没必要佩戴N95一类专业口罩。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发挥税收大数据智能分析优势
- “帝国第一陪葬墓”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 吉林长白山腹地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
- 今日平说丨看山瞰海 薪火相传
- vivo X100系列正式发布 售价3999元起
- 中新健康丨上海建立6家“上海市儿童孤独症诊断中心”
- 饮酒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系吗?
- 泰国官员:以特色节庆文化吸引中国游客
- “开奖周”开启,诺贝尔奖巨额奖金为啥“发不完”?
- 今年西藏接待游客有望实现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长
- 小胡蜂“蛹”出大“钱”景 广西“85后”“追蜂者”探索致富新路
- “小鱼片”做成“大产业” 浙江宁海渔乡唱响“赶海经”
- “趣淘”漳州:美国知名艺术家点赞古城保护与开发
- 警惕老年人的“视力杀手”
- 大厂和创企,谁能跑出中国Sora?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科学评估 助力个性化养老
- 乡村振兴别样红 山西“阳高红”映照民众致富路
- 王某强及其公司涉嫌诈骗?成都警方通报
- 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开园 打造六大区域解锁冰雪奇观
- “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仍疑点重重 更多证据指向美国参与其中
- 热门推荐
-
- 70城最新房价数据出炉 京沪新政效果显现
- 埃尔多安因心肌梗塞住院?土耳其卫生部长:状况良好
- 法国警察射杀少年引骚乱 汽车被烧、数十警察受伤
- 五一“北晴南雨” 假期首日重庆或有雨
- 广东遗嘱人年龄段降低 房产归属最受关注
- 广州启动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
- 福建海警联合公安机关破获特大跨境走私毒品案 缴获冰毒近200公斤
- 提质增效延续消费热潮
- 民俗风情扮靓夏日园林 “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开幕
- 国内最大规模单体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实现“满充满放”运行
- 福建多项工程入选2022至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 稳预期强信心!多领域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增强
- 今年上半年总销售额逾300亿元—海南离岛免税热度升温
- 慢阻肺或引起肺癌 专家:慢阻肺患者应定期做CT检查
- 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获全球道路行业“诺贝尔奖”
- 宁夏将稳步提高低保、孤儿养育津贴、残疾人补贴三项标准
-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加强与全球氢能行业交流合作
- 广西生态修复“点赞拇指”:珍稀动植物出现 村民吃上“文旅饭”
- 陕西旬阳一医院规定“到龄不续聘” 官方回应
- 北玉米南水稻 藜麦也来凑热闹 共绘金秋好“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