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压,学点专业的方法
想减压,学点专业的方法
孙春云 姚晶
人在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能感受到动力,自然就能感受到压力。因此,很多人会寻找减压的方法,比如,指尖陀螺、无限魔方等减压玩具,甚至快递包裹里可以捏无数次的泡泡纸,似乎都能帮人减压。不过,这样做得到的效果并不一样。有的人说,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有的人说,等到不玩儿的时候又回到现实,尤其是想到玩儿的时间什么“正事”也没有做,竟然会更难过……
减压玩具究竟能不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如果想要减压,应该怎么做?来听听心理医生对此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建议。
适度压力有利激发潜力
压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角度通俗地讲,压力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和消极信念。压力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其实,胎儿尚在母体中时,就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正如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适度的压力对于人的成长和健康是有益处的,因为适度的压力能够保证人的觉醒,使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见过一部分人,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但是大多数人,不擅长应对较大的压力,或者说是做不好压力管理。比如,在异乡漂泊,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抑或是面试时被面试官质疑,都可能突然之间让人产生自我怀疑。在压力面前,人有时候会变得不自信,当一个人能承受的压力达到极限时,就会出现崩溃等极端情绪。
前文提到的减压玩具所起的作用其实是一种“情绪转移”,无论是能让时间悄悄溜走的指尖陀螺,还是烧脑的无限魔方,它们都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眼前的烦恼。不过,如果压力源没有消除,又没有做好心理建设,只是单纯的情绪转移或注意力转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压力也无法真正得到释放。
所以,减压玩具可以作为一种暂时减压的辅助工具,让人得到喘息,但恢复体能后还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和解决压力。
学会识别高压信号
压力管理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课题。有效压力管理的第一步是能够觉察到过度的压力,建立一个识别压力的预警系统。
怎么知道一个人的压力大不大?首先要识别高压信号。回想一下,当你受到压力时,身体和情绪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然后锁定这些反应。以后每当即将进入这些习惯性的反应状态时,就马上向自己发出警告:压力过大了,需要调整了。
高压信号主要分为情绪信号和行为信号。
高压下的情绪信号包括“容易发怒”:遇到冲突时,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此外,还表现为精力溃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无助、无能、自卑及没有价值等。
高压下的行为信号包括滥用兴奋物,如糖、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等;暴饮暴食;挥霍浪费;拖延。
这些高压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后,会带来两种临床表现。一种表现为心理症状,如抑郁、强迫、恐惧、焦虑等。另一种表现为躯体症状,也就是说,压力问题转变成了躯体问题。对这一转变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叫做心身医学。
目前,有很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都与过度压力有关,如高血压、胃溃疡、慢性头痛等。以胃溃疡为例,很多胃溃疡患者都承受着较大的工作或生活压力,他们在精神上往往表现得很坚强,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他们相对薄弱的胃上找到了突破口,胃壁上的溃疡就是这一突破口的象征。
四招教你暂放压力
如果不是天生抗压性强的人,应对压力是需要主动掌握一些技巧的。比如,通过改善交流来缓解人际间的冲突。但有时我们需要暂时的“放下”,所谓张弛有道,方得长远。
在一次压力管理培训课上,我拿起一杯水提问:“大家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台下的学员有的说是半斤,有的说是一斤。我又问:“这杯水大家能拿多久?是不是拿的时间越长,觉得越沉,手也越酸?”大家纷纷点头。是的,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直至无法承担。我们需要做的是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后再拿起来,如此才能拿得更久。
对于放下压力,心理学上有一些专业建议。
1、社会支持法 发展出适当数量的朋友圈,寻找家庭、朋友等人际支持系统,通过倾诉、分享和提供建议,来帮助自己分担心理与实际的压力;
2、目标集中法 在众多的生活和工作任务目标中,只追求主要目标或当下可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要求事事完美。
3、付诸行动法 投入力所能及的行动中,家务、运动、娱乐等都可以,在集中注意力进行这些活动时,身心是能够得到放松的。
4、情绪转移法 发展适当的情趣活动,参与到兴趣爱好中,使自己能感受到放松和增加活力。
正确面对“压力”做认知调整
压力是种个体和外部事件之间互动的感受,但同样的压力事件对人的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同一件事在有的人眼里不足挂齿,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是举重若轻,还是举轻若重,这与一个人的人格和对事情的认知角度很有关系。所以,要正确面对压力就需要进行认知调整。
如何进行认知调整?大多数人认为压力是负面或具伤害性的,但事实上压力事件是中性的,并无所谓好与坏。你若视之为积极正向的,它便可成为生命过程中的历练,促使你成长;你若视之为消极负向的,它就会成为辖制,限制你的成长,甚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所以,要正确面对压力应从改变认知做起,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事件虽仍存在,但自己的心态改变了,它就不再构成压力,这正是压力管理的精髓。
面对压力,除了自我调整以外,还可以到专科医院接受专业指导。许多心理专科医院的心理科设有一个专门的科室——心理测查中心。在这里,针对压力源、压力程度和对压力的适应能力等,都有专门的量表可以进行测查。如果心理测查的报告提示有过大的压力,心理医生会视情况提供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宣布计划采购最多12艘常规动力潜艇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同安理会成员国大使一道赴拉法口岸考察
- (聚焦博鳌)中外专家支招如何应对“AI焦虑”
- 贾樟柯成为第55届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荣誉人物”
- 通讯:“对美国无休止战争说不!”——反战人士敦促美国反思伊拉克战争
- 国庆假期 大兴机场预计9月30日迎旅客出行高峰
- 水运宪长篇小说《戴花》:一段崛起时代的国家记忆
- 北京吸引外资研发中心落地集聚 支持研发数据依法有序跨境流动
- 全国首笔鲟鱼活体抵押贷款签约 解决银行“不敢贷”问题
- 浙江改革聚焦:海事侧营商环境优化提速显成效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法艺术对话系列作品展”首场活动
- @工业中小企业,这九招助你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 山西忻州邀客雁门论酒 着力打造“北方黄酒酒都”
- 聚焦现代种业发展 陕西省深入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
- 在节气系列短视频里创造美好
-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北京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瞄准未来 温州勇当先行者
- 北交大启动“国际中文日”活动 搭建中外学子友谊桥梁
- (上海自贸区十年)我在自贸区|楼宇经济专员严卫娟:摩天楼里“找问题”的“店小二”
- 热门推荐
-
- 大部分家庭缺乏儿童身高管理意识 专家建议3岁起动态监测
- 《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出版
- 中国和尼日利亚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荣宝斋首届青年艺术提名展”在京举行 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发展平台
- 美国堪萨斯州一银行倒闭 官方称“孤立事件”却仍引担忧
- 中国(山东)—南非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开普敦举行
- 2024厦门文旅推介会在韩国首尔举行
- 青海多地降温出现轻到中度寒潮
- 金维刚:一季度企业招聘活跃,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 重庆多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辽宁2023年上半年GDP近1.4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 浙江“蓝色循环”缘何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 两部门紧急下达1500万元资金支持新疆震区公路应急抢通
- 三部门发文:多措并举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 还在考前“大补”?父母后勤保障要“避雷”
- 日本核污水排海将为海洋安全注入不确定性风险
- 能源合作“照亮”中巴经济走廊
- 合肥通报“三只羊”直播带货调查情况:罚款6894.91万元 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 雄安发布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展 今年承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
- 中韩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