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调查:近五成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
大学生读书调查:近五成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小说最受欢迎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张宇)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大学生每天花多长时间用于阅读?最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大学生读书话题,对全国8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学生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超四成学生每月读书不足一本,小说、名著、传记最受学生欢迎,近六成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情况不满意。
大学生每天平均读书时间比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近五成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
“我挺喜欢读书的,但每天上完课之后还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回到宿舍就已经晚上了,只能临睡前花个十几分钟把喜欢看的书翻阅一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高帅告诉记者,自己在社团中担任负责人,课余时间都用来开会、写策划、排练节目等,分给读书的时间也逐步变少。
和高帅一样读书时间较少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显示,46.3%的受访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30分钟,每天花费30分钟到1个小时、1个小时以上时间读书的学生分别占33.91%、19.79%。在读书数量上,44.91%的受访学生平均每月读书不到一本,另有43.17%和11.92%的学生分别平均每月读书1-3本和3本以上。
“每周最少都会读一本书,如果有些书的内容比较晦涩,就会再读一遍。”对于河北大学历史专业学生赵世介来说,读书在大学不仅是主业,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他表示,自己所学的历史专业是一门需要大量文化基础的学科,不断地阅读才能学习到更多的内容,“读的书越来越多,也更加感叹中华文化的悠久,真是古人诚不欺我也!”
大学生每月平均读书数量比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小说、名著、传记受欢迎
在本次调查中,82.64%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喜欢读书。那么,大学生对什么类型的书最感兴趣呢?调查显示,通俗小说类最受欢迎,占受访学生的61.46%,其次选择文学名著类和人物传记类,分别为55.67%和36.57%。
东北大学学生李阳是一名狂热的科幻小说迷,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刘慈欣。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像刘慈欣老师那样的作家,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就是为了创作而做准备,“动笔之后才发现写书和看书有很大的不同,之后会再继续多读书,向优秀的作家学习!”
“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历史中伟人的重大决策和事件。”这就是江南大学学生马博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的原因,相比于虚构的小说、故事,真实的人和事让他觉得自己所读的书,就是在描述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大学生喜欢书籍类型比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近六成对自己读书情况不满意
在此次调查中,兰州大学学生王一博面对自己读书情况满意度时,选择了“十分不满意”。他认为,虽然自己读的书也并不少,但总是不能像身边的人一样对名人名言张口即来,关于书里的内容也总是很难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觉得自己读得还是太浅了,读完就扔到一边,没有记录也没有思考。”
调查显示,有44.1%的受访学生对自己读书情况不太满意,36.69%的受访学生基本满意,认为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为13.19%和6.02%。
“读得太片面,专业之外的书阅读还不够。”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王红对自己读书情况的评价。她读的书基本都是学术性书籍,主要为了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她告诉记者,自己每次去图书馆总是直奔需要类型的书架,对其他类型的书一直没有很深的了解,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舍友借阅的漫画,发现其他类型的书也十分有趣。
大学生读书情况满意度比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高校教师建议:避免急功近利、盲目从众,读书要有选择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徐伟琦认为,大学生读书应该当成一种知识的积累,而并非急功近利、盲目从众的形式,良好的阅读效果是要经历长远发展慢慢体现的。他建议,大学生在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过程还要带着审视的眼光,具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在阅读中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华北理工大学团委老师刘潇潇认为,大学生读书要学会选书,选书要把握好“两个懂得”,一是要懂得选类型,二是要懂得选书目。选书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了汲取知识、学习技能还是情感疏导,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书;定好类型后,通过看标题、看目录、看作者、看书评等方式,了解比较究竟要看哪一本或哪几本书。(应受访者要求,除教师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大部陆续升温 多地入春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
- 一柄榔头45年 浙江民间大师开凿铜刻艺术世界
- (经济观察)以绿为“底”上海保险业“向新而行”
- 美动物园为大熊猫“云川”和“鑫宝”打造大四倍的新家
- 多国人士期待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 央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长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 遇见福建:建阳溪源古韵悠 美丽乡村引客来
- 中国两部门指导建行开展试点工作破解知识产权“评估难”
- 南凭高铁崇凭段进入全面铺轨阶段
- 江苏省教育厅发防范雨雪冰冻通知:必要时可暂停教学和户外活动
- 国家能源局:将采取多方举措引导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 “和中国工程师一起成长让我们更憧憬未来”
- 六盘山下“石榴红” ——宁夏固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笔
- 斗鱼签约战队武汉eStarPro登《精品购物指南》,年轻面貌尽显时尚活力!
- 国家邮政局:端午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26.54亿件
- 鲁中国际生物谷开园 首批签约额达32亿元
- 南非研发总支出恢复增长
- 专家学者聚孔子故里座谈研讨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 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 斯蒂芬·佩里:世界各国可学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 热门推荐
-
- 中国商务部:将在增值电信等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 招行发布老年人防骗贴士 以智慧风控体系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
- 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事故首笔赔付完成
- 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开播,首部系列探寻古滇文明
- 中国东极北极间首次实现直飞
- 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 吉林振兴加速取得新突破
- 海口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元素提炼与创意设计方案
- 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146家 居中西部首位
- 停车位“捉襟见肘”产业园“向天借地”
- 北京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入集中参保期
- 欧盟批准一种转基因油菜和一种转基因大豆上市
- 三部门: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信息正式发布
- (新春走基层)海内外书法名家广州集体写“福”迎新春
- 【跨国企业在中国】菲仕兰全球CEO范晏德首访中国:对中国业务发展充满信心
- 12月10日央行开展141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受伤住院
- 打卡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以雕塑与世界对话
- 穆彦魁:进博会是“中国搭台、世界共享”的窗口
- 国际剧协总干事托比亚斯:20岁读“红楼”,今在廊坊入“梦”
- 青头潜鸭白洋淀安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