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区探索把“夜间消费”变为“夜间经济”
徐汇探索把“夜间消费”变为“夜间经济”
国庆前夕,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衡复艺术中心全新亮相,这座原址为徐汇区政协办公地、毗邻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的老建筑,如今成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诸多老洋房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展示空间。记者日前从徐汇区获悉,在即将到来的11月,这里将举办由法国顶级水晶品牌巴卡拉主办的“传奇水晶展”,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古董水晶艺术品首秀。
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品珍藏展,此次展览将开放夜间场,供白领观众下班后参观。将风貌区内具有海派风情的老洋房、文化场馆、老马路纳入夜间经济发展规划,正成为徐汇促进区域消费增长、推动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
慢生活街区配最合适背景音乐
不足1万平方米的园区,却聚集了Peet’s Coffee(皮爷咖啡)、%Arabica(阿拉比卡咖啡)、Coffee Tree(咖啡树)等多家“网红”咖啡馆。位于武康路、泰安路交会处的“武康庭”自2008年开业以来,成为海派文化消费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武康路人气不断攀升,增长的人流量也给周边居民区带来困扰,武康庭的业态因此不断微调。
夏末秋初的夜晚,武康庭的庭院中,每张桌子上都闪烁着微亮的烛光,伴着月色映照出桌边食客们惬意的脸庞,这样的画面是典型的“武康庭之夜”,“白天阳光、晚上烛光”也成为武康庭一大特色。上海康世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武康庭、永平里两大庭院式商业园区,公司总经理梁露薇说,武康庭由于距离居民楼较近,从商户装修阶段,运营方就介入指导。如商户夜间照明尽量与园区同步,采用暖色灯光,夜间户外座位多采用蜡烛照明,不额外增加光源,营造出柔和典雅的气氛,降低光污染的可能。
在招商阶段,武康庭就对园区夜间经济进行规划。除餐饮业态,武康庭借助老洋房、老马路优势,开设了珠宝店、葡萄酒鉴赏店、画廊、跨界设计师时尚生活馆、古董店等复合型业态。这些不会产生大量光源、噪音和油烟的业态,大多靠近居民区,而酒吧、西餐厅等则集聚在内庭或沿马路的高层建筑内。此外,商户播放的音乐大多为轻音乐,为打造“慢生活街区”搭配最合适的背景音乐。
加入文化元素夜经济更具魅力
上海中心城区发展夜经济,丰富的优秀历史建筑、文化历史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禀赋。如何用好这一禀赋,却是一门学问。在衡复艺术中心一层,原先仅作为展馆前厅用途的空间正在改建,将成为一家水晶艺术品主题的咖啡馆。消费者观展前后可在此小憩,欣赏水晶制成的餐具、工艺品,“艺术+消费+轻餐饮”的业态自然而然产生。
姚佳音说,历史风貌区内的夜间经济发展,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泡吧、蹦迪。根据计划,在水晶展举办期间,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也将从每天16时30分延长开放至晚间,市民游客参观完水晶展后,不仅能品尝咖啡、逛艺术品收藏店,还能参观名人故居等,在聚集人气的同时,也将历史风貌区的文化内涵延伸至更广泛的时段、更广阔的人群。
今年6月8日世界文化遗产日,位于淮海大楼一层的“乔家栅体验中心”正式亮相,集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体验、产品的研发升级和定制于一体,以乔家栅非遗第三代传人袁金娣为首的特级点心师团队固定在此开设非遗传习课程,教市民学做烧卖、鲜肉月饼等传统中式点心。上海新路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郑华介绍,今年是乔家栅品牌创立110周年,企业在参与区域夜经济发展时将着力于老字号的夜间魅力延伸,体验中心不局限于美食品尝、手工制作,下一步力争每年举办100场活动,抓住夜间消费契机为老字号拓展新的消费群。
距离淮海大楼一公里的安福路、武康路路口,一片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园区有上海人气最旺的露天电影院,也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发行公司诞生地。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若颖介绍,借助每周放映露天电影、举办“导演之夜”座谈等活动集聚夜间人流和口碑,下一步公司将联合周边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野兽派花店”总部等文创机构和企业,共同探索将夜间消费转变为夜间经济。“夜间经济加入文化元素,可让前者更有魅力,后者不再‘曲高和寡’。”
开展街区夜间商业大数据分析
今年6月,徐汇区出台《徐汇区商务委等九部门关于本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明确29处夜间经济试点区域和39处试点夜经济的文化娱乐场馆。记者注意到,在徐汇区首批夜经济试点区域中,既有武康庭、永平里这样的庭院式商业园区,也有环贸广场、港汇恒隆广场这样的大型商办综合体。
不同的区域和经营时段限制如何共同发挥夜间经济效应?徐汇区商务委副主任姜舟表示,夜间经济并非“熬夜经济”,徐汇区重点聚焦每天18时至22时的“夜生活主体时间”,关注每天入夜后消费者从晚餐、饭后娱乐、文化消费到深夜酒吧消费时段的需求。在空间上,提倡夜间消费的品质和氛围,引入文化、娱乐和购物元素,抓住90后至00后这一夜间消费主流人群,营造让年轻人轻松社交、展示自我、感受上海的环境。
此外,徐汇区正探索在现有商业联合会基础上,建立夜间经济发展沙龙,邀请商户、运营方、消费者、专家共话夜间消费发展瓶颈、优点及经验。眼下,位于衡复风貌区内的湖南路街道正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街区夜间商业大数据分析,下一步将针对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人流分布来研究相关夜经济推进措施是否有效。
本报记者 舒抒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籍专家:“脱钩”不会让美国更强大 深化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 川渝四家法院签订协议 深化跨域诉讼服务司法协作
- 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一期主体建设完成
- 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延伸段首辆列车抵达社头车辆基地
- 美日首脑G7广岛峰会前举行会谈 强调加强两国关系
-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川娃子”唐洪军新疆扎根记(图)
-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19453人死亡
- 工银理财连续四年获评“金牛奖”
- 中国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到顶
- 江苏沛县“空中”西瓜喜获丰收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晋中:产业赋能 乡村焕发“万千气象”
- 警方:“西双版纳登革热致20多人死亡”系谣言 造谣者已被行拘
- 关于新流行“无麸质饮食”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 福建消防“硬汉”李水养 用拼搏诠释“火热青春”
- 巴布亚新几内亚山体滑坡遇难者已超2000人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严禁制售“特供酒”
- 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情系肾友·透亮人生”尿毒症救助公益计划启动
- 佩斯科夫:在续签黑海港口粮食外运协议方面 俄方“善意”不会无限期持续
- 成都再发高温红色预警 或热到9月中旬
- 喝中药怕苦能加糖吗?关于中药这些知识务必掌握
- 热门推荐
-
- 中俄“跨江·跨国·跨年夜”系列活动燃动黑河
- 中国画学研究的多元开拓
- “00后”民警的别样春节:菜市场里过年,和商户成朋友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一大巴遭无人机袭击 8人受伤
- 大熊猫“成功”死亡 成都大熊猫基地发布情况说明
- 汉巴南铁路跨兰渝铁路大桥成功转体
- 长春光博会签约项目投资额达206亿元
- 新疆兵团:良好生态环境引来灰鹤“回头客”连年越冬
- 三部门联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 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
- 2024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30亿
- 江西新余一店铺地下一层发生火灾 已造成25人遇难
- 三季度末山西科技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5.59%
- 德媒:西方在为乌克兰提供弹药上面临困境
- 小红书集中资源发展多元电商 福利社店铺将停止售卖
- 通村畅乡的公路网络越织越密 农民群众“走得好”、农村物流“运得畅”
- 帮信犯罪数量上升,谨防“出借”银行卡被用于电诈
- 美俄完成大规模换囚行动 普京在机场迎接获释俄公民
- 广聚天下英才 中原未来可期——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 外媒:印度比哈尔邦20人因饮用假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