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夕,花多少钱才能表达心意?
过七夕,花多少钱才能表达心意?
新华社杭州8月8日电(记者张璇)刚刚过去的中国情人节七夕,既让情侣们享受了浪漫的节日,又让钱包默默承受着甜蜜的负担。动辄几千、上万元的礼物和价格水涨船高的鲜花、烛光晚餐,让不少网友直呼情人节越来越“过不起”。过七夕,到底花费多少钱才能表达心意呢?
既然称为情人节,最流行送的莫过于鲜花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鲜花在情人节中已经算不上是大支出,情侣们也乐得买上几支,这让鲜花经济在每个人的微薄贡献中显示出一派繁荣。
6日,在杭州闹市区武林路附近的一家花店,记者看到,红玫瑰、彩色玫瑰、郁金香、香水百合等价格已经比平时翻了几倍甚至10倍,但花店老板告诉记者,早在几天前,七夕订单就有不少了,“今天线上开始不接单了,因为实在是供不应求。”说话间,一束由十几枝粉玫瑰点缀着满天星的鲜花,售价680元,被一位30岁左右的男士订走了。
浪漫的日子里,烛光晚餐是很多情侣的首选。许多咖啡店、西餐厅、酒吧也适时推出各式套餐来招揽顾客。例如一家西湖边的西餐厅,平时人均消费约296元,但是七夕节当天只有999的双人套餐,提前一天预定已经几近客满。
杭州白领徐佳佳今年29岁,这个七夕是她和老公婚后的第一个七夕节,所以尤为重视。“不想和大多数人都赶在同一天过节,所以上个周末我跟老公提前去吃了一顿大餐。”徐女士说,老公送的一只品牌包约6000多元,一束花300多元,吃饭消费了600元。
“我给老公的礼物是一瓶香水,大概700多元。”徐女士粗算了下,她与老公过个情人节至少要花7000多元。
而大学生小潘选择在网上订一束200元的玫瑰花,又花280元买了礼物。“晚上再带女友吃饭,估计至少要花400元,吃完饭如果来得及就去看电影,两张电影票要120元。”小潘说,他每个月的零花钱大概两三千元,不够就用“花呗”等消费借贷来凑。这次与女友过七夕,下个月肯定又要请父母再支持下。
据记者了解,在大学生群体和刚毕业工作的群体中,借钱过节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多位男性受访者心中,买什么礼物才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才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每逢七夕等节日,朋友圈里就掀起了一场“晒礼物”大赛。有网友说,有时候情侣间的一次吵架就源于女友刚刷了朋友圈。
“在这些节日中适度消费,增进感情,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攀比消费、冲动消费是不可取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从近几年的一些大学生深陷消费贷困境的案例中就可知一二,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冲动消费的行为还是很常见的。
陈音江说,通过观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买了贵的商品就是重视,但事实上感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买了贵重的礼物,并不一定说明爱情有多么甜蜜。特别是年轻人和刚毕业工作的群体,要根据实际能力、需求,去选取礼物。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认为,在网络社交舆论场上,经常能看到网红、大V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加上消费者本人“面子”心理的影响,导致不少人互相攀比。攀比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节约是传统美德,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十分重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罗森退市 便利店“大浪淘沙”
- 宁波携厦门唱好“双城记” 设立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
- 校园一排柿子树变成五门课
- 多地发放公积金贷款政策“礼包”
- 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浔阳”:登庐山、赏瓷器、悟文化
- 浙江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超920万人次
- 今年一季度宁夏发放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5.88亿元
- 摄影师和牧民一同花6年时间拍摄完成首部罕见的雪豹纪录片
- COP29的资金博弈:气候变化的“南北大战”
- 知名童书作家梅子涵引领孩子们感受朗读之美
- 网友抢着做!这张小学四年级数学卷 据说“有点抽象”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东南亚木薯粉热销中国
- 上合示范区发运今年首班中欧班列(齐鲁号)冷链快通专列
- 临夏有约:一盏茶香里的民族风情
- “清官第一”走出史书 多元文创带火县域“甄完IP”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铁拳”行动第五批典型案例
- 通讯:高科技“加持”下的库布其沙漠
-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主要靠“人努力”
- 课题研究:制造业数字人才数缺口巨大 破解困境需各方合力推进
- 中新教育 | 湘港深化教育合作 加强青少年文化交流
- 热门推荐
-
- “日本境内流离失所者的人权面临诸多挑战”
- 从“远程虚拟窗口”看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成效
- 日本财务省车辆在国会附近肇事致1人死亡
- 第二届天目山论坛开幕 政企学共论低空经济何以“起飞”
- 汛期洪涝灾害来袭前有何征兆?普通人如何避灾?这140秒很重要!
- 特朗普最新任命!这次包括火箭队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日均超6.7亿件!快递业迎年货寄递高峰
- 共赴湾区“归”谷!第六届留学生节在珠海开幕
- 宁夏银川:国庆“日出之约”引游人
- 俄乌局势进展: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效力中止 乌多地遭导弹及无人机袭击
- (新春走基层)山东开启“忙年”模式 民众做炸货、备年货待春筵
- 山西吕梁离石区发生山体滑坡 5人被困
- 四川现有农民合作社10.8万个、家庭农场25万家
- 松绑路边摊还需更精细
- 新疆奇台县:敲响新疆农村宅基地择位公开竞拍“第一槌”
- 招4000人 美团将启动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
- 云南镇雄县再搜寻到5名失联人员
- 西藏阿里最美“警色”温情守护
- 亚洲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圈粉”海内外客商
- 中国军民营救美国飞虎队员事发地:两国友谊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