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化时代,“我要求不高”不过是婚恋中的一句谎言
指标化时代,“我要求不高”不过是婚恋中的一句谎言
编者按:7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年轻人的婚姻被啥绊住了脚》《都市白领婚恋“不凑合”的心态怎么破》和《一个东北地区大龄男青年的婚恋样本》一组报道,引发热议。
《中国青年报》官微根据以上报道内容发出了“2018年结婚率十年创新低,你是主动剩下还是被迫单身”的话题,迅速成为当日微博话题榜第一位,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讨论。截至7月17日下午,有5.8亿网友阅读,9.7万网友参与讨论,此外有23.1万余人参与话题的投票调查。投票结果显示,“喜欢单身,恐婚控育”是年轻人选择不结婚的主要原因,占比39.6%;38.2%的网友认为是“生活压力太大,难以解决”而选择单身;19.5%的网友单身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对象”。
“我要求又不高,能聊得来就好”,我发现在相亲过程中,不少人经常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然而,他们在相了N次亲之后,终究还是无功而返,最初打着“要求不高”的旗号,久而久之,在别人眼里也会被认为是“挑剔得很”。
说自己“要求不高”,总会给人一种找对象应该不难的潜在感觉,可是,往往都会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我要求不高”正如我只想找个“合适的”“合意的”一样,不过是一句整体的、模糊的、概括性的话语,一般都是在第三方(或媒人)面前说的,处在非正式的相亲语境中,或是在和其他人闲聊过程中冒出来的,总归置身于相亲事外。
但是,要求不高并不等于没有要求。其实,每个人的要求都是由一个体系构成的,而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指标构成,一旦入乎其中,进入正式的相亲语境,“要求不高”很快就会转变,具体化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指标组合。即使你从某个单一指标出发,比如,“我只想找个和我一样爱看书的人”,结果真的遇到一个爱看书的人,却发现他身上还有很多其他“毛病”,根本合不来,于是,新的衡量指标又会出现。换言之,我们都是在用一套完整的指标系统来衡量每一个相亲对象,而每个对象身上都会有不符合某一具体指标的“短板”。
不得不承认,网络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甚或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指标化的阶段,各种领域包括科研成果、绩效考核、健康体检、运动方式等都变得指标化。所谓指标化生存,是指从一种工具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各种生活经验都已然落入精算化、具体化衡量的“套路”中。
婚恋恐怕也逃不过此种“劫难”。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更是讲究精确适配。不难发现,婚恋网站的存在就是将男女双方的各种条件指标化,从而达成一个所谓的精确匹配度,而这种指标化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的婚恋中也或多或少隐藏在不少人的潜意识中。
不恰当地说,每个人的眼睛其实都很“势利”,不过是协助自己筛选、考察和评价相亲对象的“工具”。比如说,婚恋中那些显性的指标可以细化为对方身高多少、长相如何、第一次见面是玩手机多还是交流更多等感性化的评价。当然,还有物质化的显性指标,包括户口、房子、车子等,甚至延伸至对方父母的健康状况。而隐性指标又会包括对方有什么样的爱好、生活习惯如何(是不是爱睡懒觉)、在某些事情的细节处理上(“宠物狗”生病怎么办)是不是“合拍”,等等……
不可否认,婚姻是人生大事,人们对待婚姻还是会抱有较高的心理期待,没有谁会把自己的婚事看作像是去菜场买菜一样简单,随便将就一些也能填饱肚子。虽然有些人对婚姻的理解并不深刻,也没有任何恋爱经验,但是,在没有进入婚姻殿堂之前,也都会在如何选择对象上形成一套固有的评价方式。
尽管这个评价方式可能并不合理和完善,甚至还包含自己对婚恋的各种不成熟的理解和偏见,但是,它都会成为一种指标化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无意识地规定和制约着每个人去作出决策和判断。平时,这些前见和偏见都是隐藏的,一旦进入动真格的、实战的相亲语境中,这种评价体系很快就会启动,而那句经常挂在嘴边的“我要求不高”就会适时隐退,另一套“严格”或“细致”的评价程序和模式粉墨登场。
这样看来,“我要求不高”不过是婚恋中一句平实的谎言罢了。当然,揭穿这句谎言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认清背后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评价体系是如何运转的,简而言之,就是认清自我,重新定位。
在相亲的道路上,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理念。有的人坚持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无法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甚至想要那种“一见钟情”式的婚恋;而有的则久经“相亲”沙场的考验,不再相信婚姻里有爱情,把择偶的物质条件要求得更加细致,工作性质、收入多少、房子选址等,唯有各个方面都满足预期,才肯婚嫁。当然,孰是孰非,也很难给出直接的道德评价,但是,善意的提醒,劝其适当反思和进一步认识自我,才是根本的出发点。
或许,网络信息时代,指标化的婚恋观给我们的一个导向就是完美主义。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2018年发布过的一份《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的问题,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会选择结婚。
然而,要找到“理想”(符合自己指标体系)的人,无疑只会提升婚恋的标准和难度。过去,一些有关婚姻的“鸡汤式”话语似乎很是流行,比如,“婚姻是一场修行”“婚姻要互相包容,互相忍让,理解彼此的不同,接纳彼此的不同”。如今,这样的说法显得过于“老套”,很少人再去唤起或者思考“婚姻的本质”这样的哲学问题,取而代之的则是“个人主义”“个性主义”“独性很强”,甚或是“精确适配”的工具化、功利化思维,似乎只要选对了人,婚姻就会一劳永逸,而宽容、谦让、妥协也已经“不合时宜”,谁会愿意勉强接受一个跟自己“不匹配”“不同步”的人?
我想,面对“年轻人的婚姻被啥绊住了脚”这样的反问,我们是不是应该真正反思和认真检视一下自己的评价体系,是不是过于指标化、细节化,简而言之,过于“完美主义”?
胡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1500亿元
- 对于人类来说,多热才算“太热”?
- 动物超越人类的五种感知能力
- 应对“烤”验,央企进入迎峰度夏保供模式
- 山西辕村遗址与周边遗址完善青龙河流域仰韶文化发展序列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戏剧《家长会》亮相天津
- 各地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 长势总体正常丰收有希望
- (第五届进博会)与进博会“美美与共” 第五届进博会特设艺术精品专区
- 塞尔维亚驻华大使:从中国看到机遇而非风险
- 跨越64年,两“孩子”寻亲成功
- 改革重组三年 鞍本跑出央地合作“加速度”
- 内蒙古首次大规模发现战国时期围沟墓
- 最新研究:人类社会历经艰难困苦或提升抵御伤害和长期恢复能力
- 广西走活开放发展“新棋局”
-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给牛羊当“经纪人”
- 千岛群岛发生6.8级地震 震源深度180千米
- 五一观澜|人气背后是活力,火爆“五一”展现经济景气
- 中国三部门: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
- 广西提升审批效能 近三年办理农房规划许可15.7万本
- 汇聚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 热门推荐
-
- 全国13地市文旅齐聚河北故城 “大运河研学旅游联盟”成立
- 网曝巴中1岁10个月女童被狗咬伤脸部!父亲:已报警,将寻找狗主人追责到底
- AI+遥感、田长制 “全国土地日”青海倡导土地可持续利用
- 文学IP呼应元宇宙世界 《命运乐章》备受关注
- 产业集群涌现,应用领域拓宽——多地竞逐氢能赛道
-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发布
- 俄罗斯游客重返三亚 钟情大海和中医疗养
- 陕北民歌“圈粉”世界 捷克驻华使馆副馆长马金用中文演唱《东方红》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10年监禁 涉嫌泄露机密
- 现象级作品经验何在——以好剧本打造好剧
- “轻便露营”成踏春新选择 户外装备市场蓬勃
- 中国电影人聚长春研讨如何拍出好看的电影
- 杭州亚运会赞助收入为历届亚运会最高
- 云南迪庆邀游客赏日照金山嬉雪观鸟
- 法国专家:中美合作对全球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 市场供应有保障
- 生态伙伴集体呼吁升级原生鸿蒙,近千元“鸿蒙有礼”先锋权益等你来领
- 美国加州“山脉大火”烧毁240栋建筑、农业损失超600万美元
- 便利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利率互换市场 彭博升级“互换通”解决方案
- 江西南昌七旬老人照顾瘫痪丈夫28载 用坚守兑现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