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啦!要防暑更要祛湿
入伏啦!要防暑更要祛湿
中医专家:三伏天要注意祛湿养生 夏季能吃多少生冷食物因人而异
今日正式进入初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已经到来。一阵骄阳一阵豪雨,潮湿闷热的“桑拿天”确实需要注意避暑,但更多人需要的却是祛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是跟消暑的方式有关系。阵阵豪雨导致体内湿气重,煲汤祛湿放什么料最有效最应景呢?这要看体内是暑湿还是消暑不当带来的寒湿。
日前,广东省名中医、省中医院脾胃大科主任黄穗平教授做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微课,带来了大量三伏天祛湿养生的干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宋丽萍、何桂花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意聆
夏日炎炎,经常都是出门5分钟,背后就被汗水浸湿了。这样的“桑拿天”为何会导致人体容易湿气重呢?黄穗平解释,“湿”原本指的是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气候环境状态太过,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引发疾病。岭南地处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人体皮肤腠理疏松,外湿容易侵入,体内湿气困阻,脏腑功能失调,就容易聚湿生痰致病。
此外,现代人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了,加上夏天为了避暑,户外活动也减少了。夏天本来是要出汗的,可是现在大家都离不开室内的空调,本应该从汗水中流出的“湿”,全部被密闭在身体里。
再有就是贪凉饮冷的消暑方式作祟。爱喝冷饮,吃生冷食物,爱吹空调,这些行为过度也会损伤人体阳气,阳不化阴,湿浊内生致病。
夏天夜宵盛行,而嗜食肥甘厚腻,摄入过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易聚湿生痰。饮食不节也会损伤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常。
湿气也有寒热之分
如何知道自己湿气重呢?黄穗平介绍,如果晨起昏昏沉沉老觉得睡不够、小腿肚子还有发酸、发沉的感觉,如厕遭遇“冲不净”的尴尬,再看舌苔黄腻有齿痕,那多半就是需要祛祛湿了。
黄穗平说,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一年最热的三伏天,最容易中暑,但现实生活中,除了少部分需要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大部分人都很难因为气温过高、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发热病,反而是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空调过低、冷浴过久而导致寒气湿气侵体致病的最多。
所以说,西瓜、凉茶、凉菜、冰啤、冷饮、空调,这些都是助寒湿伤阳气的。大家不妨对号入座,你的消暑方式“中了多少枪”?
食疗也可祛暑湿、寒湿
时下,各大中医院的三伏天灸贴药服务已经开始了,这一疗法最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祛除体内寒湿。但有一些人不适合天灸,可以寻求中医师帮助,通过内服汤方祛湿。当然,人们最想要的依然是通过食疗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的有户外工作或闷热不通风的中暑风险,黄穗平介绍,食疗方面预防中暑、暑湿感冒最好的有这些:冬瓜、扁豆、薏米、荷叶。家里煲汤的时候放一点这些食材就能消暑了。冬瓜性味甘寒,清热解暑,利尿消肿。荷叶性味微苦微甘,气清香,可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暑湿季节,冬瓜与荷叶同煮,或是冬瓜煲薏米,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这些食物,或可加入姜片;另外,薏米易致滑胎,孕妇可别为了消暑而误食。
水果=生冷?
不少妈妈一提到“生冷”,就说水果也是“生冷”之物,不利脾胃,小孩发烧咳嗽也要“戒口”,这个说法对吗?
黄穗平说,属于夏季的这三个月少吃寒凉食物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中医讲究四季养生,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要让阳气外泄出来。人不能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冷气环境内,食物也不宜过于贪凉。否则,到了秋天应当收藏的时候,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
至于能吃多少寒凉食物,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体质,而且水果也有寒热之分。体质寒的人当然要少吃寒性水果(如梨、山竹),否则容易造成腹泻。体质热的,则要少吃温热属性的水果,比如榴莲、荔枝。如果是正常平和体质的人,即便水果带有寒凉性,但如果吃得适量,有节制,仍然是利多弊少。
三伏天养生食谱
想祛暑湿的看这里
扁荷粥: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叶1张,大米50克。将扁豆、大米淘洗干净,荷叶洗净切丝,冰糖研细。煮成粥。可清暑利湿,和胃厚肠,降脂祛腻。
想祛寒湿的看这里
草果砂仁煲鲫鱼
功效:温中燥湿、暖脾利水、化食
推荐人群:寒湿困脾致胃痞纳差、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喜热饮、进食生冷寒凉加重甚至腹泻,舌苔白厚腻等症状者。
材料:
砂仁5粒、草果6g、白胡椒8-10粒、鲫鱼一尾、生姜3片(4人份)
做法步骤:
①砂仁、草果稍冲洗,用刀背轻砸两下;
②胡椒砸碎。鲫鱼斩杀,去内脏、鱼鳞,洗净,鱼身划2刀,热锅内略煎至金黄色;
③将鱼及草果、胡椒同纳入汤煲中,加水1500ml;
④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45分钟,再加入砂仁煮15-20分钟,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不适宜人群:虽说砂仁具有行气安胎之效,但草果不宜阴虚血少者,故孕妇、阴虚血虚者少用为宜。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应对“卡努” 福建部分海域渔船撤离人员上岸
- 河南太康通报“16名学生用餐后不适”:初步认定食源性不适 学生均已返校
- 迈出新步伐丨陕西:拼出“实干”劲
- 浙江海岛观察:“千岛之城”何以铸就蓝色共富路?
- 广东青年画家出书揭秘北宋名画《听琴图》技法
- 智利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或引发局地海啸
- 北京启动为期3个月的市民健康体重行动
- 山东省政协建设“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 持续推进提案工作开新局
- 两部门发文细化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 国潮文化引领品牌创新 卡游携国风新品亮相中国品牌日
- 北京中轴线可移动文物修复专项基金成立 千万资金支持文物修复
- 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5.3级地震 女川核电站暂无异常
- 加纳将开发巨型矿山 以提高黄金产量并增加就业
- 美记者卡尔森爆料:英前首相约翰逊采访要价100万美元!
- 工信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商务部:已收到国内行业提交的欧盟相关壁垒调查申请材料
- 三亚恢复往返日本航线
- 中新真探:荞麦面升糖指数很高,不利于控制血糖?
- 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发布:贵州茅台蝉联最具价值企业
- 广州“六展合一”搭建进口食材展贸平台
- 热门推荐
-
- 辽宁省春季首场大型招聘会启幕 一场“家门口”的求职就业盛宴
- 集通铁路全线进入电气化运行 年货运能力提升至8000多万吨
- 不断书写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大使随笔)
- 新疆疏勒:盐碱荒漠变良田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
- 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将于8月26日在成都举办
- 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外籍租客询房热 洞见经济升温
- 世界肾脏日:专家强调慢性肾脏病需“早干预”“长达标”两手抓
- “流量价值”为辽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318国道受灾段将于8月7日管控放行
- 报告:海外网络作家数量增速迅猛 中国网文受“Z世代”读者喜爱
- 没标准、难量化,婚介服务有点乱
- 热回来了!今日北京高温天气回归 最高气温反弹至35℃
- 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启幕 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合作新机遇
- 助力产业数智化转型 5G迎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
- 盘活资源建设场地 开放公共体育场所
- 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中导洞掘进突破12000米
-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道路客运班线暂停营运98条线路
- 广西龙州不负好春光 春茶采摘加工忙
- 中老边境勐满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