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 不都是骨质疏松
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 不都是骨质疏松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谢小婉
老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激素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率特别高。但老人自发骨折,还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徐景勃教授提醒, 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并不都是骨质疏松,诊断时要多个心眼,警惕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这种恶疾,避免误诊。
青睐老人,平均发病年龄超过60岁
徐景勃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淋巴瘤并称为血液科三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发病年龄比较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科室里大多数病人都是年龄超过60岁,甚至70多岁80岁,由于年龄大加上骨痛骨折这些症状,大多数病人都以为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容易忽视或盲目补钙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龄病人因为基础病多,治疗起来较复杂。
三分之二病人看病“走错门”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发病率在血液科恶性肿瘤里高居第二,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容易走错门诊,出现误诊或漏诊。
徐景勃教授介绍道,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在肾内科发现的。因为骨髓瘤细胞容易侵犯肾脏,长期累积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有经验的医生在这个阶段发现患者贫血后,会让患者转到血液科进行检查或请血液科专家会诊。
“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在骨科发现的”。徐景勃教授补充道。多发性骨髓瘤除了侵犯骨髓外,还破坏骨质,引起骨折,全身骨头都有可能受累,表现在颅骨、胸骨、肋骨等处有明显的损害,即出现穿凿样改变。患者骨折后到骨科做骨穿检查后,才能发现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徐教授提到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职业是出租车司机,腰痛难受,原先他自己以为是开车过分劳累所致,但休息不见好转,这才跑去骨科看病,抽血检查发现他有贫血,请血液科会诊,最终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要做骨髓穿刺,治疗核心是化疗
徐景勃教授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了疾病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伤、高钙血症、贫血、骨损等四大主要症状,称为CRAB症状。
做骨髓穿刺可确诊,通过不同的染色、特殊的免疫组化等在骨髓液里看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这是诊断的关键。同时搭配其他生化检查,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多指标多症状结合能确诊。
医生在诊断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指数来划分病情的高中低危程度,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骨折要进行固定,贫血要进行输血,肾脏受累要进行透析等,并且还要注意对感染的防和控,这些都是对症的支持治疗。徐景勃教授提到,治疗的核心是化疗,随着药物增多,目前患者的化疗方案选择越来越丰富,就高危病人来说,如果选择传统的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复发率仍较高,若选用新药治疗,复发概率会低一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政府暂停在脸书等平台投入广告以捍卫《在线新闻法》
- 中国航天日:“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学子逐梦苍穹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亮相晋祠 再现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繁华盛景
- 青海: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形成协作联动“大救助”格局
- 发挥央企低碳转型“标杆”作用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国资央企推进会在京举行
- 美联储新年首次议息按兵不动 鲍威尔:年内降息是合适的
- 空腹晨跑 是否更减肥?
-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设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 海南自贸港首笔民营国际船舶增值税退税业务完成
- 受地震影响 宁夏银川老城区开展疏散及排查工作
- 各国“高考”:日本“浪人”出没,最难考试在印度?
- 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平稳
- 幸运彩友刮中“千里江山图”10万大奖
- 浙江金华一乡村医生:仁心守护村民55载
- 四川海螺沟景区12月26日恢复接待散客
- 端午假期江西省商贸消费持续升温
- 辽宁省出台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
- 国家邮政局发通知 要求扎实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
- 中国证监会:研究出台更多举措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 热门推荐
-
- 落实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滴滴推出“橙意保障计划”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老油田变身“碳减新星”
- 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 青岛啤酒铸牢质量根基 持续谋新谋实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追“光”苏州新机遇
- 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
- 一些养生直播间专门“坑老” 舆论呼吁整饬
- 科普公益让乡村孩子“追上”中国空间站
- 民主不应是美国搞霸权霸道霸凌的工具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德:金牌旅游村建设焕发乡村新活力
- 海南文昌加快商业航天产业链布局
- 中国自主建造LNG加注船从江苏出海试航
- 1500米深海首次发现明代沉船 中国水下考古成果展现“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
- 老工业基地吉林延伸氢能产业链 绿能产品瞄准沿海市场
- 时隔四年,日本将韩国重新纳入“出口白名单”
- 英国政府出手阻止外资收购老牌大报
- 1至8月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新高
- 舞剧《歌唱祖国》再现音乐家王莘一生
-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 三部门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