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 不都是骨质疏松
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 不都是骨质疏松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谢小婉
老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激素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率特别高。但老人自发骨折,还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徐景勃教授提醒, 60岁以上老人骨痛骨折,并不都是骨质疏松,诊断时要多个心眼,警惕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这种恶疾,避免误诊。
青睐老人,平均发病年龄超过60岁
徐景勃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淋巴瘤并称为血液科三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发病年龄比较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科室里大多数病人都是年龄超过60岁,甚至70多岁80岁,由于年龄大加上骨痛骨折这些症状,大多数病人都以为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容易忽视或盲目补钙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龄病人因为基础病多,治疗起来较复杂。
三分之二病人看病“走错门”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发病率在血液科恶性肿瘤里高居第二,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容易走错门诊,出现误诊或漏诊。
徐景勃教授介绍道,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在肾内科发现的。因为骨髓瘤细胞容易侵犯肾脏,长期累积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有经验的医生在这个阶段发现患者贫血后,会让患者转到血液科进行检查或请血液科专家会诊。
“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在骨科发现的”。徐景勃教授补充道。多发性骨髓瘤除了侵犯骨髓外,还破坏骨质,引起骨折,全身骨头都有可能受累,表现在颅骨、胸骨、肋骨等处有明显的损害,即出现穿凿样改变。患者骨折后到骨科做骨穿检查后,才能发现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徐教授提到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职业是出租车司机,腰痛难受,原先他自己以为是开车过分劳累所致,但休息不见好转,这才跑去骨科看病,抽血检查发现他有贫血,请血液科会诊,最终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要做骨髓穿刺,治疗核心是化疗
徐景勃教授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了疾病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伤、高钙血症、贫血、骨损等四大主要症状,称为CRAB症状。
做骨髓穿刺可确诊,通过不同的染色、特殊的免疫组化等在骨髓液里看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这是诊断的关键。同时搭配其他生化检查,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多指标多症状结合能确诊。
医生在诊断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指数来划分病情的高中低危程度,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骨折要进行固定,贫血要进行输血,肾脏受累要进行透析等,并且还要注意对感染的防和控,这些都是对症的支持治疗。徐景勃教授提到,治疗的核心是化疗,随着药物增多,目前患者的化疗方案选择越来越丰富,就高危病人来说,如果选择传统的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复发率仍较高,若选用新药治疗,复发概率会低一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逾两千人通宵鏖战近300分钟 广汕高铁新塘站普速场开通
- 吉林:助力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 过年聚餐怎样才能“好吃不胖”?
- 大妈健身拉断石栏杆,像是一次无意的抽检
- 读懂职业病目录谨慎扩围的深意
- 韩国执政党议员退场 抵制尹锡悦总统弹劾案表决
- 赞比亚政界人士:美国是“北溪”被炸事件的受益方
- 京东正式推出荷兰式拍卖玩法 豪华阿莫迪罗越野房车500万元起降拍卖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举办第六届总领事奖学金颁奖仪式
- 伟大转折的起点,“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
-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
- 韩国调查部门再次传唤总统尹锡悦 或考虑申请逮捕令
- 央企2023年“成绩单”出炉 新产业新业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 中国A股周二大涨 沪指涨逾3%
- 广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强降雨 辽宁山东等地有雷阵雨天气
- 电视剧《追风者》收官,成为全网首部热度破万的谍战剧
- 京津冀签署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雄安新区教育质量提升
- 藏族歌唱家母子从雪山踏歌而来
- 岳飞故里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发布诵唱《满江红》视频征集令
- 李毅刚:提高房颤治疗率 需加大筛查和社会宣传并举
- 热门推荐
-
- 辐射新疆南部五地州 南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试运营
- 期待踏上心之向往的贵州之旅 ∣ 纪录片《寻找最美目的地:秘境贵州》央视首播好评如潮
- 北京推出2100余场文旅活动邀游客乐享端午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中老边境勐满口岸今年超10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387%
- 文化和旅游部:双节假期国内出游将达8.96亿人次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三口启程回国
- 王毅:中国所做的一切就是劝和促谈
- 高校食堂现鼠头?餐饮公司发声
- 张艺谋揭秘第二十条背后故事
- 2023年欧盟收到逾110万份庇护申请创近7年新高
- 以居家办公应对“谁来带娃”值得尝试
- 山西太原启动寒潮Ⅳ级应急响应
- 十年磨一剑 国际互联网小镇如何走向世界?
- 中新真探:只有老年人才会“中风”?
- 中印尼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雅加达举行
- 河北保定获授“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名城”称号
- 江苏常州一企业发生粉尘爆炸致8死8伤
- 央行: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