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2023年“成绩单”出炉 新产业新业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中新网1月2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 “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
1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披露了2023年度中央企业运行“成绩单”。
“成绩单”含金量充足
整体经营稳定、效益稳步增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表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了利润稳步增长的目标。“中央企业围绕大局、积极作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含金量充足的成绩单。”
一方面,“量”上实现稳步增长。去年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保持了整体经营稳定,效益实现了稳步增长。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另一方面,“质”上有了显著提升。去年,中央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股东回报保持在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8.4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10.1%,全年保持了逐月稳步上升态势;截至去年底,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64.8%,有效管控在65%左右,实现了总体稳定。去年还加大了对亏损企业的治理,加强了“两金”处置,这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为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央企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
袁野表示,从指标上来看,企业发展的后劲动能明显增强。“比如,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提升。去年全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明显增加,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过一万亿元。投资带动作用不断地增强,围绕高质量稳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企业去年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新动能加快塑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国资央企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来抓,明确了发展新方向,有效激发了企业新动能,布局上取得了新突破。
据介绍,中央企业去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庄树新表示,下一步,将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来说就是: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新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新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国资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强化投资者回报
如何切实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指出,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中占比较大,是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优质资产基本都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整个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总体上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现在,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谢小兵说。
谢小兵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发力。下一步,将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前期,我们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据介绍,2023年,有12户央企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32户得到了大股东的增持。2022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4.6%;到2023年中期,20户中央企业推出了中期业绩分红近800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多举措落实强降雨防御工作
- 陕西社科院发布蓝皮书 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 总台记者专访丨日本专家:日本政府应担负责任 提高核事故处理信息透明度
- 《新神榜:杨戬》上映 王凯、季冠霖等加盟配音
- 甘肃农技在马来西亚热带稻田结果
- 联合国:叙利亚近70%人口在地震前就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设置贸易壁垒将适得其反
- 青海海南州:突降暴雨致6人遇难
- (第六届进博会)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实实在在地受益于中国高水平开放
- 水果品牌化升级之路 应以不损害多数人利益为前提
- 全方位扩内需摆首位,有何深意?
- 15国50位外籍人士获颁2023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 过度维修、诱导消费……这些修车“套路”你遇到过没?
- 日本大熊猫摄影师:“香香”是我与中国精彩故事的起点
- 广西打造中药材基地示范县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 探访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航天产业向“新”而行
- 毕加索艺术生涯回顾展在滇开展 半数版画首次对公众展示
- 国话青创导演计划第二季回归 首发剧目《我见夫子,是山是水》拆解经典
- 我国美妆市场超千亿元规模,国产品牌难以跻身高端市场症结在哪里
- 热门推荐
-
- “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2精品研推工程”落幕
- 美最新民调:美国几乎所有职业的道德评级均呈下降趋势
- 一个社区的“文化逆袭”
- 中国人社部印发通知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四川乐山金口河区山体垮塌已致19人遇难
-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谈新作《灶王传奇》:要故事,也要思想
- 开泰研究中心:泰国旅游业复苏将带动饮料行业增长
- 福建稳经济观察:节能降碳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 广东命名10个巾帼油茶园 引导更多妇女投身油茶事业
-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 拼接视频、编造打架直播剧本…… 海南警方公布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 (乡村行·看振兴)文艺因子激活浙江遂昌乡村活力 物质精神实现双富裕
- 龙龙高铁福建段首座牵引变电所成功受电
- 江西抚州汤显祖戏剧节启幕 再续“三翁对话”新故事
- 湖南出台规划提出耕地保护“破解之法”
- 逾50个广州优质一手房地产项目集中亮相香港
- 亚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新疆沙棘产业缘何迎来“艳阳天”
- 从现实中来 到现实中去:电视剧中的“人间指南”
- 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我国外贸发展“更大、更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