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就这样被“租房贷”给套路了
跟着长租公寓公司的中介小哥货比三家后,80后女青年李丹已经累得无力审查由这家公司提供的住房租赁合同了。
经过实地考察所租房子离地铁站的远近、附近超市的多少、卧室的大小后,她觉得这次的选择应该挺靠谱。当中介小哥笑眯眯地提出,要帮她下载“第三方App”并操作一系列手续时,李丹“无比自然地”把手机交了出去。
一起交出去的,还有警惕心与观察力。
她怎么也想不到,4个多月后,她将面临被赶出出租屋的命运。
签合同的过程中,中介一直在严重误导客户
11月8日,上了一天班的李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不料却发现家里的门锁有撬动的痕迹并换上了新锁。随后,她又接到每月发来的催款短信,并告知她已经签订贷款合同,不按时还贷就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她已经在这个城市租了10多年房子,“租房贷款”对她来说却是个新鲜词,“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贷的款”。直到此时,李丹才开始仔细回忆起4个多月前被忽略的细节。
那天,在中介小哥的指引下,李丹下载“第三方App”,并跟着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让我眨眨眼笑一下”,中介小哥全程都陪着,“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绑定了工资卡作为固定还款卡。“现在租房怎么多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手续。”当时的李丹只想尽快顺利结束,然后回去休息,并没想太多。
结果,现在,新租的出租屋没住上5个月,她就从堵在门口催她交钱的“新中介”那儿听说这家长租公寓公司破产了,她慌忙跑到该公司的办公室问情况。当时,该公司还有财务员在值班,让她登记并安抚说可以退租。可11月12日,她下班后再来,只看到人去楼空一片狼籍的办公室,桌上地面上无人问津的租房合同散落四处,她攥紧了手中的租房合同,顿时蒙了。
“新中介也总来堵门要钱,还有第三方App绑定的贷款还不知道怎么解绑,总不能让我两边交钱吧!”李丹说。
“刚开始我真相信中介人员和我说得这个第三方App只是单纯交房租的平台。”租户小强同样不知道自己当初签的是贷款合同,结果今年4月刚搬进去,房东就来闹事,“说没收到中介的房租要清人”。在漫长的退租交涉中,小强没有按时交App上的分期还款。这直接导致他至今仍有着逾期记录,“连信用卡都申请不了”。
小强补充道:“虽然视频认证时确实提到‘租房贷’,但是中介一直在严重误导客户,他们做视频认证前会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说这个软件只是交房租平台,让我按着读,他们操作非常快。因为看房找房本来就很累,到了最后环节我就没纠结那么多了。”
李丹和小强并非个例,截至11月15日20点43分,据小强提供的“损失统计数据报表”显示,跟他建立联系的受害租户中,有745人填写了数据,其中没解决租金押金和贷款的人数高达93.4%;且被房东赶出者占比63.4%,另有21.4%的人被中介赶出,仅余15.2%的人主动搬家,租户网贷总计7064035元;中介拖欠押金总计3519754元。
拒绝分期贷款的租户还是被套路了
“我明明明确拒绝了贷款的,但是还是被贷款了。”租户清云清楚地记得,他是今年7月29日跟这家长租公寓公司签的合同,7月31日,中介再三催促要求他在第三方App上完成视频认证。清云微微疑惑后还是同意了。
8月1日,清云正式入住并于当晚上传所有信息,8月3日上午,他接到第三方App打来的电话,在核实问询基本信息等问题后,对方却在清云想挂电话前最后问道:
“您是不是在他们平台申请了一笔房租分期贷款?”
“没有贷款,只是租房。”清云坚定拒绝道。
“你去和中介确认一下吧。”
对方挂断电话不久,清云便收到第三方App发来的短信:“客户不认可房租分期贷款。”而后,这家长租公寓公司的中介人员找来时,他再次强调“不要贷款,就是租房”,中介人员也回复说会“重新提交一下手续”。
8月4日,也就是第二天,他再次接到第三方App打来的电话,同样问询完基本信息后,在挂断电话前,对话发生了改变:
“是不是房租月付分期?”
“嗯。”
“我觉得分期和贷款是不同的概念,扣款也是约定好的分期扣款,所以导致我根本就不知道是贷款。”清云仍清楚地记得他明确问过第三方App到底是不是贷款,中介人员很坚定地回答:“不是,就只是交租平台。”现实证明,他错信了中介。
11月8日,在听说这家长租公寓公司破产的消息后,并和其他租客交流后,他马上去中国银联查询交易记录。他这才发现,原来他的扣款类型属于当铺(典当、拍卖和信托类),最终汇款地(也就是商户名称/地址)赫然指向一个陌生的名字:“某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某金融公司”)。
同时,清云发现在第三方App上,合同“变了”。
前后比对后不难发现,原本的合同是没有“某金融公司”和第三方App的电子公章的,可新版的电子合同里公章赫然印在合同上。原本的足足9页A4纸内容也变为4页A4纸内容。
和其他租户一交流,有的租户连合同也点不开了,更有租户表示“连App都打不开了”。
清云蒙了,“某金融公司”“第三方App”以及“甲公司”到底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受害租户被上传征信逾期记录
“现在第三方App充其量就是个媒介,他现在改变了状态也好,承诺的一切也好,其实都没有改变我们贷款这件事的本身,也就是影响征信的那部分问题。”采访中,一名受害租户小罗推测说,租户通过这家长租公寓公司租房,这家公司又以租户个人的名义在第三方平台上申请了贷款,最终是向“某金融公司”贷的款。
清云向记者展示他在“某金融公司”官方微信后台询问相关信息的对话记录。
“我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中心查询显示为什么是消费贷款?”
“您有一笔房屋分租,属于贷款。”
“我怎么不知道这个事情?”
“请您具体咨询‘第三方App’。”
“你们不经过本人同意就可以贷款吗?我也没见过贷款合同,也没收到过贷款金额!”
“你退租了吗?”
而后,“某金融公司”再无回复。
“我不知道这个金融公司咋想的,明明知道这笔钱是中介还钱,还要给受害租户上传征信逾期的记录。”清云义愤填膺地表示,之后,该金融公司关停了关于此次事件的电话人工服务。
事情依旧没有的得到解决,所有受访者均表示自己的征信记录上仍有贷款显示,王月的第三方App上已经有逾期记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提及人名均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戴月婷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苏宁易购“清凉+计划”:厨房空调、中央空调可享30天免费试用
- 堂食归来有顾客提前预订70杯茶饮,北京饮品店又拾烟火味儿
- “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主题宣传活动启幕
- 中国锂电产业加快出海步伐 2023年出口总额超4500亿元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 韩国首尔一市场发生车辆撞人事件致13人受伤
- 【光明时评】开拓数字文化消费更广阔天地
- “文学湘军”集体亮相北京带来《家山》等六部最新力作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RCEP在疫情后重建经济等方面角色更加举足轻重
- 又一共和党议员宣布弹劾拜登 批其应对边境危机不力
- 平均气温超17度!7月3日成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 尹锡悦弹劾案第二次表决时间提前至当地时间14日16时
- 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 “速冻型”寒潮来袭 河北多措并举保民生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戒指”只要7元还送感谢信和证书?
- 海内外易学研究专家齐聚山东济南 共谋易学传承创新之道
- 【中国那些事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 世遗景迈山迎文旅新机遇 中外游客品千年古茶林魅力
- 重庆新建最大高铁站举行劳动竞赛
- 热门推荐
-
- 李克强院士“把脉”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产业化五个问题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了“中亚媒体之家”
- TFBOYS演唱会,狂欢背后谁是赢家
- 民航局:编制相关文件加强保护重要数据
- 高温下火爆的暑期游,日薪千元“一导难求”
- 青海甘肃四川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 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豫闭幕 逾4个月超75万人次观展
- 财政部今年已发行752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 美国拉斯维加斯蚊子数量激增 检测出携带多种病毒
- 上海“落叶不扫”景观道增至45条
- 青海油田油气产量完成全年任务80%以上
- 去年中国查处“神医”“神药”广告违法案件罚没逾亿元
- 涉嫌贪腐渎职 韩检方申请拘捕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
- 海地一油罐车发生爆炸 已致16人死亡多人受伤
- 美国会参议院表决废除“伊拉克战争授权法”
- 助力企业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亿欧智库发布行业白皮书
- 敢想、敢拼、敢创造 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出彩”海外
- 山东牵头探索开展全国首单中药饮片省际联采工作 首选21种中药饮片
- 南果北种添新“甜” 新疆阿拉尔市露天试种百香果获成功
- 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养老资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