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吴逸平:马来西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博会是最好开端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 题:吴逸平:马来西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进博会是最好开端
作者 范宇斌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总会长吴逸平6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企业至关重要。中总连续七届参加进博会,不断扩容“生意圈”“朋友圈”,本届进博会代表团规模达250人。
中总是马来西亚国内华裔商会的联合总机构,成立于1921年,会员总数超过10万名。吴逸平说,过去七届进博会,中总累计带领超过500家马来西亚企业参展。进博会带动马来西亚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直接对接中国买家,提升品牌曝光度,建立商业网络,进一步深化了两国经贸关系。“有马来西亚参展商在上海开设店铺,短短几年内其品牌就已在中国市场打开了销路。”
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马来西亚是本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今年,中总馆带来榴莲、燕窝、咖啡等马来西亚特色食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参加了中总馆开幕仪式。”吴逸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上百名马来西亚青年企业家参加进博会,他们对中国市场充满热情和期待。“对于一些青年企业家说,他们的企业还很小,距离进入中国和国际市场还有一段路程,但我们非常鼓励他们走出马来西亚,参加进博会。”吴逸平说,这些青年企业家亲身感受进博会后,都会对中国市场产生新的认识,很多人开始计划未来参展进博会,逐步开拓中国市场。
在吴逸平看来,做生意并非来中国一次就能做成,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许多马来西亚企业家希望投资中国,让生意延续下去,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开端,进博会就是最好的开端。”
吴逸平在进博会上观察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把众多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带到中国。同时,中国开放的市场让各国企业从中获益,并不断扩大跨境贸易网络。他谈及,最近马来西亚鲜食榴莲获批进入中国市场,为马来西亚农业领域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带动了马来西亚农民收入的提升。
“中国经济发展牵动全球,尤其是对东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东盟发展。”吴逸平还表示,“当前,马中两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开放之门越开越大,让往返马中两国的航班常常满员。”
本届进博会期间,吴逸平受邀参加“侨连五洲·沪上进博”主题活动,他很期待与来自各国的代表深入交流,共话未来发展机遇。
“中国是马来西亚的好朋友、好伙伴,两国高层往来不断,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吴逸平表示,中总带领马来西亚企业参加进博会的同时,也牵线搭桥,助力马来西亚企业与中国的政府部门、友好团体等加强彼此了解,寻找合作机遇。“这些企业也会将中国之行的收获带回马来西亚,告诉更多的企业。”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升级,马来西亚企业不断重视品牌建设。吴逸平说:“在进博会这一超级秀场上,我们期望获取更多新的商机。中总也将继续扮演好桥梁角色,助力更多的马来西亚企业开拓海外商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 甬舟铁路富翅门公铁两用大桥开工建设
- 甘肃金塔数十载治沙意外成“景” 产业创新助沙海“披绿添金”
- 国际识局:“月船3号”成功落月 印度的太空雄心能走多远?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海区大风黄色预警
- 电话亭书店“快闪”,值得慢慢体悟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播出获赞
- 一季度中国房地产贷款环比多增
- “兴安岭上兴安盟”2022兴安文化节开幕
- 文明遇鉴 | 700年前,他在西方掀起“中国热”
- 前海人寿开展“保险五进入”7.8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让保险走进千万家
- 从特朗普出庭应诉看美国政治乱象
-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510余名指战员连夜驰援山西森林火灾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 上海芭蕾舞团赴港献演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
- 德银报告:中国经济三季度表现超预期 上调全年增长预测
- 云南玉溪前4个月接待国内游客超千万 研学之旅受热捧
- 数智共生,我们走向未来!
- 95后高铁线路工扎根大山过春节
- 北京昌平发布一揽子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热门推荐
-
- 日本2023财年预算再创新高 总额超114万亿日元
- 江苏扬州聚力打造三个超两千亿元地标产业 产业强市之路未来可期
- 浙江安吉:新经济新青年带来新引擎
-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制裁从来不能达成最初的目标
- 1121.5万人次!铁路“五一”小长假首日数据出炉
- 德国政府大幅下调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2%
- 沙伊北京对话:希望与失望的较量,有了注解
- 黄海南部海域一渔船失火 15名遇险渔民获救
- 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 超强台风“摩羯”来袭 广东全省提前转移群众67.15万人
- 穆迪:中国最新出台的金融新政将有利于银行业的信用质量
- 湖北加速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 京沈高铁穿越“中华5000年文明曙光”
- 中新健康丨国际最新研究称有蛇毒治疗抗体或增强蛇毒毒性 提醒关注潜在风险
- 2023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超2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
- “触摸”数字古陶瓷 感受闽台两地宋元时期陶瓷艺术
- 朱乃诚“龙年说龙”:良渚龙是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
- 外媒文章:西方正在加速衰落
- 龙年无春不宜结婚?纯属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