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月船3号”成功落月 印度的太空雄心能走多远?
中新网8月23日电(陈彩霞) 当地时间23日晚,经过近一个月的频繁调整,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终于在月球成功软着陆,实现了“探月梦”。
时隔4年再“出征”,印度此次成功挑战受控落月,成为继美国、苏联及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与此同时,印度还是世界首个在月球南极附近实现受控软着陆的国家。
即使一切都失败,“也能着陆”?
“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发,由着陆器、推进舱、月球车组成。
当地时间7月14日,“月船3号”在印度安得拉邦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据《印度快报》报道,探测器发射升空后,需用15天至20天进入月球轨道。由于火箭运力有限,“月船3号”不能直接奔赴月球,而是先绕着地球五次变轨抬升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后再五次变轨降低轨道,使其达到允许实现月球软着陆的标准。
ISRO消息人士曾称,着陆器在距离月球约30公里的高度进入动力制动阶段,并开始使用其推进器以到达月球表面。在距离月球约100米时,着陆器扫描月表,查看是否有障碍物,随后开始进行软着陆。
ISRO主席索马纳特8月19日曾表示,“着陆器有足够的装备,可以按计划登月,即便所有的传感器和两个发动机都无法正常工作。着陆器的整个设计,都是以确保它能够处理故障的方式进行的。”
“如果一切都失败了,所有的传感器都失灵了,什么都不起作用,着陆器仍然会着陆,这就是它的设计方式,前提是推进系统运行良好。”索马纳特说道。
按照计划,ISRO负责人苏姆纳表示,漫游车携带了5台仪器,重点探测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征、接近月球表面的大气层,收集相关数据和图像,并发回地球进行进一步分析。
8月21日,ISRO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月船3号”上的LHDAC相机(着陆器危险探测与规避相机)拍摄的月球表面图像。图像中,鲜明展现了月球暗面海因环形山、博斯环形山、别利科维奇环形山和洪堡海等特征。
探月之旅一波三折
印度的奔月之旅,可谓困难重重。
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绕月运行,获得了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但原计划运行两年的“月船1号”,于2009年8月失联。
2019年7月,ISRO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同年9月6日,着陆器和漫游车尝试进行月球软着陆,却在距离月球表面约1.3英里(约2092米)时偏离计划路线,并与地面控制人员失去联系。
前ISRO科学家米尔斯瓦米·安纳杜莱称,那是因为“制动系统在最后一刻出现故障”。
此次,预算不到7500万美元的“月船3号”接棒,再度尝试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
据ISRO介绍,他们改进了着陆器软着陆序列,配备4个推进器发动机,还安装了更坚固的支腿和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并将携带更多燃料。
索马纳特称,他们仔细研究了“月船2号”着陆器坠毁的数据和着陆地点的大量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模拟演习,来修复其中的故障。
“我们知道那里有多少巨石和陨石坑,我们扩大了着陆范围,以便提升成功着陆的可能性。”索马纳特说道。
莫迪的“太空雄心”能走多远?
除了为太空探索带来科学价值,“月船3号”还承载着印度总理莫迪的“太空雄心”。
莫迪曾称,“‘月船3号’谱写了印度太空冒险的新篇章。它展翅高飞,承载着每一个印度人的梦想和抱负。”
2020年,莫迪政府开始鼓励私人航天发射及卫星业务投资,“月船3号”被视为该系列政策执行以来的首次重大任务。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印度在全球私人航天发射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2%提高五倍。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印度太空初创公司数量增加了一倍多。2022年底,印度更是发射了该国首枚私人制造火箭。
此外,印度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23年7月,印度与美国签署《阿耳忒弥斯协议》。雄心勃勃的阿耳忒弥斯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让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宇航员登陆火星,并最终登陆其他行星。
“印度将太空视为一项战略资产,其目标是成为外太空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可能是印度成为该行业先驱的机会。”欧洲咨询公司SpaceTec Partners常务董事卡拉 菲洛蒂科说道。(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IKCEST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收官
- 近百名涉非法采矿童工在南非被捕
- 雄安综合保税区首票进口业务顺利通关
- 无问西东,尼山论坛奔向下一个“十届”
-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将投资13亿欧元在德国新建生产工厂
- 10月1日起京港、沪港间高铁动卧列车全面提质升级
- 来穗“小候鸟”走进广州实验室感受科技魅力
- 2024年“上海慈善周”启动 奥运冠军樊振东担任形象大使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重要进展:中国压力最高深水开发井完成钻井作业
- 北京允许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在特定路段、特定时段行驶
- 英国和欧盟就“脱欧”后北爱贸易问题达成新协议
- (文化中国行)烟台“红色文博轻骑兵”: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韩国举办
- 返程遭遇堵车 女儿偷偷发朋友圈替爸爸请假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民警查获毒品逾1公斤
- 信息化时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何新语义?
- 做大中欧共同利益“蛋糕” 《中欧竞合》新书发布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中国爱乐乐团达成战略合作 QQ音乐成为“深度合作音乐平台
-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福建广东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站在防弹玻璃后,特朗普举行暗杀未遂后首场户外活动
- 热门推荐
-
- 落户半年后辞职 公司索赔合法吗
- (财经天下)本田日产官宣合并,日系车企困局将解?
- 全国首台2000千瓦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在广西北部湾港试运行
- 江苏扬州市“好地方少年行”IP发布 吉祥物“扬笑笑”登场
- 就任后首次出访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选择了这个国家
- 印度前总理辛格去世 莫迪哀悼:“印度失去了一位杰出领导人”
- 打破“图画书=孩子”偏见《香肠爷爷》《冰房子》献给孩子和大人
- 跟总台记者打卡中越边境 东盟商品买买买
- 全国多地数百名植物爱好者广东丹霞山探索植物宝藏
- 枕头:蕴含大智慧的助眠神器
- 列车为发病旅客紧急临停5分钟
- 球星跨界拍电影反差大 足球题材片传递丰富文化
- 中国-英格兰中部合作论坛举行
- 两岸同心 台胞志愿者投身福州社区公益
- 韩江发生2024年第4号洪水 水利部门全力应对
- 高温“超长待机”,关怀切莫缩水
- 卸任在即 拜登将于1月15日发表告别演讲
- 60余件吴昌硕作品亮相八大山人纪念馆 上演跨时空“对话”
- 哈马斯和以色列分别释放第二批被扣押人员
- 特朗普因“密件风波”面临多项新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