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再好,吃多了也不好
本报记者 李 颖
乳制品广告中常用“益生菌”来宣传产品的保健功效。然而,前不久《新科学家》杂志发文称,益生菌基本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该文指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生存状况因人而异,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益生菌。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服用益生菌不仅不能帮助恢复和改善肠道系统,还会造成肠道微生物系统混乱。
那么,益生菌到底是什么菌?对普通人群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益处?那些宣称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后我们是吃,还是不吃?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为您探寻真相。
益生菌是肠道免疫力的“培训员”
说到菌,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细菌,而且总习惯性地认为细菌有害。其实,要没有细菌,人是无法存活的。
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帮助)、致病菌(会使人体生病)、条件致病菌(俗称“墙头草”,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可引起疾病)。
“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我们叫它益生菌,它可以平衡肠道的pH值,促进体内菌群平衡,从而让身体更健康。”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赵润栓解释说,肠道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如果说肠道是免疫力的培训基地,益生菌就是培训员。“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
简单来说,益生菌是一种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无益菌平衡的一种活性微生物。关于肠道微生物,有一个占位理论。也就是说,假设肠道里面有100个位置,其中50个是益生菌,另50个是致病菌。我们摄入益生菌是去抢致病菌的位置的,抢的位置越多,益生菌占比越大,致病菌致病的可能性越小。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对益生菌做了界定: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
“益生菌与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食用的食物,如酸奶、豆豉、纳豆、泡菜、酸菜以及红茶菌等都是益生菌食品,这些食品中有益的微生物,如酵母、乳酸杆菌、放线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可以在满足我们味蕾的同时,还有益于人们健康。”赵润栓进一步解释道,常见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等,他们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一道屏障,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阻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同时益生菌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及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可以抵御病原菌侵入;益生菌还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目前人们对细菌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很多实验已证实细菌与肥胖、过敏、炎症、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症、癌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确切机制并不明了。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表示,益生菌的有效性并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也从未给出官方认证。
菌群贵在按一定比例相互制衡
肠道菌群是人类最庞大的菌库,栖息着大约100万亿个细菌,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以及原生动植物(甚至病毒)等种类众多的微生物。肠道内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公斤,把一个人的肠道里所有的细菌连接起来,长度能绕地球两周半。肠道菌群与人体是共生互利关系的统一体,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基因组”。在赵润栓看来,数量庞大的细菌足以影响一切生命活动,包括药物代谢、药物的毒性和功效、食物消化、吸收、排泄等等。
虽然肠道内细菌数量庞大,但细菌也是很脆弱的,压力、手术、药物、辐射、感染、年龄、抗生素、饮食结构都会对菌群平衡造成影响。一旦菌群出现失衡,就会引起各种不正常的表现。这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服用一些益生菌产品,或对益生菌生长有帮助的食品来重建平衡。理论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身体里哪些细菌需要补充,或补充多少就刚刚好,也不见得补充益生菌就一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不见得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补充就完全没有好处。
关于补充益生菌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几千项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其中益生菌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在针对肠道调节、调节免疫、缓解过敏、抑制癌症以及女性健康等方面,都有许多积极的实验结果。虽然大多数被声称的功效仍欠缺充足的证据,但也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报道。
针对最近国外期刊的观点,赵润栓指出:“这要辨证地看。益生菌少了,通过补充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菌群重新实现菌群平衡,从而恢复身体健康,这一点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行得通的。”
那么,为什么该期刊得出的结论不支持使用益生菌产品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话:那些使用益生菌补充剂的观察组的肠道很快就被益生菌占领了,但其原有的健康菌群系统用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即益生菌造成了肠道微生物系统混乱。“这段话指出了补充益生菌的不良后果,就是导致了原先肠道菌群的比例失衡。”赵润栓指出,失衡,就意味着紊乱,本来三足鼎立,现在一只脚过长,必然不能保持稳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肠道的健康,贵在菌群按一定比例相互制衡,哪怕你是有益的细菌,给多了,也是不可以的,甚至是有害的。”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补充益生菌
那么,我们是否因此就不敢吃益生菌食品了呢?赵润栓明确表示,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尽管理想的状态是我们知道肠道缺了什么益生菌,缺了多少,通过补充增加了多少,是否补到刚刚好,但这种理想的状态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能因为几篇报道就全盘否定补充益生菌的价值。“而且关于细菌的认识,或许我们还很肤浅。”
赵润栓表示,国外期刊报道的研究仅由21例志愿者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就是真理,毕竟样本量还是很少的。与其纠结于吃了这种益生菌产品是好还是坏?不如放下这种纠结,享受一下风味酸奶带给我们的愉悦。酸奶好不好姑且不谈,但纠结的心态是一定不好的。何况,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反应来判断吃了这种产品是有利还是有弊。原先便秘的,现在好排便了,原先腹胀腹泻的,现在改善了,那就说明适当地吃点是可以的,不必纠结我补充的菌株是否合适,是否补多了,是否造成菌群失衡了。
赵润栓认为,凡事都讲究过犹不及,益生菌制品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多多吃,也没必要天天吃,多多吃。对于身体健康,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来讲,少吃或不吃益生菌制品也完全可以。“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不建议补充益生菌的,因其肠道菌群正处于建立期间,所谓的益生菌,可能对于肠道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来说未必是好事。而对于年龄偏大的人来说,受年龄、疾病、药物、饮食等的影响,其肠道菌群可能存在益生菌不足的情况,则可以适当使用益生菌制品。”赵润栓如是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文旅观察:春节档能带动电影院回暖吗?
- “左手山,右手海”解玉军分享她的《半岛》时光
- 中国有望成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第51个正式成员国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江西彭泽再生稻收割忙 带来丰产丰收新希望
-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 青海消防打造科普嘉年华 民众打卡救援“黑科技”
- 强推司法改革 内塔尼亚胡将引发怎样“巨震”
- 山西成功开行首趟商品车中欧班列(太原—莫斯科)
- 浙江大学与杭州余杭联合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 开发商未按期交房,购房者该如何维权?
- 四川阿坝州红原县发生4.9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展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之美(侨界关注)
- 两部经典芭蕾名作即将在国家大剧院重磅开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新乡贤引领民营经济发展 反哺秀美家乡建设
- 要颜值也要内涵 中式草本饮料成秋季养生新潮流
- 中国心衰患者已高达1210万 发病率逐年增加
- 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韩国执政党决定单独向国会提交“紧急戒严特检法”
- “仗义执言”26载 江西九旬抗美援朝老兵法律援助暖民心
- 热门推荐
-
- 狼伤人事件频发 印度一城市展开捕狼行动
- 避暑旅游正当时
- 老年人宜静养还是多运动?
-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的休克疗法
- IMF:中国在解决全球债务问题等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 杭州公租房已累计保障41.18万户家庭
- 强寒潮持续发力 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速冻模式
- 历史性胜利!莫迪宣布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大选中获胜
- 【民生调查局】买房不用掏首付,还能“倒拿”50万?
- 祭英烈寄哀思 福建森林消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关注儿童健康,既要防患未然也别小病大治
- 外资班轮公司在华“沿海捎带”业务再扩容
- 德国遣返28名阿富汗人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普洱!
- 深情回眸中的大地之歌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推出
- 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华北东北局地降温14℃以上
- 沈阳早市一商贩卖鱿鱼片涉嫌欺诈 官方通报:取消经营资格
- 特朗普第四次受刑事起诉 本人回应:虚假指控 干扰大选!
- 广西北海六旬铁警站好最后一班岗 传好平安“接力棒”
- “两新”成效不断显现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