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上汽通用五菱全面推进“一二五”工程
原标题: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上汽通用五菱全面推进“一二五”工程
核心阅读
2024年,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80万辆,创下历史性新高;“一二五”工程的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链重点项目赛克科技、昊菱科技分别在年产值和年营收上破百亿元;累计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成为首个达成该目标的中国品牌车企……
一个个数字的突破背后,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
依托“一二五”工程的全面推进,上汽通用五菱实现了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车企的华丽转型,不仅开启了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打造了创新驱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新生态,为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型工业化格局贡献力量。
1厚积薄发,驶向发展“新”高度
202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其中提到:“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奔涌向“新”的时代潮流里,有着五菱不懈奋斗的身影。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0年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视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彼时,在微车和乘用车市场屡创佳绩的传统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敏锐捕捉到产业变革的新方向,由此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探索之路,成为中国最早踏上新能源赛道的车企之一。
梦虽遥,追则可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10年间,上汽通用五菱扎根新能源汽车市场,用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书写开拓者的传奇:
2016年推出首款根据用户需求研发的“城市代步车”宝骏E100,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新风尚;
依托政企三级联动,创新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柳州模式”,在国内率先实现规模化破局,推动柳州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率先达21%,成为全国第一;
先后打造了现象级的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家族、五菱星光家族等产品,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EV,上市至今三次迭代,累计销量突破145万辆,助力上汽通用五菱在2022年成为全球最快达成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百万辆的车企之一,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3年,自治区政府与柳州市政府、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签署“一二五”框架协议,即打造一个国家级高水平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形成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双百万规模,形成五个百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上汽通用五菱迈向新能源转型发展全新的征途。
10年的厚积薄发,在2024年迎来了里程碑式的飞跃:2024年全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63%,占企业年度总销量超50%;至此,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40万辆,稳居全球前三。
产品结构的蜕变,标志着五菱进入新能源高增长的时代,完成了从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车企的华丽转型。
新的高度,亦是新的起点。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了从电动化到电智化演变关键时期。上汽通用五菱再一次在市场中主动应变,拥抱新技术、新蓝海。
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上汽通用五菱已创新构建小型纯电动车S架构、纯电家用M架构、高性价比三动力D-架构、多能源驱动D架构、多能源驱动旗舰L架构、商用车架构等六大架构体系;并通过“天舆架构兼容性带宽设计+N73”迭代,实现系统设计最优、市场响应最快、开发成本最低,为“两个百万”产品集群的达成奠定基础。
2“一二五”引领,形成产业“聚变”效应
柳州市柳东新区,一条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正在这里加速崛起。
从高处俯瞰,占地4000多亩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绵延开来。一款款备受市场青睐的车型在这里孕育、制造、下线,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和底气。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磁吸效应下,中车电驱、国轩高科、瑞浦集团和法恩莱特等一大批新能源产业链头部企业汇集,产业聚变效应正在显现。
两年前,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一二五”工程启动实施,旨在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形成涵盖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自主产业链。
两年间,“一二五”工程推动上汽通用五菱不断攀上发展新高峰,也让广西的汽车产业生态在聚变中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精准布局和全面提速,‘一二五’工程成绩斐然,累计谋划项目138个,其中45个已竣工,93个实施中,项目涉及投资293亿元,已完成投资81.4亿元。”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俊成表示。
依托“一二五”工程,上汽通用五菱通过发挥自身的龙头企业作用,重点拉动能源、电驱、电子电控三个核心板块的供应链进入柳州,全面带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截至目前,“一二五”工程已建成年产45.5GWh的能源系统,形成上游电解液、下游电池包及附件的产业集群;建成智慧电驱年产115万套,上游铝加工、硅钢加工等产业集群加速起势;建成电子电控年产超2400万只,以联合电子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三电”产业新增年产值达660亿元。
2024年,昊菱科技与赛克科技作为“五个百亿”的双引擎,分别以商业创新与产业集成为核心,实现了业绩的飞跃式增长,迈上“双百亿”里程碑。
在产业集聚效应全面突破的同时,科技创新带来的强大活力也在喷薄而出。
在宝骏生产基地的对面,与之相呼应的是广西首个自治区级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在这个被誉为研发“心脏”的实验室里,刚下线的汽车需要经受车辆行驶的流场、温度、湿度、全光谱阳光负荷和道路场景测试等各种“考验”。
实验室外,1700余件专利组成的10米“专利墙”引人注目,多项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在这里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目前,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已组建起由八大院士带头,共计1031人的科研团队,联合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50家,建立了22个子实验室,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4项,参与国内和东盟标准制定157项,专利6000多件。
上汽通用五菱“天、灵、神”三大技术架构体系,天菱模式、灵眸智驾、神炼电池等六大技术品牌正是从这里诞生。
其中,基于天菱模式打造的LIM模式精益智造体系,颠覆了汽车工业延续百年的总装流水线生产模式,打造了全球首创智能“岛式”工厂,将工厂效率提升40%,制造周期缩短30%,质量综合提升33%。
该工厂实现了全柔性线上线下智造新体验,完美展现了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相结合的显著优势,被中汽中心评为“汽车制造超级工厂”。
借助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已搭建起“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全链条研发体系,为柳州乃至广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3扬帆出海,彰显中国品牌实力
2024年,五菱出海走向了更深的领域。
2024年12月31日,在五菱印尼生产基地,五菱印尼首台动力电池——神炼电池(MAGIC BATTERY)顺利下线,成为首家在印尼实现动力电池生产的中国汽车品牌。
2024年全年,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出口量达22.5万台/套,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从西南一隅走向国际舞台,上汽通用五菱“走出去”的步伐从未停止。多年来,上汽通用五菱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号召,长期深耕全球市场,截至目前,累计海外出口突破115万台/套,产品遍布南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104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作为第一家带领产业链共同走出去的民族企业,五菱已形成“整车出口”“借船出海”和“完全自主”等多元化出海模式,叠加丰富的海外产品矩阵,助力五菱的海外销量与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投资建设了汽车制造基地,并带动宝钢、国轩电池、燎望车灯等17家供应商组团出海,本土供应商超过50家,年产值10亿元,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输出品牌及产品并形成完整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体系的范例。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成为印尼销量最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打破国外单一车企在印尼长期市场垄断的局面。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占比超过30%;自2022年首款新能源车型五菱Air ev在印尼上市以来,新能源整车累计销量28768辆,累计市场份额超40%,此外五菱Air EV还成为2022印尼G20峰会、中国—东盟论坛、世界水资源论坛等国际会务官方合作用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魅力。
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扬帆出海”的过程中,上汽通用五菱也积极将中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向全球分享。
上汽通用五菱与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筹建东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印尼和印度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参与印尼新能源标准制定等,持续输出中国汽车标准,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了中国汽车的话语权,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探索出了完整的全球化路径。
2024年9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一二三”战略,以深耕东盟市场为战略基点,逐步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扩展至全球各地,构建互利共赢的新生态圈,推动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今年1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与曼苏尔集团、ASAKA汽车共同签署《乌兹别克斯坦市场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汽通用五菱正式迈入中亚市场。
从出海试水到扎根全球,五菱汽车正稳步向“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者”的宏伟目标迈进。(本版文图由上汽通用五菱提供)
来源:广西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吕梁离石区各类矿山企业停产整顿
- 八段锦走红网络 素人和明星一起成了“锦友”
- 两部门公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 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恶行累累
- 北京文化园区SHOW数智圆桌会举办 促增园区运营效益
- 京港两地35家科技社团开展生命健康创新对话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造成一村庄2人遇难 12人失联
- OpenAI:阿尔特曼将重返CEO职位
- 北京发布50项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
-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共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
- 营养创新吃法 陈李济迁岁推出新品响螺瑶柱鱼胶汤
- 山西公布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发掘资料
- 厄瓜多尔进入“国内武装冲突”状态以来已逮捕10988人
- 美零售业对西海岸港口罢工担忧加剧:如供应链混乱 美经济将受严重冲击
- 美国老兵爆料美国秘密军事基地辐射危害
- 2023年中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超800万公顷
- 发光亦发热 银龄须生辉
- (乡村行·看振兴)稻虾共生 江西彭泽17.2万亩小龙虾丰产增收
- 只因一句“不喜欢”,网红咒骂网友“得癌”,掉粉百万后道歉!
- 前11月中欧班列货运量超去年全年
- 热门推荐
-
- 专家学者齐聚太原 助推“晋祠学”基础体系构建
- 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引入 第六届进博会馆内服务保障智慧升级
- 国家能源局:将推动出台能源法、生态环境法典
- 直击海口灾后现场:加快清理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福建稳经济观察:霞浦旅游着力为游客“输出生活方式”
- 135.3万亿元、同比增5.9% 物流数据增势喜人 “流动的中国”涌动蓬勃活力
- 广西梧州综合保税区大力推动新老业态发展 推进跨境电商体验店建设
-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
- 国际观察:强推排污入海计划折射日本道德赤字与智慧困境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出港
- 美疾控中心:新冠感染成美国2022年第四大致死原因
- 空管系统技能大比武 促进提升职业技能与整体运行保障能力
- 中国舞蹈节时隔18年再回“春城” 展现云南特色舞蹈魅力
- 军训受伤千万别忍着 急救宝典来啦
- 12省(区)国字号非遗项目将“助阵”太昊陵朝祖会
- 黑龙江: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超1500亿元
- 《庆余年第二季》,如何打破男频IP改编魔咒?
- (成都大运纪事)外籍官员及运动员点赞成都生态:“这里像一座公园 处处鲜花盛开”
- 岸田内阁为何“大换血”?
- 连接城际山乡“最后一公里” 浙江表彰先进典型快递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