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股份跃升至2024国企上市公司ESG指数第四位
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治理)先锋100指数”中,海立排名从2023年的第48名跃升至2024年的第4名。
“海立之所以能在ESG领域实现排名跃升,得益于公司搭建了从董事会到执行层面的完善的ESG治理架构,更得益于公司日常运营中积极贯彻ESG理念,尤其是在‘双碳’议题上持续发力。”海立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三层ESG治理架构,推进可持续发展落地
自2021年导入ESG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海立已连续3年披露ESG报告,公司围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企业使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构建从董事会到职能部门的三层ESG管治架构: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并将“双碳”等ESG核心议题列入职责范围;公司管理层面,成立“ESG和双碳委员会”,促进ESG和“双碳”从目标规划到工作落实进一步融合协同;执行层面,在集团本部搭建涵盖三大维度87个议题的集团本部ESG治理架构,并编制发布ESG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能和流程制度,确保各个层级工作落实到位。
公司还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内外部双重监督,建立IT、财务、内控审计、法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宣传,筑牢廉洁底线,恪守商业道德,通过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大会,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一套绿色发展路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一家上世纪80年代步入制冷行业的企业,海立产品应用领域已从家电拓展至汽车,形成以冷暖核心部件压缩机和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产品组合布局,拥有世界级的产业规模和行业领导地位。
基于公司数十年在冷暖领域的深耕,以及对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把握,海立以“冷暖专家”为愿景,秉承“真心奉献”的企业理念,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使命和“低碳、节能、环境友好”的ESG治理理念贯穿企业运行中,从绿色产品到绿色制造,再到绿色运营,海立搭建起一整套具有产业特点的绿色发展路径。
为推动企业在低碳方面持续履责,倡导行业共同保护地球,在海立的在ESG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多个个性化指标,例如新冷媒产品比例和产品能效比(COP),都是从产品特性出发,旨在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碳排放推动企业在环保低碳方面持续履责,倡导行业共同保护地球,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碳排放。近年来,海立紧跟低碳高效、绿色环保的技术趋势,推出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绿色产品,如高效环保R32直流变频压缩机、小型高效R290房间空调器压缩机、热泵热水器用直流变频转子式CO2压缩机、车用800V超低温热泵电动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等。
绿色制造是海立探索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环境友好企业建设的重要一环。海立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纳入整体考虑,努力减少生产经营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环保生产。目前,海立旗下已拥有6家“绿色工厂”,包括海立电器、南昌海立、安徽海立、四川富生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以及杭州富生、绵阳海立2家省级“绿色工厂”。
绿色运营释放发展新动能,绿色电气引领节能大方向。截至2023年底,海立利用厂房屋顶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20.155兆瓦,当年自有光伏发电1715万千瓦时,外购绿色电力6242万千瓦时,合计绿电使用7957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42吨,绿电使用占比达到19%。
多重ESG成效显现,加速绿色产业新赛道
这些年,海立在平衡ESG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ESG评价体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得益于海立对绿色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研发,公司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2023年,海立压缩机销量超3000万台,同比增长超10%,其中:变频产品销量2128万台,同比提升26.67%,热泵专用压缩机销量153万台,同比提升12.5%。
与此同时,践行ESG理念也为海立运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如自有光伏发电、外购绿电、生产资料回收使用、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等等,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盈利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近年,海立加大绿色产业投资,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发展。海立在安徽芜湖投建了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集群,2022年6月海立马瑞利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项目建成投产,2024年9月芜湖海立新能源电动空调压缩机项目正式投产。
芜湖海立新能源项目从制造设备到生产工艺进行了全新升级,打造建设新一代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此外,项目建设还围绕“ESG双碳可持续化发展理念,厂房屋顶全部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提升绿色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导入智能碳管理系统,打造行业内低碳绿色标杆工厂。该项目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吉利、长城、一汽、北汽、零跑等多家国内主机厂的审核认定,并通过了日产全球体系审核,标志着芜湖海立新能源已达到面向全球市场交付水准和规模。
在企业出海方面,海立早已走在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在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12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4万名员工以及超过20个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和近40个制造基地,服务于165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个用户。
面对日益严苛海外市场的ESG审核要求,海立将进一步融合海外和国内通用的ESG指南体系,以全球化ESG治理和披露模式,探索追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加速绿色低碳可持续战略转型,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京剧院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举办交流演出
- 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加沙罹难 哈马斯欢迎继续停火谈判
- 中国成品油价小幅调涨
- 周末北京晴天在线早晚时段寒意足 下周一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 美国国防部承认曾散布信息诋毁中国疫苗
- 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 一起了解城市“第二水源”→
- 进口水果的国产替代之路
- 北京举办急救主题宣传活动 倡议全社会“关注急救 参与急救”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诱导付费、自动扣费……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
- 东莞:联盟凝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遍地开花
- 海外网评:活力“村晚”秀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 狮子洋通道项目主塔桩基、锚碇地连墙完成施工
- 新线“首秀”、“高铁成环” 交通建设助力暑期旅游市场跑出“加速度”
- 天津警方利用“协同警务系统”跨越千里快速寻回离家女孩
- 巴基斯坦发生简易爆炸装置袭击事件 两名士兵身亡
- 为什么孙悟空不在东土求学?
- 英国国家统计局预计英国一季度经济将实现正增长
- 山东开展医防融合创新试点 精准综合防治传染病
- 南非水污染问题引关注 政府称需建立污染登记系统
- 热门推荐
-
- 俄一架苏-34战机坠毁 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 官方通报:银川市委原书记姜志刚多次带私营企业主约见领导干部
-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2%
- 与山川草木为伴 护林人一年走出6000余公里
- “0元购”后猫财两空!起底“免费领养”背后的“猫贷”套路
- 江西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
-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雄安新区活动启动
- 国家电影局:暑期档电影累计票房已达41.31亿元
- 华彬集团深度参与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 共探发展新动能
- 2024年广东外贸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
- 购买上万元球杆为何次次“货不对板”
- 美国“毒火车”引发环境灾难 环境专家称当地溪流污染严重
- 2023年河南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近545亿元 惠及逾3034万人
- 海外华媒探访潼南环保业:工业污水“再生”可养鱼
- 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启幕
- 重庆航空推出“赏月航班” 邀市民“打飞的”赏月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送电突破200亿千瓦时
- 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强烈入托需求
- 当孙悟空说起法语时
- 莫桑比克岛海域发生沉船事故致9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