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冰雪经济等成为新蓝海 如何打开消费新空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一些新情况,2025怎么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各单位正积极贯彻落实。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系列节目“奋斗正当时”。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中,就把消费放在首要位置,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在上海静安的一个商场里,一家韩国家常料理店门口,午餐时间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等位。这个韩国料理店刚刚开业不久,这家店也是这个品牌在中国上海开的首店。
这家源自韩国的餐饮品牌之前在杭州小有名气,而这次因为是在上海开了首店,短时间内社交平台上得到大量推荐,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品牌创始人告诉记者,这样的“首店”效应让他们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自然的流量和可观的营业额,超出预期的流量和营业额让他已经有了进一步在中国继续开店的计划。
这样的“首店”效应是上海发展首发经济、提振消费的缩影。近年来,大众对于消费品质要求愈来愈高,一些新品牌落地不理想,老品牌需要焕发新活力,上海通过引导消费者探第一家店、逛第一次展、看第一场秀,冲着“首发”来尝鲜,来激活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时也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 依绍华:消费是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总牵引,首发经济一开始是从首店经济来的,它对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商业街区来讲,是集聚度、影响力、注意力的综合体现。由一个品牌商品或者门店聚集成上下游产业链进行聚合,聚合的过程中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集聚消费能力,在集聚消费能力的时候,就会带动相关的消费资源,比如食、住、行、游、购、娱,给所在地区城市经济带来活力。
为了打造首发经济,2018年,上海就先后推进7个区建设首发地示范区。随后,这样的首发经济不仅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国际品牌首店落户,还提升了老牌商场的客流量。2024年5月,上海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持续打响“首发上海”品牌,对在“首发上海”活动期间开设的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的活动等分别予以100万元到1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2024年1至11月,上海全市新增首店1173家,包括6家全球首店、7家亚洲首店和178家中国(内地)首店。2025年,上海还将继续把已经发布的“首发上海”品牌的支持政策不断落实下去,还将引导企业不断积极创新,围绕首发经济全方位提振消费。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敏:我们把首发经济放在首要任务,同时发动各个区结合全球新品首发地集聚区的建设,陆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下一步,我们从基础抓起,发挥好上海首发经济2.0版的支持政策,广泛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通过市场主体来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推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无论是首店、首展还是首发新品,都是为了不断激发消费活力。除了上海,北京2024年上半年新增首店485家,广州2024年前三季度引入品牌首店260家。2025年,进一步打造首发经济也是很多城市提振消费的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能够形成首发经济的集聚。不同的城市能够因地制宜,按照自己的特色去做自己的垂类、品牌或者是门店或者是路径,走出一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首发经济之路。
除了发展首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扩大内需,还要积极发展冰雪经济。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市场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新趋势。比如冰雪消费就是一个明显的消费新风尚。入冬后,随着全国各大雪场陆续“开板”,冰雪消费持续升温。一些地方正在想方设法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热产业”。
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贺兰山脚下,一座刚建成不久的冰雪大世界正式对游客开放。雪地越野车、滑冰、雪地香蕉船、雪地足球赛等多项冰雪体验活动,吸引着众多市民参与。
“冷资源”怎么才能“热”起来?宁夏北部有贺兰山,南部有六盘山,冬季温度保持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每年有4个月的冰雪期,开展冰雪运动在气候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冷资源”是当地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当地依托采砂坑天然的落差建设了一个滑雪U型池,通过举办U型池单板表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参与度,同时也为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场地。
为了丰富冰雪消费体验,当地还设置了与极地企鹅、雪狐现场互动、欣赏烟花秀、冰雪大舞台派对、品尝美食等周边项目。面对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就要不断优化冰雪产品供给,当地还把冰雪和旅游融合,通过设计旅游线路,开通定制公交专线,统筹冰雪相关的景区、酒庄、民宿、商圈一体发展。
眼下,这个冰雪季,宁夏还将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模式,将冰雪运动会、冰雪嘉年华、冰雪旅游体验等多种内容有机结合,计划组织开展37场丰富多彩的冰雪赛事,预计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将突破100万人次,所有冰雪运动场所经营收入将超过4000万元。
提振内需,拉动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阐明,要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50年将达到49.9万亿元,银发经济是一片新蓝海。
浙江丽水云和县的老年益智木玩研学基地,是云和县老年研学旅游线路的点位之一。来自当地的20名老年朋友正在体验技巧球等木玩游戏项目,这些游戏看似简单,但在玩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老年人身体协调性、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云和是中国木制玩具城,这些老年益智玩具都是云和本地企业生产的。随着养老市场的扩大,大众对养老的多元化、专业化、年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银发经济成为提振消费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云和县着眼“银发”市场,关注“银发族”需求,专门针对老年人打造、研发创新产品,并把产品与老年研学旅游深度融合。据统计,云和县老年木玩产品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
为吸引更多老年人来云和研学,如今,云和县刚刚又全面升级了三条老年研学线路,并设置了技巧球、七巧板、智力闯关等互动交流性研学游戏,让老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知识。同时融入高铁直通车、城市微巴等便捷交通网,并出台老年专享优惠政策,实现了吃、住、研、学、游全方位提升。今年,当地还将继续完善老年研学康养等设施,进一步挖掘银发经济消费的新增长点。
浙江云和县石塘镇副镇长 钟丽丽:我们成功向上争取资金6500万元,继续完善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的集居住、医疗、休闲为一体的康养基地,深入挖掘中医养生瑰宝,配备健康智能监测设备,24小时守护老年群体健康。同时,开展多彩农业体验项目,让老年人体验耕种、采摘等流程,感受田园生活的质朴,让康养路线更加丰富多彩。
2025年开年,随着各种多样化需求牵引着供给侧的不断提升,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正持续迸发。(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2023年输出大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超168亿元
- 沿着“一带一路”而来 猴面包树进博首展寻商机
- 北京房山区:81户窦店镇苏村村民住进安置房
- 国家发改委:3月1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
- “砖头”如何改变我的人生路
- 湖畔实验室发布年度创新成果 构建“科技+产业”正循环
- 南非警方发布7至9月犯罪数据
- (寻味中华 | 文博)沿千年航海足迹 觅丝路货币变迁
- 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试点城市名单
- “160年人道之旅 笃行不怠”图片展在京开幕
- “抗幽”牙膏忽悠大爷大妈:制造噱头卖高价 明知禁令仍代工
- 我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 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启幕 海内外弦友共祭郎君
- 山西:政企协同 推进“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建设
- 公募陆续放开申购,春季行情可以期待吗?
- “敦煌医学数据库”首发 含敦煌古医方原版高清图
- 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 多方探讨能源转型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增速跑赢“大盘”
- 清明假期 交通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出行服务保障
- 广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强化青少年精神素养
- 热门推荐
-
- 未戴头盔、逆行、闯红灯……电动自行车“乱开”如何解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上风电如何向“新”向“绿”?
- 3毫米工序→99000立方米大船 他们在毫厘之间显身手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约金额逾6155亿元
- 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在俄美国公民应立即离开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 天津下达17.8亿元服务春耕春播 对种粮农民给予每亩95元补贴
- 湖北谷城:产业衍生特色文化绘就“田园连环画”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美媒:美中情局在“北溪”管道爆炸前,曾向欧洲发出警告
- 全俄“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莫斯科赛区举行选拔赛
- 50多年来最大规模!数百人出动寻找尼斯湖“水怪”
- 哈俄总理举行会谈 增进关键领域合作
- 秦淮灯会7月1日起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上演
- 波士顿咨询发布报告:生成式AI技术落地,赋能银行转型增长
- “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出台“潮玩新政”助力产业发展
- 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 工业遗址蝶变数字文旅新地标 SoReal洛阳·未来城科幻乐园启幕
- 用影像对话世界——写在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之际
- 福建蕉城:“自然+匠心”成就独特根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