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根根小竹子 如何“撑”起富民大产业
一根竹子能被做成什么?在竹资源丰富的湖南,竹笋可以加工成食品,竹屑可以用来当饲料,竹根可以制成工艺品。通过大力发展全竹产业链,去年湖南的竹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90亿元。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到湖南竹林面积最大的桃江县去看看。
眼下正是冬笋丰收的季节,在桃江县,每天早上都有村民到山上挖冬笋。竹农们介绍,以前大家“重竹轻笋”,每年只挣一些卖竹子的收入。近年来,当地不断优化竹林资源结构,引导村民们冬天挖冬笋,夏天挖春笋。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桃江原有的竹林资源绝大部分是南竹林,品种单一,当地组织村民们开展实验性引进培育雷竹林。目前已经培育出了雷竹、黄杆竹、水竹等20多个竹品种。
目前,桃江县的115亩竹林大部分都已经承包到户。农户们挖来的竹笋全都由村集体统一运输到竹笋加工企业。记者来到了一家竹笋加工车间,里面一派火热场景。企业利用现代食品工业的速冻锁鲜技术,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竹笋。
在桃江县,像这样的竹笋加工企业共有30多家,当地每年的竹笋精深加工能力达到了2亿斤,基本可以实现对农户冬笋和春笋的全收购。
为了把竹林价值发挥到最大,桃江县还尝试“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竹林下种植菌类、中药材和养殖土鸡等综合种养模式,破解竹林经营效益低下的难题。
湖南益阳桃江县马迹塘镇村民 刘继光:现在我在竹林下面养猪、养鸡,把它利用起来了,没有浪费,产生了经济效益。
在桃江县,一根南竹除了被制作成刀、叉等餐具,就连竹枝、竹叶制成的竹屑都大有用处。在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人们正在把竹屑制成供动物食用的饲料。
湖南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 赖伟根:现在销量在满产的时候可以实现10万吨,年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很多以前荒废的竹园都重新利用了起来。曾经在外务工的桃江人,也开始纷纷返回家乡,投身到竹产业的创业中来。
湖南益阳桃江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盛姣:全县有248家的竹业企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整个竹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了155亿元,整个竹旅文体康产业带动了桃江16万群众就业,竹业人均年收入就有4000元以上。
一竹多变 4000多家企业“串珠成链”
不仅是充分挖掘竹子的价值,把它们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湖南还在生产端下起了功夫。利用竹子的特性,做成各种环保材料。
眼前这栋三层高的建筑,就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全竹结构现代建筑。它的总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由21根长达12米的实心全竹立柱支撑而起。
参与建造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普通的速生林木材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生长周期。而一根竹子3到5年就可以成材,还能一次造林、年年择伐,甚至永续利用。同时也是优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新功:竹子强度很高,它有很好的韧性,所以我们就想利用竹子这种天然材料,去做建筑材料,就可以助力实现“双碳战略”。
前后经过了长达五年的尝试,研发团队将技术难题一一攻克。如今,竹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各地景区、民宿纷纷来桃江县主动对接。当地还在和相关设计院所合作推动制订竹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
如今,湖南省共有4000多家登记在册的竹业企业,开发出竹碳、竹粉等17大类400多种产品,湘西南形成了竹集成车厢板材产业链条,出口美国等国家;湘南生产的竹滑板占据了全国40%的市场份额;洞庭湖区诞生了全国最大的复水笋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39个县市区的竹产业产值破亿,形成了产值超过590亿的产业集群。
跨界创新
竹子变身新材料
不仅是在传统领域蓬勃发展,今年,湖南拿出6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研等项目,来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在岳阳,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后,竹子被做成了硬炭负极材料,用来制造新能源电池。
眼前这些黑色的粉末,就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做成的硬炭负极材料,这也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件。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大增。而湖南当地又盛产竹子,于是他们琢磨着用环保且可再生的竹子,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储存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
一开始,科研人员打算收购原竹加工,但后来发现,竹材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竹屑和竹块边角料,以此为原料成本更低,于是转换思路,直接利用废弃边角料来制产品。
湖南钠能时代负极材料首席专家 张磊:企业给我们提供稳定的竹废材来源,我们做成优质的竹基硬炭,做成钠离子电池到储能系统整个的产业链,实现它的高值化利用。
确定了原材料,研究人员历经了2个月的持续攻关。经过反复探索后,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条件和参数,生产出的硬炭样品通过了电池企业的性能验证。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孟奎: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竹子不仅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还可被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包括电动车、大型储能、工程应用、工程装备等领域。(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红土地上金谷飘香乐农人
- 北京:明天强冷空气过程近尾声
- 超四十三万亿元,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尼泊尔总理: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
- 见证中国强大“磁吸力” 第七届进博会将如约而至
- 湖北兴山县突发山体岩石崩塌导致人员伤亡
-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湖北省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 跑出项目开工加速度
- 中国“快递下乡”十年:农村快递服务通达率显著提升
- 危废污泥变身有机肥原料 涉事企业已被封控
- 水利部:5省新增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从“悦己”到自我实现:成都“她经济”走热
- 福建泉州新增“89+108” 引入抗原检测助“早发现”
- 屈原还是芈平?古人的姓、氏、名、字有多烧脑
- 黑龙江抚远口岸2024年明水期客运航线开通
- 新疆兵团初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落地杭州 15个剧种30余台剧目将亮相
- 投洽会观察:机遇与挑战并存,金砖国家如何弥合“数字鸿沟”?
- 茅台冰淇淋来自网易?回应来了
- 黄河羊曲水电站1号机组定子吊装成功
- 热门推荐
-
- 国际最新研究:非洲象或会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打招呼
- 近年来西藏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601名
- 合肥官方通报:对三只羊在直播中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立案调查
- 中国16个重点城市平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87.6%
- 苏州警方通报两名日本公民遇袭一事
- 广州海关关区共有AEO企业893家 居全国海关首位
- 广东玩具告别代工模式寻求出海新路径
- 只差几分钟!俄副总理刚走,乌军导弹就落在了这里……
- 火车各种鸣笛声都是在“说”啥,你知道吗?
- “闲田”变“园区” 青海“东大门”人勤果香产业兴
- 三星堆文物“搬家”记:文保“护航”重器 “迁居”步步精心
- 印度尼西亚河南商会揭牌成立
- 券商上半年百强营业部榜单出炉 前十强成交均超百亿元
- 早睡早起 适当秋冻
- 后浪潮涌 新生代企业家高素质成长思享汇在杭州举行
- 北京大兴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 故宫地面为啥不长草?这个活动让美国中学生长了冷知识
- 重庆派团参加佛光山开山57周年纪念日暨开山祖师星云大师舍利及法像安座典礼
- (身边的变化)百年窑火唤醒浙江江山古村
- 央行官员:将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实体经济融资条件会更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