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根根小竹子 如何“撑”起富民大产业
一根竹子能被做成什么?在竹资源丰富的湖南,竹笋可以加工成食品,竹屑可以用来当饲料,竹根可以制成工艺品。通过大力发展全竹产业链,去年湖南的竹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90亿元。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到湖南竹林面积最大的桃江县去看看。
眼下正是冬笋丰收的季节,在桃江县,每天早上都有村民到山上挖冬笋。竹农们介绍,以前大家“重竹轻笋”,每年只挣一些卖竹子的收入。近年来,当地不断优化竹林资源结构,引导村民们冬天挖冬笋,夏天挖春笋。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桃江原有的竹林资源绝大部分是南竹林,品种单一,当地组织村民们开展实验性引进培育雷竹林。目前已经培育出了雷竹、黄杆竹、水竹等20多个竹品种。
目前,桃江县的115亩竹林大部分都已经承包到户。农户们挖来的竹笋全都由村集体统一运输到竹笋加工企业。记者来到了一家竹笋加工车间,里面一派火热场景。企业利用现代食品工业的速冻锁鲜技术,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竹笋。
在桃江县,像这样的竹笋加工企业共有30多家,当地每年的竹笋精深加工能力达到了2亿斤,基本可以实现对农户冬笋和春笋的全收购。
为了把竹林价值发挥到最大,桃江县还尝试“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竹林下种植菌类、中药材和养殖土鸡等综合种养模式,破解竹林经营效益低下的难题。
湖南益阳桃江县马迹塘镇村民 刘继光:现在我在竹林下面养猪、养鸡,把它利用起来了,没有浪费,产生了经济效益。
在桃江县,一根南竹除了被制作成刀、叉等餐具,就连竹枝、竹叶制成的竹屑都大有用处。在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人们正在把竹屑制成供动物食用的饲料。
湖南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 赖伟根:现在销量在满产的时候可以实现10万吨,年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很多以前荒废的竹园都重新利用了起来。曾经在外务工的桃江人,也开始纷纷返回家乡,投身到竹产业的创业中来。
湖南益阳桃江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盛姣:全县有248家的竹业企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整个竹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了155亿元,整个竹旅文体康产业带动了桃江16万群众就业,竹业人均年收入就有4000元以上。
一竹多变 4000多家企业“串珠成链”
不仅是充分挖掘竹子的价值,把它们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湖南还在生产端下起了功夫。利用竹子的特性,做成各种环保材料。
眼前这栋三层高的建筑,就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全竹结构现代建筑。它的总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由21根长达12米的实心全竹立柱支撑而起。
参与建造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普通的速生林木材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生长周期。而一根竹子3到5年就可以成材,还能一次造林、年年择伐,甚至永续利用。同时也是优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新功:竹子强度很高,它有很好的韧性,所以我们就想利用竹子这种天然材料,去做建筑材料,就可以助力实现“双碳战略”。
前后经过了长达五年的尝试,研发团队将技术难题一一攻克。如今,竹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各地景区、民宿纷纷来桃江县主动对接。当地还在和相关设计院所合作推动制订竹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
如今,湖南省共有4000多家登记在册的竹业企业,开发出竹碳、竹粉等17大类400多种产品,湘西南形成了竹集成车厢板材产业链条,出口美国等国家;湘南生产的竹滑板占据了全国40%的市场份额;洞庭湖区诞生了全国最大的复水笋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39个县市区的竹产业产值破亿,形成了产值超过590亿的产业集群。
跨界创新
竹子变身新材料
不仅是在传统领域蓬勃发展,今年,湖南拿出6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研等项目,来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在岳阳,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后,竹子被做成了硬炭负极材料,用来制造新能源电池。
眼前这些黑色的粉末,就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做成的硬炭负极材料,这也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件。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大增。而湖南当地又盛产竹子,于是他们琢磨着用环保且可再生的竹子,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储存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
一开始,科研人员打算收购原竹加工,但后来发现,竹材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竹屑和竹块边角料,以此为原料成本更低,于是转换思路,直接利用废弃边角料来制产品。
湖南钠能时代负极材料首席专家 张磊:企业给我们提供稳定的竹废材来源,我们做成优质的竹基硬炭,做成钠离子电池到储能系统整个的产业链,实现它的高值化利用。
确定了原材料,研究人员历经了2个月的持续攻关。经过反复探索后,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条件和参数,生产出的硬炭样品通过了电池企业的性能验证。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孟奎: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竹子不仅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还可被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包括电动车、大型储能、工程应用、工程装备等领域。(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大剧院15周年直播周点击量超1.6亿次
- 广西北海码头实现15万吨级船舶常态化接卸 迈入大船时代
- 上海机动车进口新政试点首月超3.5万辆进口机动车享改革红利
- 新一轮艺考改革:文化课门槛提高,艺术门槛降低?
- 广西“95”后地铁女调度员:柔肩也可担重任
- 无定河畔,这座1600年历史的古城旧貌换新颜
- 浙江秀洲儿童剧掀暑期新潮 家门口尽享“国家级”体验
- 台风“山陀儿”继续影响台湾岛 中东部大部气温回升
- 国内游戏市场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
- 贵州:“村超”集市进机场 开启“村超”元素暑运活动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白茶第一村”:一片绿叶成金叶
- 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桥梁架设完成 杭甬复线建设加速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浙江2025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稳步推进
- 调查指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4.14%
- 北京推出企业“三送”服务 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 元旦假期首日市民搭上新地铁
- 岸田文雄召开记者会 正式宣布不会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 22国代表齐聚成都 探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
- 云南茶园面积、绿色有机认证等三项数据居全国之首
- 热门推荐
-
- 你吃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
- 列车通过能力将大幅提升 中欧班列“东通道”启动扩能改造
- 建设银行精准破题,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
- 叙利亚称以色列向其首都周边发动空袭 以色列允许有限燃料进入加沙
- 国家统计局:消费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 尹锡悦面临“弹劾攻势” 韩媒:或对韩美首脑外交带来不利影响
- 9月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893亿元
- 四川冰雪和温泉节开幕:邀八方游客戏雪泡温泉过大年
- 蓝皮书称新发展阶段应充分挖掘四大人口红利
- 以军“精确打击”伊朗 美方:知情但未参与,拜登听取简报
- 消博有新知丨全球精品、品牌首秀、“海陆大秀”……第四届消博会首创全岛办展亮点→
- 高科技与文化元素交织 杭州亚运会引外媒赞叹|世界观
- 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武汉站启动
- 中英文双语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首发
- 变“流量”为“留量” 网红景点增设化妆间服务游客
- 北师大全球胜任力暑期研学营赴泰研学
- 小米粉 大产业 第三届中国米粉节在江西南昌开幕
- 黑龙江黑河段进入流冰期 较多年平均日期晚4天
- 天津雾霾天气持续 预计2日傍晚起逐渐减弱消散
- 广东省未来城市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