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畔,这座1600年历史的古城旧貌换新颜
中新网榆林7月14日电(刘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代诗人陈陶笔下的《陇西行》流传千古,那你知道,现实中的“无定河”在哪吗?
面对这个问题,景区讲解员李少鹏答道:“我们面前的统万城,旁边就是无定河。”
无定河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而沿无定河向西,到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就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统万城。无定河畔,古老的城池静默而宏伟,其中发生的千年沧桑巨变,如这条河一般,静水深流……
匈奴人留下的唯一都城
7月12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来到匈奴人留下的唯一国都——寓意“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统万城。
载于《晋书》中的《统万城铭》如此描述这座城池:“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凋雕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当年的雕梁画栋已然不复存在,但站在遗址旁,还是能从断壁残垣中感受古城曾经的恢宏与风光。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镇白城则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都城。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其为白城子,又因系大夏国君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李少鹏介绍,统万城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座特别的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已有1610年历史。后来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统万城运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勇介绍,1956年,陕西省文管会和陕西省博物馆对统万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古,绘制了城址平面图并在当地征集了莲花纹瓦当、铜“驸马都尉”印、壶形印及瓷狮等重要文物。通过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进一步确定了此城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都——统万城。
经考证,统万城的城墙成分是大砂、粘土、石灰,也就是俗称的“三合土”,建城时采用了“蒸土筑城”法,即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的方法。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牧,建设统万城意味着他们努力改变生存方式,学习汉族的筑城经验,在汉化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勾勒出这座都城的轮廓,使得统万城的基本格局至今仍旧保留,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
赵勇还表示,2021年统万城遗址博物馆建成,并于今年6月正式开放。博物馆位于无定河南岸的沙丘台塬上,与统万城遗址隔河相望,距离统万城遗址1.1公里,建筑面积9922平方米,是集文物保护和展示为一体的地下博物馆。在这里,记者们通过各类展示和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装置,了解了统万城和匈奴人的历史文化,对统万城遗址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从黄沙漫天到水草丰茂的统万城
站在统万城外围,向远处望去,绿树丛生,水草丰茂,各色野花点缀在绵软的沙土之上。这番景象其实让人难以想象,因为近七个世纪以来,因气候变化,统万城几乎被流沙淹没,逐渐变得无人知晓。
直到清道光年间,陕西榆林府怀远县知县何炳勋在这里进行实地勘察,写下《复榆林徐太守松查夏统万城故址禀》,如实描绘了当时统万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保存状况。
因此,统万城遗址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见证了匈奴大夏国的建立,也见证了今天毛乌素沙漠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这里的沙子和我见过的很不一样,不沾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学生张扬俯身掬起一捧细沙,摊开给记者看。统万城及其周边地貌让这位来自异国的小伙觉得很亲切:“这个地方很像我的故乡巴基斯坦,那里也有这样的沙漠。但又不像我见过的沙漠,这里有山,有水,有很多绿树。”
这让张扬有些纠结:“同样是沙漠,为什么这里没有流沙,反而有河流和绿树呢?”
张扬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讲解员李少鹏告诉他,曾经的统万城也是一片荒芜,但得益于70年来榆林的治沙政策,让这座千年古城重归绿色:“在1600年前,统万城刚建好的时候,这里是有水的。后来沙漠化导致气候变迁,地下水下降,就没水了。”
“沙丘如果是流动型的,水就留不住,树就活不了。后来,我们把沙丘固定好了,再来种树,就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
1950年以来,榆林开始治沙造林,几代人接力奋进,创造了中国治沙史上将毛乌素沙地变绿洲的“榆林奇迹”。直到现在,每年统万城附近都会有人自发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再造水草丰盛的统万城遗址景观绿化带贡献力量。
听完讲解之后,张扬若有所思。参观完统万城遗址的他不仅折服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历史的悠久厚重,更重要的是,他在这座历经千年崭新颜的古城脚下燃起了改造故乡的愿望:“希望会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也希望我们能够学习一下中国的经验,让我家乡的沙漠也变得如此美丽。”(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少年珠算文化非遗大会尽展“指尖上的智慧”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中国A股年内最大IPO首秀:华虹公司上市首日涨逾2%
- 油价小幅下调 加一箱油将少花2元
- 宁夏银川一学生地震时“逆行”帮助同学 受学校重奖
- 浙江推十条政策 助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非遗展演、文化市集 北京市属公园多样活动迎中秋
- “80后”西班牙语教师:醉心“翻转课堂” 让学生做主角
- 国际观察:全球南方第一方阵 “大金砖”未来可期
- 克服“新人职场不适症”需要强化校企有机衔接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马通贵:支持国产民用航空装备发展
- 陕西旬阳一村庄发生泥石流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严打严治枪爆违法犯罪 江西警方集中销毁一批非法枪爆物品
-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升
- “国风”遇上“文博热” 七夕多家博物馆联合美团推出新中式花束
- 欢乐祥和过年 市场供需两旺(锦绣中国年)
- 2024全国南戏展演开幕 19个剧种会聚福建泉州
- 直接安排10万亿!增量政策重头戏来了
- 新春“开门红”!春节市场“红彤彤” 见证消费市场旺盛活力
- 内部分歧较大 欧洲强化防空合作步履维艰
- 热门推荐
-
- “冬至”未至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最低温降至-37.4℃
- 被薅怕了,许多线上商家取消运费险!买家不适应
- 共筑航天梦 中法航天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 两位日本前首相批岸田政府 民众高呼“不要核电”
-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航班量客流量创纪录
- 中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
- 俄乌均称将对遭袭作出回应 停火谈判前景渺茫?
- 山东省话剧院70年深耕创作 坚守“解放路115号这里有戏”
- 俄战机挪威海上空拦截美军机
-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
- 中国红基会:小天使基金累计资助白血病患儿58993人次
- 首发经济撬动内需新动能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双节”旅客吞吐量达115.8万人次
- 以色列官员向胡塞武装发出“最后警告”
- (两会速递)吴清: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将突出“强”“严”二字
- 京津冀信创产业联盟在天津启动
- 2024成都工博会:四川探索氢能产业合作机遇
- 中国贸促会:一季度受访外资企业对多项营商环境指标满意度超80%
-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持续 美元进入下行趋势
- 网络主播“转正”,专家称多元化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