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南戏展演开幕 19个剧种会聚福建泉州
中新网泉州5月1日电 (吴冠标)梨园戏、潮剧、莆仙戏共演《陈三五娘》,江西弋阳腔与福建高甲戏共演《扫秦》“疯僧”,梅花奖演员同唱《泉州有戏》……
30日晚,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开幕,梨园戏、赣剧、潮剧、越剧、闽剧等19种南戏及古老剧种,18位中国戏剧梅花奖与曲艺牡丹奖得主会聚福建泉州,为戏迷们带来一场戏剧盛会。
南戏,是宋元时期发源并传播于中国东南地区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源头之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作为南戏的主要发源地与传播地,泉州素有“戏曲之乡”“南音之都”等美称,是名副其实的“闽南戏窝子”。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戏曲在这里和谐并存,共同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活力。
“南戏艺术传统和泉州城市文化共同交织,构成稳定的文化空间,创造出了独具地方经验的文化实践路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喻静指出,泉州为南戏提供了鲜活的文化样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传承不止、创造不息的典型个案。
开幕式现场,19个剧种的艺术家代表接连亮相,展示着古老剧种传承路上的风雨相惜。随后,由多个剧种一起演绎的“扫秦”“朱买臣”“胭脂”“陈三五娘”等经典题材,则为观众展现出了南戏不同剧种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诠释和独特艺术风貌。
泉州市副市长雷连鸣表示,希望“海丝泉州戏剧周暨全国南戏展演”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中国戏曲展演和孵化的平台,助力中国南戏及古老剧种更好地传承保护,并赋能文旅提质发展。
据悉,该活动将持续至7月27日,为观众和游客们呈现30多场、荟萃70多个经典大戏与折子戏的剧目展演。(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官方回应燃气计量问题: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中国贸促会: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建设进展
- 海外华媒在文化与科技中探寻浙江杭州之美
-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美食中品诗人五味人生
- 苏罗维金被查?被捕?佩斯科夫:建议问问国防部
- 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文物史料专题展亮相上海
- “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合作论坛在福州举行
- 天津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国庆假期客流量同比增8.3%
- 山西史前遗址出土石制品 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线索
- 新疆兵团团场:大棚经济“开门红” 设施农业起好步
- 内蒙古返乡农民乔亚哲:9年打造年销亿吨蔬菜产业链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走进爱达·魔都号:中国的海上新名片
- 天津北仓“光伏+污水厂”项目并网发电 每年可减碳3697吨
- 盛夏吃菌 鲜掉眉毛
- 国产新冠口服药价格再降
- 青海绿色税制促进该省低碳发展
- 湖南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推介首批9个试点项目
- 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成就梦想
- 福建“福”文化嘉年华启幕:全国首个“福”文化主题街区开街
- 面朝大海 向阳而行
- 热门推荐
-
- 浙江经济观察:四链深度融合如何助企发展?
- 《乌梅子酱》流量与争议齐飞 爆款小情歌道出行业隐忧
- 加速打通信息“大动脉”
- 上海浦东:金融从业人员超35万人 加快打造国际金融人才集聚高地
- 广西春收粮食连续5年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 (乡村行·看振兴)淄博桓台马踏湖“藕花深处”掘“金”
- 伊朗总统莱希发表电视讲话 强调愿意同地区国家发展关系
- 南非复活节期间逮捕近4000名非法越境者
- 降雪后新疆和静县草原林场银装素裹美如画
- “五一”假期广州地铁总运客约4500万人次
- 金融界“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首次落地中国内地城市
-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防沙治沙成果 树立生态治理国际典范
- 佳节美味取材各异 端午饮食古今相通
- 内蒙古锡林郭勒:牧民化身马背消防员守草原护家园
- 龙卷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至少5人死亡
- 国际热评:卢拉访华开启中巴政经双热新局面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架轻型飞机坠毁致三人丧生
- 甘肃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2290个
- 中国证监会拟修改规定 强化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
- 重庆开行中欧班列近1.6万列 运输货值超5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