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春收粮食连续5年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中新网南宁7月19日电 (记者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19日介绍,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4年广西春收粮食面积183.9万亩,同比增加3.75万亩,增长2.08%,增幅居全国第7;产量29.9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增长3.1%,增幅居全国第7;单产162.39公斤/亩,同比增加1.44公斤/亩,增长0.89%,增幅居全国第12,广西春收粮食连续5年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广西农业农村部门就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及早谋划部署推进秋冬种工作。制定秋冬种生产指导意见,科学谋划秋冬种生产种植结构布局,层层分解落实种植任务。落实惠农政策,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如兴宾区整合资金投入秋冬种产业开发,对连片50亩种植冬小麦或马铃薯的大户每亩补贴150—200元,冬小麦种植面积实现大幅提升。
广西冬马铃薯种植集中在桂东、桂南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林市、贵港市和钦州市。依托各地冬季种植习惯,广西大力推广“稻稻薯”一年三造粮种植模式,重点抓好优化作物茬口衔接,指导种植主体根据实际,合理选择“早熟早稻+早熟晚稻+马铃薯”“蔬菜+早熟晚稻+马铃薯”“春玉米+早熟晚稻+马铃薯”等“三造”种粮模式。通过引进和应用脱毒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良种覆盖率,有效减轻晚疫病发生程度。重点推广马铃薯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有效改善和控制田间灌溉条件,合理密植,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种植苗数,稳定马铃薯产量。
与此同时,广西组建了包市包片巡回指导组,各市县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式、“网格化”技术服务指导,指导群众针对不同越冬粮食作物做好追肥、浇水、除草、防霜抗冻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
此外,广西农业农村部门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有力做好冰冻、低温寡照、暴雨等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减轻灾害损失。先后派出低温雨雪冰冻应急突击队、巡回调研指导组、防汛应急专家组(小分队),多次深入灾区指导落实春收粮食田间管理、保墒防冻、防汛救灾等工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落地重庆 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 2025广西“中国早春第一茶”系列活动开启
- “先试7天再买车”对二手车交易影响几何?
- 5万尾扁吻鱼鱼苗投放至新疆博斯腾湖
- “生”与生的延续
- 2023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误杀3》导演甘剑宇:仍是“误杀”,却为新章
- 矸石山变“绿”记:青山田园入画来
- 外媒:肯尼亚内罗毕发生火灾 已致6人死亡数十人伤
- 报告:京津冀加快一体化布局新质生产力将促进三地产业结构优化
- 吴上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成通往东盟重要交通动脉
- 工信部:一季度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 海南拟支持购房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 吉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节水驿站”
- 浙江建德众人徒手挖沙石 强降雨天紧急救援七旬老人
- “我来教您防跌倒”正式启动 贝壳协同各方共建老年友好社区
- 泽连斯基涉俄乌谈判表态:可采取“第三国调解”模式
- 青海西宁打造新型“医养结合”机构:“有病治病、无病康养”
- “中国硅谷”如何走向“世界中关村”?
- 伊朗称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部委“年会”密集召开 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清晰
- 总投资400亿元的29个项目签约落户重庆永川
- 菲律宾军方与反政府武装交火致5死3伤
- 云南:AI赋能野生动物观测 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外媒:白宫称美国欢迎大熊猫重返美国
- 受台风影响 广州水上公交和珠江游暂停营运
- 满眼都是生机勃勃!我国粮食主产区春耕春管进展顺利
- 人民网评:以健康防护守住健康防线
- (乡村行·看振兴)悠悠歌声拓展旅游“深度” 浙江瑞安乡村音乐节嗨翻游客
- 马来西亚第十七任最高元首登基
-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21% 浙江“湖州制造”畅销海外市场
- 以文化为媒:2024法国美酒美食文化节在穗开幕
- 2024年台湾青年巴蜀文化“双城”体验季在成都开幕
- 家庭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家长何处寻“良方”
- “定期存款和国债最受欢迎” 存款定期化持续显现,银行如何应对“定活七三开”?
- 受台风影响 海口三港将于10月26日14时起停运
- 海南紧锣密鼓准备自贸港封关运作
- 江苏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90后”选手占71%
- 扬州兴起“全电厨房”新风尚
- 韩媒:时隔11年 韩朝野两大政党党首再举行正式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