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春收粮食连续5年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中新网南宁7月19日电 (记者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19日介绍,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4年广西春收粮食面积183.9万亩,同比增加3.75万亩,增长2.08%,增幅居全国第7;产量29.9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增长3.1%,增幅居全国第7;单产162.39公斤/亩,同比增加1.44公斤/亩,增长0.89%,增幅居全国第12,广西春收粮食连续5年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广西农业农村部门就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及早谋划部署推进秋冬种工作。制定秋冬种生产指导意见,科学谋划秋冬种生产种植结构布局,层层分解落实种植任务。落实惠农政策,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如兴宾区整合资金投入秋冬种产业开发,对连片50亩种植冬小麦或马铃薯的大户每亩补贴150—200元,冬小麦种植面积实现大幅提升。
广西冬马铃薯种植集中在桂东、桂南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林市、贵港市和钦州市。依托各地冬季种植习惯,广西大力推广“稻稻薯”一年三造粮种植模式,重点抓好优化作物茬口衔接,指导种植主体根据实际,合理选择“早熟早稻+早熟晚稻+马铃薯”“蔬菜+早熟晚稻+马铃薯”“春玉米+早熟晚稻+马铃薯”等“三造”种粮模式。通过引进和应用脱毒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良种覆盖率,有效减轻晚疫病发生程度。重点推广马铃薯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有效改善和控制田间灌溉条件,合理密植,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种植苗数,稳定马铃薯产量。
与此同时,广西组建了包市包片巡回指导组,各市县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式、“网格化”技术服务指导,指导群众针对不同越冬粮食作物做好追肥、浇水、除草、防霜抗冻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
此外,广西农业农村部门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有力做好冰冻、低温寡照、暴雨等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减轻灾害损失。先后派出低温雨雪冰冻应急突击队、巡回调研指导组、防汛应急专家组(小分队),多次深入灾区指导落实春收粮食田间管理、保墒防冻、防汛救灾等工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那个把老百姓背在背上的年轻基层干部走了……
- 山东沿黄城市“绿”动能澎湃 提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沙特任命首位驻巴勒斯坦大使
- 四川雅安:陇西河一网红打卡点因河水突涨致7人遇难
- 世贸组织三十年: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在世界经济繁荣中获益
- 中企承建刚果(金)首都环线公路项目开工
- 海关总署:一季度中国对巴西出口1142.8亿元 增长25.7%
- 塞中互利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国际论坛)
- 50余名海外侨胞走进杭州:看发展 叙乡情 促合作
- 重返冯雪峰家乡:“傲骨如雪 笔墨成峰”
- 我驻南联盟使馆遭轰炸24周年 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举行纪念活动
- 京沪“认房不认贷”首个周末:售楼处通宵卖房、“一天赶上一个月”,二手房加速成交
- 【环时深度】菲与美“忽远忽近”,背后是这些爱恨情仇
- 美国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紧急降落:引擎喷火,发出巨大噪音
-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首个重点驿站启动试运营
- 73岁农民大爷自学修文物成圈内“大神”
- 糖尿病可防、可控、可逆转
- 稳中求进,明年拼经济有了“行军图”
- 别让汽车关税毁掉中欧“双赢的绿色竞争”
- 调好脾胃 冬季少生病
- 热门推荐
-
- 12306对高铁宠物运输开展问卷调查 网友反馈不一
- 1-4月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 如何解释似曾相识的既视感? 可能只是大脑“抽了风”
- 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今日离世 曾创作《“没头脑”和“不高兴”》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无论抱熊猫还是抱考拉,我都乐在其中”
- 西藏完成首个5G-A基站功能验证 可感知低空无人机
- 新疆非遗展传递了哪些非遗传承密码?
- 秋冬季来临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如何预防?
- 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长:“尔滨”流量正转成经济动能
- 中国海上最大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
- 首届塞尔维亚“中国舞台”落下帷幕 中外音乐家用经典音乐传递隽永友情
- 律师:邯郸学生被害案或成刑事年龄下调后追诉首案
- 雪城牡丹江:国庆假期出入境客流将同比增27.6%
- 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六月如期而至 评委会名单正式公布
- 诗意笔墨奏响“山水清音” 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北京力争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5%以上
-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非凡冬残奥 一起向未来”主题文化展在北京开展
- 2023年云南铁路全年和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双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