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汽车关税毁掉中欧“双赢的绿色竞争”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即将表决之际,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问欧洲,9月19日与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磋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8日表示,中方始终秉持最大的诚意,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并提出了灵活解决方案的建议。希望欧方切实地拿出诚意和行动,认真地考虑中国业界的合理关切和建议。如果欧委会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实现了过去10年所有欧盟领导人所呼吁的快速向绿色交通转型。”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欧洲应为在电动汽车市场领先的中国车企“铺上红毯”,邀请这些企业到欧洲投资,为欧洲市场带来一场“双赢的绿色竞争”,而保护主义是双输的。
欧盟电动汽车关税即将最终敲定
9月13日,美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欧盟27个成员国计划于9月底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关税进行投票,决定是否在现行对进口汽车征收的10%关税基础上,额外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的关税。
拟议的最终关税将由欧盟27个成员国投票决定。只有15个成员国(且占欧盟人口65%)投票反对,欧委会才会搁置这一措施,否则新的关税将在今年10月底生效,并持续5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加税,包括德国宝马、大众等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欧洲车企均不能幸免。
2023年10月,欧委会在没有欧盟内电动汽车生产商申请的情况下发起了反补贴调查。今年6月22日中欧商定启动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以来,双方工作团队密集开展了十余轮磋商,中方先后向欧方提交了数万页的事实和证据,也提出了灵活解决方案。然而,欧方一方面声称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另一方面却迅速草率拒绝中方建议,且始终不给出任何具体对案,完全没有体现出相向而行的诚意。今年7月,欧委会还宣布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公司在中国生产的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9月14日起,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欧,分别会见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部长塔亚尼、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德国总理府部长施密特等欧方领导人,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主持召开中欧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座谈会。9月19日,王文涛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磋商。王文涛9月18日表示,面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方会将谈判磋商解决的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他强调,40年来,中欧汽车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合作,最宝贵的经验是竞争,最根本的基础是公平环境。“当前中欧汽车产业走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开放合作是最佳选择。”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不希望中欧发生贸易战,欧盟一些国家领导人与有识之士也呼吁中欧避免贸易战。希望欧盟领导人与成员国领导人从双边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合理措施,合则两利,斗则双输。
多方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合理性、合规性和公正性引发广泛质疑。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称,欧盟成员国对于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有严重分歧。
在今年7月欧盟举行的首轮咨询性投票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12国被指投出支持票,有4个成员国反对,包括德国、芬兰、瑞典等11国弃权。
不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前在访华期间呼吁“重新审慎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我必须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们,我们所有人,不仅是成员国,还有欧委会,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对这一行动的立场。”桑切斯表示,欧中之间共同点远大于分歧,应继续加强合作。
德国政府发言人斯特芬·赫贝斯特雷特对西班牙的表态表示欢迎,称“这是我们共同的方向”。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表示,德方支持自由贸易,欢迎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对欧投资,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敦促欧盟成员国尝试与中国谈判出一个解决方案。9月17日,哈贝克在与王文涛会面后表示,希望避免关税螺旋上升、最终不惜代价损害双方利益的贸易冲突,“我的立场很明确,我们需要一个政治解决方案”。
瑞典同样质疑欧委会立场。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此前表示,欧盟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坏主意”,对于德国和瑞典等工业化国家来说,一场“更广泛的贸易战”不是出路。
汽车制造业是匈牙利经济的支柱和关键领域。匈牙利萨佐德韦格基金会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表示,过去40年来,欧洲从与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中获益匪浅。维护欧洲消费者和企业利益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协商保护自由贸易,而不是卷入一场贸易战。
香港《南华早报》分析称,随着西班牙等在投票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欧盟成员国近日接连表态反对对华加税,欧盟这一政策最终能否通过,似乎不再如早前预测的那般确定。
新关税将影响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新关税,将损害中欧双方行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影响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影响欧盟气候计划的落实。”孙晓红说。
匈牙利萨佐德韦格基金会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也坦言,欧盟正在推动绿色转型,但以目前的电动化转型节奏,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欧洲汽车制造商根本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动汽车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还需要包括中国制造商在内的其他制造商的支持。
全球贸易咨询机构韩礼士基金会分析指出,对电动汽车等绿色产品征收关税的更大受害者是欧盟于2019年年底推出的欧洲绿色协议。交通运输是欧盟最大的碳排放领域,迫切需要“脱碳”。
孙晓红表示,中方一直本着开放与合作的态度,支持欧盟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包括上游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投资,以及技术合作。中欧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促进气候合作、绿色转型的整体目标,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如果欧盟加征关税,将损害中欧双方行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影响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影响欧盟气候计划的落实。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盟留学生:中国学习之旅拓宽了选择之路
- 福建平潭口岸今年首艘外轮验放完成 边检高效护航船员回家
- (新春走基层)新疆呼图壁县抢抓生产进度充盈春节市场乳制品
- 川滇216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选手赛场上比拼救援技能
- 浙江与加拿大高贵林市开展教育合作 39对学校成“姐妹”
- 生活常见的急救误区
- 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登北京舞台展经典魅力
- 四川:佳节临近 博物馆“中秋味”渐浓
- 加强中医药OTC品牌建设 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国际锐评】是什么吸引美企高管此时组团访华?
- 美媒:纽约因移民危机支出近50亿美元 财政压力不断
-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
- 巴基斯坦学者:中国为全球市场带来乐观情绪丨世界观
- “中国法布雷病智慧诊疗项目”上海启动 提升早诊和规范化治疗水平
- 美媒:以色列军方未对伊朗爆炸事件置评
- 2024年1-10月全国吸收外资6932.1亿元人民币
- PFOS淘汰记:科技大反击!中国如何智胜红火蚁与PFOS污染
- 中外游客探秘广西龙胜长发节 感受红瑶非遗文化
- 用这种神奇涂层,A4纸也能装奶茶
- 俄国家航天集团将申请使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至2028年
- 热门推荐
-
- 深海“大牧场”里的大黄鱼,够“野”!
- 突发!日本宫崎县发生6.9级地震 居民称“震感强烈”
- 讲好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 河北强降雨持续 曲阳齐村24小时降水近300毫米
- 土耳其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目标
- 影视颂英雄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下半年集中推出
- 美数据中心与民争水引质疑 科技巨头成“喝水怪兽”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 西藏藏医药大学举办第三届曼唐解说大赛
- (身边的变化)躬身农田30年 内蒙古“农技人”田间问诊开“良方”
- 夸大宣传诱人下单 短视频平台假人设假剧本乱象调查
- (身边的变化)“星物管”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 湖南娄底为群众幸福“加码”
- 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启动注册 多位诺奖得主将出席
- 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
- 广东高院对黄永存等47人涉黑案二审宣判
- 西班牙媒体:中国经济以超过最乐观预测的扩张来庆祝新年
- (经济观察)优化资源配置 A股上市公司谋“新组合”
- 俄外交部要求乌克兰逮捕并引渡所有涉对俄恐袭人员
- 东京高等法院:日本政府无需赔偿在神奈川县避难的福岛核灾民
- 外媒:德军将于8月底前全面撤出驻尼日尔这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