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计划合并?全球第三大车企呼之欲出
站在破产边缘的日产汽车,峰回路转。12月18日,有报道称,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进入合并谈判进程。据悉,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考虑组建一家控股公司,并且有望在短期内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时,两位车企巨头还计划将三菱汽车纳入该控股公司体系中。目前,日产汽车为三菱汽车最大股东,持有其24%的股份。如果成功,新公司的年销量将突破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也将是自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
已有端倪
事实上,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合并此前已现端倪。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曾透露,本田的确正在考虑各种选项,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也确实在考虑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此举旨在整合彼此资源,进而在汽车行业中与其他车企展开竞争。
据了解,目前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在多领域进行合作。今年3月,双方宣布,开始在电动汽车电池和软件方面进行合作,计划共同探索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共享电机、逆变器等资源联合开发新电池和电动轴;8月,本田、日产与三菱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探索在车辆电气化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据称,本田和日产最早可能在12月23日正式宣布合并的消息。据称他们计划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讨论在一家新控股公司中分享股权。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将有效地将日本汽车业整合为两大阵营:一边是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的集团,另一边则是丰田汽车公司。对此消息,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方面均表示,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正探讨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如有进一步消息,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利益相关方公布。日产中国方面则回应称,有关合并的报道内容并非三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宣布。
虽然双方未对合并传闻证实或证伪,但资本市场却反应积极。12月18日,日本股市开盘,日产汽车、三菱汽车股价直线拉升,其中日产汽车一度暴涨24%,触及单日交易上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如果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实现合并,将与全球销冠丰田进行抗衡。同时,对于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来说,合并后也能整合资源,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如果此次合并成功,按照本田汽车、日产、三菱汽车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年销量来看,三家车企合体后的年销规模将超800万辆,超越现代起亚集团,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三位。这意味着,此次合并也将成为继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集团以来,汽车行业最大并购案。
抱团取暖
双方合并传闻频繁的背后是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车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验。随着汽车行业进入电动化转型期,特斯拉与中国电动车品牌的销量狂奔,让众多传统汽车巨头倍感压力。其中,日本车企在经营上遭遇严峻挑战。
业绩数据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产汽车销售额为5.9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3%;营业利润为329.1亿日元,同比下滑90.2%;净利润减少93.5%,至192.2亿日元。
鉴于上述情况,日产汽车下调了对2024财年的预期。其中,销售收入从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下调至1500亿日元;全球销售目标也从365万辆下调至340万辆。
日产汽车业绩表现的下滑,与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不佳或有直接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没有投入这类车型。而在中国市场,面对来自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日产汽车缺乏相应对策,销售量同样出现了下滑。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下滑10.53%;其中,2024年1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35万辆,同比下滑15.14%。
此前日产还宣布,计划降低20%的全球产能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同时,有消息称,即便出售部分三菱汽车股份,目前日产的现金量仅能支撑12—14个月时间,管理层需要尽快找到投资者。在外界看来,与本田加深合作,成为日产摆脱困境的路径之一。
但本田汽车也面临着经营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车制造业务营业利润率仅为3.6%,远低于其摩托车部门的18%,有分析师估计,到2026年3月底,其汽车部门的营业利润率可能只会提高约1个百分点。其中,本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9月),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6%,但经营利润率仅为6.9%,净利润同比下降19.7%。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届进博会)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进博会“七年不痒” 期待八年之约
- (新春走基层)中国“春联村”迎销售旺季 小春联成致富大产业
- 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 香港影史首部票房破亿港产片来了
- 用人单位分立,劳动者提出仲裁申请应如何确定被申请人?
- “夜京城”住宿出行一站式服务将更完善
- 成都龙泉驿废旧水塔拆除事故致1死 官方发布情况通报
- 发挥美术理论评论作用 促生更多精品力作
- 在“烽烟号角”中铭记历史 《晋察冀画报》摄影文献展抗战馆展出
- 山西加强矿山安全监管执法监督
- 中国国有大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 诺氟沙星冲上热搜,药监局:未成年人禁用
- 豫剧与“喷空”相融合 河南积极探索传统艺术打开新方式
- 20亩网红帐篷营地面临拆除?南宁经开区回应
- 天津:春运归途“年味”足 艺术家送“福”温暖旅客回家路
- 各地各高校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Z世代”诗词达人循着唐诗宋词“恋上”国风文化
- 世界首创技术为纳米金属材料拍出3D照片
- 福建三明市政协举办台胞专场开放日活动
- 中国首次建立基于硅晶格常数溯源的集成电路纳米线宽标准物质
- 热门推荐
-
- 黄鹤楼上北望中原,岳飞写下另一首《满江红》
- 浙江嘉兴: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海南琼中山体滑坡致3死4伤
- 湖南祁阳建设田间冷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湖羊养成“致富羊” 江西南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陕西西安至重庆高铁康渝段首个连续梁“0号块”完成浇筑
- 国家统计局:20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6858亿元
- 英国议会下院投票支持针对前首相约翰逊“聚会门”最终调查结果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税收政策公布
- 在玉雕国魂中共享文化大餐 电视剧《宣武门》热播
- 日本京阿尼纵火案将于9月5日首次庭审
- 拥抱转型,让制造变“智造”
- 筹款也要来!新西兰这群青少年将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
-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全面完工
- 革命文物走出库房 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首次文物藏品鉴研会
- 全国3000余只河蟹在沪角逐“蟹王蟹后”
- 世界无烟日:戒烟,千万别被这些误区给坑了
- 广东调整外资奖励政策 加力招引国际贸易商和采购商
- 松限购、降首付、调利率……上海楼市调整放出连环招
- 最新研究称复发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死亡风险降低